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賽克0445 wrote:
...GO720在導航功能上的確比765來得強...
...AA很耗硬體資源 雖然換來的是更細緻的畫面 但是我覺得這些資源應該拿來放在數位相框或者電腦螢幕 而非導航機這種需要快速運算的device (BTW, 之前有網友反映過765有時候會整個地圖消失 只剩一台車子在畫面上的問題 不知解決了沒?)...(恕刪)
gendoh wrote:
...有用過Garmin跟tomtom的機子就知道, tomtom的螢幕亮度比Garmin低很多, 且反射很容易有炫光.
所以在陽光下可讀性比較低. 這點在大白天使用時很重要...
...Garmin在顯示地圖路徑的時候, 應該有經過AA處理. 所以邊緣不會看到鋸齒.
有用過顯卡的人應該都知道AA是很耗硬體資源的東西...
...而tomtom選擇的是顯示畫面就好 Garmin則是選擇畫面要有美觀. 青菜蘿蔔各有所好.
就我的經驗. Garmin 765的顯示速度絕對沒有慢到用起來不順...
...我覺得tomtom的消費者必須持續的push tomtom台灣代理商做該做的事情. 技術以及售後服務絕對沒有需要消費者自行費心的理由. 絕大多數的消費者都不是進階消費者, 不會管那麼多. 這也是為什麼tomtom在台灣市佔率節節敗退的原因吧.(恕刪)
我是在12月初台北資訊展購買的Garmin 765,使用到現在也剛好滿一個月,當時會選擇下手購買就是為了今年一月份的兩次連假。(當然也是為了資訊展上好凹贈品
)這一個月路上使用的導航情況大致都很滿意,雖然有一些小瑕疵(尤其是軟體上的),但都不影響基本的導航功能。
行車時偶爾發現765導航中3D地圖自動放大、縮小時,會有地圖一片空白或缺漏的問題,但都可在1-3秒內自動恢復,並未有地圖無法恢復的情況,而在非導航狀況下操作一般地圖放大、縮小時也可發現此類問題,但實際在開車時並不會感到對導航有明顯影響;我想這可能是765的CPU或圖形顯示還不夠力的情況(如gendoh大說的AA處理地圖的顯示路徑)因為不能像電腦一樣將硬體update,只能期待Garmin工程師能更精進程式的效能了!
至於Garmin 765受人詬病的收訊情形,利用假日時從台北回到中部老家,發現收訊實在有很大差別,原來在北部地區行車時偶爾會發現圖示箭頭的飄移或亂轉的情況,在中部鄉鎮裡幾乎沒發現過(將「航跡」功能改成顯示時,仍偶可發現車子剛啟動時,航跡會有點亂飄成折線,但所見圖示的箭頭並無很明顯的位移,行駛間的航跡也都能貼住路徑,保持一直線);定位速度也快很多。
我在車上還裝了一個AR-50感應天線(從P購訂的,也順便把信用卡積存的紅利花光),在台北開車,定位速度和訊號強度確實有改善(偏差值也可降至3~7m),行駛時仍偶見圖示的箭頭飄移或亂轉情形發生;但行駛在中部鄉鎮時,有沒有接AR-50根本感覺不出差別,因單獨用765自身便收訊良好、定位迅速了!
而Garmin 765的螢幕亮度如何?在高速公路上迎著驕陽行駛,我用50%亮度也還覺得蠻清楚的,個人認為有沒有感應功能倒是其次,至少50%的亮度還可以向上提升。
當初下手前,因為以往手機維修時的痛苦經驗,考量自己以後沒有太多時間可以跟代理店家甚至原廠耗,所以一開始就鎖定比較大的品牌,在G版、T版和M版爬了許久文,這幾個版面的文章標題和回文氣氛就是G版的截然不同。在G板,我沒有看到一堆抱怨保固過後維修費有多貴,圖資過保後更新要錢,甚或告知機型的地圖已經停止更新,請購買其他圖資安裝;在G版,我看到最多的是熱心網友分享自己使用經驗和心得,指導新手解決疑惑,更有許多前輩分享航跡、測速警示點和他國地圖,偶爾還會有”感心”的維修服務回報。
在資訊展上,我也有到TOMTOM和Mio試用過,同等級機器的功能都差不多,也都有各自的優缺點,如TOMTOM GO 720操作速度最流暢,但少了我行駛在台北縣市最哈的複雜路口3D擬真顯示(今年初才要更新?已流失掉我這個消費者了!),圖形配色也略嫌單調;Garmin 765在試用時即已發現圖形會有延遲情形,將地圖放大、縮小時會有空白一片或缺漏,但考量Garmin的口碑和售後服務,毅然選擇了Garmin 765,使用到現在還沒發現重大且無法解決的問題。
我非常贊同gendoh大這段話:「tomtom的消費者必須持續的push tomtom台灣代理商做該做的事情. 技術以及售後服務絕對沒有需要消費者自行費心的理由. 」尤其現在的經濟不景氣,一堆人被裁員或放無薪假,能留下來的人勢必工作負擔會更加沈重,相對地也不會有太多空閒時間去處理出了問題的機器,有良好且穩定的售後服務才是更要考慮的重點;不要花了小錢買了機器,出了問題後廠商卻愛理不理(反正已賺到你的錢),跑來
抱怨,也沒有太多網友能幫忙解決問題;或許為了商譽和後續產品銷售,廠商才可能回應、正視你的問題,但這期間自己耗費的心力與時間,又能有什麼彌補?選擇GPS,除了看其目前功能和售價,廠牌的售後服務和後續圖資更新也要列入考量,C/P值才算的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