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GPS接收設備似乎已經到了穩定期, 有了高感度晶片, 讓樹林中都市中不再花數分鐘捉衛星, 彩色螢幕及高運算CPU, 讓計算路徑與道路辨別也變的容易, 我個人已經有Garmin GPS, 因此我自以為若干性能已經到了民用標準的穩定期, 也就是價格及性能的適當比例, 當然C/P比有人還不滿足, 但是最多是降價而已, 但是性能有提升空間嗎? 這是我想問問大家的
目前我只想到一個: 就是圖資與道路導航的內容及規劃邏輯. 但是其他還有性能需要大幅度突破嗎? 測量級GPS的雙頻道接收及公分級誤差這些豪華性能我不敢期待, 除非以現有價位可以取得.
millerliu wrote:
目前GPS接收設備似...(恕刪)
GPS 的感度以目前來說, -158 db ~ -160db, 無論是SiRF 3 或是 Nemerix, Atmel,...等.
從外太空的衛星上, 發射訊號, 經過大氣層和層層的對流層, 加上空氣污染和其它的人為因素
(大樓林立, 玻璃帷幕干擾....etc. )這已經是最大的靈敏極限了.
但, 坦白說, 以功能準確度和穩定度來說(純粹硬體不包含地圖軟體), SiRF 3 會比較受歡迎也是有其原因的.
雖然如此, 圖資和軟體的功能多少會影響到定位的穩定度 (也就是車子會不會在路上飄來飄去).
就以純GPS往後的發展, 相信也看過全民公敵吧! 這些都是會發生的事情.
一則, 就是以目前來看, GPS在於高度的座標判斷, 還是不足, 將會朝此方向去加強.
一則,因電信局不開放的關係, 所以以台灣目前來看, 不會有所謂的A-GPS的定位.
所以, 還是得在戶外, GPS才能夠定位, 找到自己的位置.
而現在有許多的廠商正在努力(像我們自己,哈哈)...加入所謂的GPRS,就能夠隨時的查詢到別人的定位
或者可以找到自己走失的愛犬,小貓...(詳細可能要開很大的版才能說清楚, 就省略吧)
當然,如果不是純GPS的話, 以PMP市場來看, 當然會加入許多的應用, 如DVB-T/H, Wi-Fi, Bluetooth.....
僅供參考!!
高度顯示精確性問題, 我認為這是依靠輔助衛星才能做到, 例如: WAAS, EGNOS等等, 不然就是利用付費的大哥大基地台來校正, 但是誰要付錢呢? 因此這不是個好選擇. 但是Garmin已經採用內建氣壓計與GPS 高度計來共同校正, 誤差已經逐漸縮小, 電子羅盤也是一樣. 因此這些裝置已經成熟, 只是PDA裝置無法提供, 不知是否限於機體體積問題?
其他大家想要的神來之筆的功能都是與圖資正確性有關, 這點應該是未來大家都要努力的, 這期今週刊or商業週刊提到GPS專題中, Garmin說GPS廠商都背負著圖資錯誤的黑鍋, 而且機器價格30%都是圖資的成本, 看來圖資應該也是眾家努力的方向, 不過似乎相關開發維護成本也是極為可觀的.
綜合下來, 好像GPS本身功能似乎能大幅精進之處不多了!! 那Garmin eTrex HCx應該也是可以滿足未來的需要才對-----GPS高感度接收能力, 電子羅盤及高度計, 反正圖資向Garmin買來灌即可.
配合gps和無線電發射掃描(BMW已經可以自動停車囉)
到時可能不用開車了,直接幫你開到
...不過這樣可能會開到一半會睡著
...科技使於惰性啊...
但到時會不會生活沒樂趣了..
..
呆呆小柚子 wrote:
BMW已經可以自動停車囉
呵..Toyota 油電混合車 Prius 也可以 XD
今年剛好是hybrid滿十週年,日本當地推出的prius就有此功能
只是進到台灣的沒這項option可選
要如郵票黏於一物直到目的地^_^
●~ HybridClub.TW / PriusClub.TW~ 台灣油電車家族 ●
台灣賣的Prius沒內建GPS是件好事,這樣Prius價位可更親民些,我較喜歡PDA+GPS。
我現在的車用導航是 Cassiopeia E200 + Garmin GPS35,有如下的好處:
1. 車子發動GPS就啟動了(不管有沒有接PDA),等PDA接上時,通常一開PDA就完成定位。
2. 可對E200充電,E200的電量隨時保有100%
3. Garmin牌子老,品質好,GPS35更是多人肯定、值得信賴的GPS。
4. E200在陽光很強時還是看得到畫面
5. PDA便攜,下車時方便取下,可配合PC全功能導航資訊,快速正確設定PDA上的POI,
預覽規劃路徑是否合理…等。(車機GPS最大缺點是只能在車上操作)
Regards,
ch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