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全家上車實測G50 Plus,分享一些有記憶點的地方

看很多媒體在分享G50 Plus試駕心得,剛好自己也剛試完,趁還有印象,也來分享一些個人覺得比較有記憶點的地方。

G50 Plus第二排以及第三排實際安裝安全座椅
第二、第三排都有ISOFIX(不過我們家都是用安全帶固定,用不到),空間很大,安裝安全座椅相當方便。
帶著全家上車實測G50 Plus,分享一些有記憶點的地方

小朋友實際坐上安全座椅
空間相當寬敞,甚至小的那隻腳完全伸直還踢不到前座椅背(家裡有小孩應該懂…開長途一直被踢椅背會很煩躁)。
大人坐在第二、第三排空間也完全沒壓迫感。
帶著全家上車實測G50 Plus,分享一些有記憶點的地方

第二排為兩張獨立座椅
獨立座椅設計不錯,左右乘客不會互相干擾,走道寬度適中,進出第二、三排順暢無阻。座椅扶手可掀起,大人在後座照顧小朋友也很便利,不會卡卡的。
帶著全家上車實測G50 Plus,分享一些有記憶點的地方

小桌板
實際使用穩定性不錯,放手機、平板都沒問題。尤其車上有小朋友時,臨時需要拿出安撫神器(例如巧虎)時超實用,不用再額外安裝手機架。
帶著全家上車實測G50 Plus,分享一些有記憶點的地方

G50 Plus冷氣
第二、三排都有出風口,第二排還能獨立調整風量。
冷房效果相當OK,上路沒幾分鐘,老婆怕小孩感冒就把風量調到最低了。
帶著全家上車實測G50 Plus,分享一些有記憶點的地方

G50 Plus第三排椅背角度可調
這點我覺得不錯,雖然會稍微壓縮到後廂空間,但乘坐舒適度絕對加分,特別是長途乘坐第三排乘客應該會特別有感。
帶著全家上車實測G50 Plus,分享一些有記憶點的地方

第三排打平空間
G50 Plus第三排打平前置物空間就已經比我家的Tiguan Allspace大不少,打平後空間更是大更多,日常不用第三排的話可以常態放平,無論是家用載行李、還是商用載貨都很夠用
帶著全家上車實測G50 Plus,分享一些有記憶點的地方
帶著全家上車實測G50 Plus,分享一些有記憶點的地方

內裝質感
看很多人說內裝不怎麼樣,但實際摸一圈,很多地方都有用軟質皮革,車機整合功能也很完整,駕駛輔助相關功能都可以從中控啟閉,畫質跟流暢度都不錯。
另外,中間扶手是側開式,使用起來不太占空間。
帶著全家上車實測G50 Plus,分享一些有記憶點的地方

G50 Plus隔音
老實說我原本對國產車的隔音沒什麼期待,但實際開起來真的有嚇到。
甚至跟我目前在開的Tiguan Allspace比,有過之而無不及。

駕駛輔助
因為是短程試駕,沒辦法分享太多。
Level 2是直接標配的,
不過車道偏移警示有點敏感,稍微壓到線就會警示,後來請業務幫我關掉。
跟車系統與偏移修正作動都還算準確。

G50 Plus動力
加上陪同試駕的業務,車上共4大2小,平面道路開起來動力很夠,油門反應直接。上快速道路前的上坡段也不會覺得吃力。
這顆1.5T滿載情況下的動力表現比預期好很多。不過因為試駕路線關係,沒辦法體驗百公里以上的加速,留給其他人補充。

滑門
我們家現在的車是沒有滑門的 5+2,用慣了也覺得還好。
但相信大家會一直講,就代表滑門真的有它的便利性跟尊榮感,
如果有的話肯定是加分項,但相對的也要再捏個至少20萬元以上預算...

操控

我覺得雖然動力夠,但跟Tiguan Allspace相比,歐系SUV還是比MPV強。
如果有第三排需求、又追求操控表現的人,我就不推MPV,選5+2歐系SUV才是正解。

品牌
我自己開VW,就常被問「變速箱會壞嗎」、「保養是不是很貴」、「是不是難顧」…之類的,但其實實際使用下來沒那麼誇張。
相信如果是韓系或中系品牌,一定會遇到更多帶有政治立場的評論,無可避免,就連當天陪同試駕的業務也說這部分目前無解。


可能因為事前看太多網友評論,導致我把期待放得很低,結果讓G50 Plus的整體表現超出預期,比想像中好很多。

我本身開Tiguan Allspace,當初換車是因為假日用車頻率高、人數也多(4大2小),所以把開了5年左右的RAV4換掉,最後選擇了這台。
帶著全家上車實測G50 Plus,分享一些有記憶點的地方
當時也有考慮MPV,但「喜歡的太貴、預算內的不喜歡」,最終比來比去還是選了現在這台。
但交車後這幾年,MPV選項越來越多、價格也親民許多,尤其國產MPV市場在SIENTA之後其實一直沒代表作,直到最近Custin和G50 Plus出現。
難怪人家都說買車要看「時機」跟「運氣」,
這次試駕完G50 Plus,心裡短暫閃過一個念頭:「如果這台三年前就引進,搞不好現在我開的就是G50 Plus。」

