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2年7月前一台車壽命差不多的時候得知MG要進入台灣市場時,
就已經決定好直接讓MG陪著我接下來的里程了.
這裡不戰大陸車英國車,反正我也沒品牌迷思,畢竟價值是自己賦予的~喜歡就好!

接下來談談車子本身的缺點(小弟所在意的項目,或許對某些人來說不算是缺點)
1. 純電行駛時速約在70km/hr上下時,會有一小段動力空窗期 (無解)
2. 過彎/震動時A柱及天窗周遭有塑膠摩擦的異音(反應給原廠後已處理)
3. 冷氣調整極為不方便,沒有按鍵或旋鈕可以直接設定而必須要透過螢幕去設定(無解)
4. 杯架距離太近,兩杯大杯手搖杯同時放在杯架內會相互擠壓到(無解)
5. 行駛路感像開船(個人覺得避震太軟,換了他牌避震後還頗滿意這邊就不置入了)
6. 後座出風量小,即使關閉扶手下方空間的冷氣風門也沒有太大的改善(無解)
7. 行李箱空間小 (若是將後座打平則整體空間放下整套露營設備是沒問題的)
8. Phev油電版本沒有水溫錶,也沒有溫輪溫度錶參考 (個人覺得以上兩點在安全疑慮上非常重要)

以上裝備通通上車還是有2~3成的空間
第九點開始是對保養廠的指教 (2022/12/15 被公車擊落,葉子板凹陷,輪弧磨損,前保桿右側磨損)

9. 在拆卸葉子板時破壞到水切膠條的卡楯(未告知)

10. 在拆卸前保桿檢查時損壞另一側的輪弧卡楯(未告知)
11. 原廠板烤第五天通知可以取車,但稜角處有明顯鼻涕的部分(未主動告知)請他們重做,
又過了三日也就是第八天,發現保護沒做好烤漆考倒我的膜料及塑料件上



第九到第十一點我認為你維護技術是一回事,在通知客戶能交車時發生一切車損都未主動告知,
我會覺得那是不是我開出這保養廠後一切都是我要自己負責了. (桃園某營業所)
以上會抱怨會反映並不是要指責多差勁,是因為對保養廠還抱有期待,希望日後能補上這進步的空間.
不開心的事情談完後,來說說它的優點吧.
1. 純電行駛72km,因個人上下班里程本來就在50km內,所以只有出遠門去玩時有加到油,油錢省下不少
2. 開起來安靜舒適
3. 馬力對我來說算是非常充足的(上山露營什麼的都算足夠)
4. 駕駛至今沒有發生系統有什麼問題,所以不會去放大其他車友的個案,妥善率是可以的
5. 外觀好看
6. Boss音響
7. 全速域自動巡航(雪隧好幫手)
8. 自動煞停系統
9. 陸陸續續有到車友被擊落挺心疼的,但是可以可賀的是MG的屁股還是比較硬的
10. 其實你喜歡他總有各種理由啦這邊不贅述了
也實測過上班平面道路饋電時的表現約在11.4Km/L 個人覺得也在可以接受的範圍
出門的過程中也會評估用電和里程,
較長的里程還是偏向 市區純電 / 高速油電 的模式在走
純電輸出的CP值我覺得是在80~90km/hr的範圍裡,超過90km/hr的耗電的剩餘里程可能要打個7~8折.
剩餘油量的部分非常不建議各位車主參考,還是依照油量格數去評估
因為剩餘油量會隨時依照你的右腳力度而改變的,我自己都是在剩餘2格就會加油了.
在包膜和鍍膜上我仍然選擇包膜,在公車追撞事件後除了葉子板凹陷外,
前保的擦傷在膜料撕下來檢查後是完好無缺的完完全全的保護到,
同時也測試看看在膜料撕下時是否會對原車漆造成傷害,結論是不會.
除了被公車擊落外,還有就是在聖誕節當天晚上中釘,
業務沒有去陪另一半,反而是來陪我想辦法甚至載我回家,是真的滿感動的~
真心覺得業務很有心,保養廠很不給力




以下就是帶著愛車趴趴走,越看越喜歡.

在花蓮遊玩時還遇到可愛的車友搖下車窗揮手~礙於行駛安全沒有拍到照片

也可以認識到很多很可愛的車友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