與各位分享最近的購機經驗,提供各位做參考,希望不要有人像我一樣了。
今年7月12日,終於受不了用了3年多的手機耗電量太兇(電池已換過),
心血來潮到新竹市的中華路的兄弟通訊行(車站左前方)買手機。
一開始的目標是n牌手機,價位預計在5000上下(不綁門號),因為我不是手機重度使用者,
加上先前使用n牌的手機,耐用度都還不錯(最少3年多,最多的六年多),
所以這次當然要選擇n牌的來購買啦!
經店員熱心的解說介紹,發現S E牌的cp質好像不錯,加上最近智慧型手機當道,
以及S E那麼大的品牌應該不會有太大問題,花了5000多一些買了一支XPERIA的白色手機,
因為沒用過智慧型手機(雖然這是最陽春的),所以很多功能都不懂,只好慢慢摸索,
8月初使用手機旅充充電好像有些怪怪的,但稍微調整一下就好了,
心裡想多花個兩秒確認應該沒有影響吧!拿回去會不會被認為是奧客,
所以就算了,一直是這樣有時要多確認一下,到九月初突然完全不能充電了(先前碰一下就好),
想說趕快拿去通訊行(九月四日送通訊行),看看是什麼情形,通訊行很客氣的幫忙送修,
過兩天通訊行打電話來說,聯強維修部(林口)說這是人為因素要1200元,
我想是什麼人為因素?結果是充電孔「發霉」,當下聽了很不能接受,
便直接拿舊手機打電話到聯強維修部02-25080055,客服部的反應就是發霉就是人為因素,
我說我剛搬新家,房子雖稱不上豪宅,但也三面採光,前陽台與廚房門的窗戶沒關過,
室內通風良好,完全感覺不到有潮濕問題(需要房子照片佐證我可以補拍)。
工作場所是教室,通風良好,到底哪裡會有這樣的問題?真的令我很想不透。
後來我還說請你們派專人來我家以及工作場所檢測看看是否會有如你們所說的潮濕問題。
後來課服又說了「手機在冷氣房使用,拿出來會有水氣,也會產生這樣的問題」。
這句話讓我火氣都上來了,難道你家的手機不能在冷氣房使用嗎?
最後客服部表示,他們無能力處理,因為這樣的情形它們要跟SE買零件維修,
SE不會免費給他們。
聽完立即打電話到SE的課服,SE的客服部表是他們的手機品質是一定沒問題的,
買的時候可以用,就是消費者使用的問題,但他們會與聯強反映這件事,
他們也無能力幫忙。當下我與SE反應,我說今天買不到兩個月的手機出現這個問題,
難道全是消費者問題嗎?我能接受的是各退一步,幾百元是我能接受的範圍(我當自認倒楣買到機王),
不然下次絕對沒有買SE家的手機了,客服部根本不理,與聯強互踢皮球,就是一句話,
「人為因素」要消費者全權負責。
試問這樣的保固叫保固嗎?
經過此事件,相信我們全家都不會再碰SE的手機,更不會碰聯強保固的東西(包含電腦),
因為有像沒有一樣。事後與同事、朋友聊起,都說有夠誇張,
朋友間也沒有半個人連續買兩支SE的手機(最近都轉HTC),更有朋友反應聯強的保固真的很XXX,
通訊行也反應神腦的保固比較彈性,聯強的保固真的很硬。
在此奉勸要買手機的人請張大眼睛、看清楚,買錯了就後悔莫及了。
聯強維修網報修單(送修聯)
掛號號碼:353740
送修產品:SE手機
型/序號:E15白T(012685007344082)
判定員:5461
處理員:5458
保固期限:1208(這個有跟沒有是一樣的)
最後手機會壞是正常,但兩個月就受潮,全部責任推給消費者,
這是我不能接受的,買新手機或是維修的錢,都是小問題,
重點在於這樣的問題全部推給消費者,是令人不能接受的,由其手機使用不到兩個月,
充電次數約20次,為什麼我要負擔可能是產品瑕疵的責任,
所以我選擇有錢修理,但我不修理,因為錢要花在我認為有意義的地方。
如果正常使用不到「2個月」就發霉,會令人懷疑他的品質,
「手機在冷氣房使用,拿出來會有水氣,也會產生這樣的問題」
連這個都可以當作理由,我就放棄這家的品質及保固了,
在使用習慣相同,為什麼先前的沒有這樣的問題,
這是很值得思考的,我也說了今天手機買了1年出現這樣的問題,
我絕對二話不說直接付錢修理,但是請注意「才2個月不到」,
再舉我上一支手機的例子,以前我都是買全配加全廠電池一顆,
上一支手機電池其中一顆用3個月就怪怪的,每次使用只剩1天,
另一顆則是正常3-4天,與店家反應之後,她說我充電充太久,
只需要1小時-2小時即可,3-4都太多了,所以電池出現問題,
這是我自己不懂,我能接受,所以有問題的電池我放丟了,
也沒要求換新,下次自己注意一些就好。
我認為我不是奧客,我是要求合理的解釋,
不要拿不合理的解釋,要求我負擔這樣的錢,
這是我不能接受的。
最後1200是單獨的零件費用嗎?
還是包含維修的工資以及其他費用呢?
如果是單純的零件1200元,那這支手機組起來要多少錢?
當然我知道單獨會比較貴,但有貴的那麼多嗎?
這也是很令我質疑的地方。
shun9997 wrote:
最後感謝您的教導,我...(恕刪)
現在的3C產品維修
都是以模組化的方式來維修
這方式行之有年了
有好處也有壞處
好處是加速了工程師維修產品的速度讓使用者更快取回送修的物品
壞處是維修品若需收費就是收取整個模組的價錢
相對價格就會很高
依照你的報價情況一定是整個充電模組
充電座在手機上方可能更要注意受潮
因為如果真的不小心有不明液體入侵充電座
大部分使用者反而更不會發覺
先說明一下我不是在幫代理商說話
但是坦白講受潮真的不能怪對方要收費維修
一般手機有問題送修或非人為損壞
一定都是免費維修到好的
因為我自己在聯X做過所以我很清楚
但是使用2個月就受潮真的很讓人感到意外
所以我可以合理懷疑可能真的是有不明液體入侵你的手機充電座
又因為充電座在手機上方所以液體就順勢往手機內流入
造成你沒有注意到就繼續使用
不然正常使用2個月就受潮不只你會生氣
製造商肯定會被罵到要開新聞記者會出面道歉
搞不好還會當場讓手機設計工程師跪主機板給大家磕頭認錯

其實3C產品從各家廠商開始實行cos down以後
一直都是很脆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