有看到一些人說「買G50 Plus不如買 5+2」。
但身為5+2 車主,我認為這兩種不能直接這樣比。因為MPV空間真的完全碾壓。
以我們家每次出門都是4大2小,小朋友都得坐安全座椅,只能坐第二排,所以每次出門就只能委屈爸媽或老婆去坐第三排。
但MPV沒這問題,小朋友第二、第三排都能坐,老婆不管坐哪一排、要照顧小孩都很方便。
還有以前沒選MPV的其中一個理由就是價格,但現在MPV的入手門檻比三年前低很多,選擇也變多。
用同樣買5+2 的預算,現在不但可以買到MPV,空間變大還可能省不少錢下來這真的是過去無法想像的事情。


以上,對於G50 Plus有什麼問題或我沒提到的地方歡迎底下留言討論。
當然這些都是個人主觀心得,建議有興趣的就親自去一趟展間,試駕一下比較準。
好奇 下個月銷售量有多少

希望能賣得好 讓幾家大廠 能再注意引進
G50的車室進入高度高嗎?
像Zinger的車室相當高,比一般的SUV更高一截,
個人覺得G50還蠻像高級版的Zinger的,不知道有沒有一樣的問題。
sky390012
應該會低些,zinger底盤是可越野的且它應該是5+2類的suv中,第三排的乘坐空間算相對較大的(當然是要看車款總長度後的相對比較,總不能拿5米長的大車說它比4.6米的車還大…那無意義、有失公允)
可以去試試看vw multivan,動力跟操控會更好。
轉身推掌
價格差很多
BigMac4Diet
操控應該是不用比了。動力的話,可惜油電和純電版沒有引進.....
Motor123 wrote:
好奇 下個月銷售量有...(恕刪)


現在少子化多數人家裡人數少,需要用到大車的比例也就低,
幾年前買車完全沒想過MPV市場會在幾年後,突然就這樣熱絡起來。
亞甜莎
其實有需求的等很久了 看看Custin之前賣多好不難想像 而且目前低價除了中華貨車以外就是G50
KOJIMALUNG
連我沒打算要生孩子的都想換MPV了,可惜台灣的車價就是車大車貴,不然MPV壓在房車跟CUV價格我一定選MPV...
好大的衛哥 wrote:看很多媒體在分享G50...(恕刪)

難得理性中肯好文肯定要推一下
優點缺點都很明確
整個看下來G50 Plus大概能挑毛病的兩個缺點就是
1.品牌認同度(還需要時間累積)
2.操控不如Tiguan(好像不意外)
優點我就不講了
KaoSC wrote:
G50的車室進入高度...(恕刪)



ZINGER沒看過也沒開過不清楚,
所以只能幫大家比較同樣不是滑門的5+2 Tiguan Allspace
G50 Plus我自己覺得上下車高度還行,
小朋友大的幫他開了門後,可自行爬上車,小隻的則是需要人家抱;
大人上下車則是無感,所以沒有特別注意到這部分。
進出第二、第三排也都挺順的,不過得看各自體型去自行體會。
knift
我也蠻好奇的,滑門是帶來什麼樣的尊榮感?小弟今年50,在印象中滑門=得利卡,實在很難跟尊榮有什麼聯想。
eric62
當年wish,馬5, Ford I-Max年代, 沒滑門的wish還不是屌打其他家的銷量
*采昕* wrote:
可以去試試看vw multivan...(恕刪)


試試看不用錢,當然可以試,但買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除非有人願意幫忙出比G50 Plus貴一倍的價差(100萬)才有辦法考慮
但現實中,應該是找不到這樣的金主幫忙出這筆錢
superhappy
呵呵,這真的講到點了,試車大家都可以試!每個人也都想擁有夢幻牌旗艦牌,但實際有現實情況需考量!
peacemaker363636 wrote:
難得理性中肯好文肯定...(恕刪)


試下來能挑惕的點真的不多,不過試駕只是短程體驗,
後續也要看其他已經交車的人長期使用後,整體用車感受怎麼樣。
有兩百萬預算肯定是選擇內裝、油耗、品質、中古車價都更優的SIENNA
怎麼會去考慮商用車的vw multivan
真的要商用車Toyota Hiace還比較划算
*采昕* wrote:
可以去試試看vw multivan,動力跟操控會更好。
*采昕*
因為他要動力跟操控。 畢竟這台是總裁座車,裡面有會議桌可以開會。 ea888的引擎搭配4motion,變成mpv R。
A辣愛怕跑
spacegear 也不賴 ~ 很便宜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