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I CLAW 8 AI+ A2VM 完整實測|效能與續航提升超有感!

MSI CLAW 8 AI+ A2VM 完整實測|效能與續航提升超有感!
在上週啟動全台限量預購的 MSI Claw 8 AI+ A2VM,是 MSI 繼去年推出 Claw A1M 電競掌機後,時隔不到一年的時間推出的大改款機型,其換上 Intel 全新一代的 Core Ultra 7 258V 處理器,搭配 Intel Arc 140V 顯示晶片,同時記憶體也配上最高容量的 32GB LPDDR5x-8533MHz 規格,並採可讓使用者自行更換升級的 1TB PCIe Gen4 SSD 儲存裝置。此外,CLAW 8 AI+ A2M 更將螢幕升級至 8 吋 FHD+ 1920 X 1200,並延續前代具備 WiFi 7 與藍牙 5.4 無線網路通訊,加上同步升級兩個 Thunderbolt 4 連接埠,以及 6-Cell 80Whr 充電式鋰電池,搭配再次改版的 MSI Center M 中控軟體,與 Cooler Boost HyperFlow 內流式散熱系統、日趨成熟的 AI 智慧引擎等軟硬體功能,本次布萊恩就為各位帶來這款全新 Claw 8 AI+ A2VM 的實測與體驗。

外箱包裝
MSI CLAW 8 AI+ A2VM 完整實測|效能與續航提升超有感!
支架組成說明
MSI CLAW 8 AI+ A2VM 完整實測|效能與續航提升超有感!
內盒配件
MSI CLAW 8 AI+ A2VM 完整實測|效能與續航提升超有感!

Claw 8 AI+ A2VM 的外盒包裝延續前代風格設計,只不過因應機身體積的增加,外盒也相應增大許多,盒內的紙材包裝則可重複利用組合成電競掌機的臨時支架,也算是在包裝上小小的突破。盒內則包含主機本體在內,還有一體式的 65W USB 充電線,以及快速啟用手冊與使用手冊的文件。

主機本體(正)
MSI CLAW 8 AI+ A2VM 完整實測|效能與續航提升超有感!
顯示螢幕
MSI CLAW 8 AI+ A2VM 完整實測|效能與續航提升超有感!
左側按鍵配置
MSI CLAW 8 AI+ A2VM 完整實測|效能與續航提升超有感!
右側按鍵配置
MSI CLAW 8 AI+ A2VM 完整實測|效能與續航提升超有感!

Claw 8 AI+ A2VM 在機身結構設計上與前代沒有太大的差異,主要還是將觸控顯示螢幕換成更大的 8 吋 FHD+ 1920 X 1200 的規格,雖因成本考量還是採用 IPS 等級 LCD 面板配置,但具備 16:10 螢幕比例、VRR 可變更新率、100% sRGB、500nits 亮度、120Hz 螢幕更新率等規格,基本上就是一個電競等級的觸控顯示面板。其機身尺寸則增加到 299 x 126 x 24mm,機身重量則為 795g,以初次握持的手感來說不會顯得太重,但就是手感會有明顯的增大。

Claw 8 AI+ A2VM 的左右搖桿與操作按鍵也都設置在上半部的大拇指熱區,其佈局也採如 Xbox、PS5 與 Switch 的遊戲控制器,因此能省下不少操作遊玩上的學習成本,非對稱配置的左右搖桿附近,則非別配有十字方向操作鍵與 YXAB 按鍵,至於螢幕左右兩側則分別擁有 View 鍵、MSI Center M 快速功能鍵鍵、選單鍵與快速設定鍵。另外,在左右握柄的下方則可看到兩個 2W 立體聲喇叭孔。

機身上側
MSI CLAW 8 AI+ A2VM 完整實測|效能與續航提升超有感!
左側肩鍵與板機鍵
MSI CLAW 8 AI+ A2VM 完整實測|效能與續航提升超有感!
右側肩鍵與板機鍵
MSI CLAW 8 AI+ A2VM 完整實測|效能與續航提升超有感!
機身底部
MSI CLAW 8 AI+ A2VM 完整實測|效能與續航提升超有感!

Claw 8 AI+ A2VM 主機上側則同樣設有與前代相同的長型散熱孔,左右兩側的 LB/RB 肩鍵與板機鍵則擁有與類比搖桿相同的『霍爾效應』技術,與傳統的碳膜技術相比能有更好的控制精準度,而這次 MSI 也在肩鍵與板機鍵上,加上不同大小的防滑顆粒區域,藉以增強按壓時的穩定度與手感辨識度。

機身上方由左到有則具備:結合指紋辨識裝置的電源按鍵、電源指示燈、MicroSD 記憶卡插槽、2 個 Thunderbolt 4 連接埠、3.5mm 複合音源插孔,以及音量大小調整按鍵與 I/O 埠配置,這次最大的更新就是多增加一個 thunderbolt 4 連接埠,提供更具彈性的外接選項,包含充電、外接顯示螢幕與 eGPU 等都可搭配使用,至於機身底部則同樣未具備任何 I/O 埠配置。

肩鍵內部結構比較
MSI CLAW 8 AI+ A2VM 完整實測|效能與續航提升超有感!
Claw A1M 肩鍵內部結構
MSI CLAW 8 AI+ A2VM 完整實測|效能與續航提升超有感!
Claw 8 AI+ A2VM 肩鍵內部結構
MSI CLAW 8 AI+ A2VM 完整實測|效能與續航提升超有感!

在延續 LB/RB 肩鍵的霍爾效應技術的同時,有鑒於前代在肩鍵的按壓上會出現不靈敏或是沒有作動的情況,在 Claw 8 AI+ A2VM 的肩鍵內部結構上,將觸發按鍵的裝置由前代的側邊改為正上方,藉以增加更精準且靈敏的肩鍵操作。

機身背側
MSI CLAW 8 AI+ A2VM 完整實測|效能與續航提升超有感!
右側巨集鍵/輔助鍵
MSI CLAW 8 AI+ A2VM 完整實測|效能與續航提升超有感!
左側巨集鍵/輔助鍵
MSI CLAW 8 AI+ A2VM 完整實測|效能與續航提升超有感!

機身背側中央則同樣備有標誌性的龍盾徽章,兩側均為進風散熱孔配置,不過這次 MSI 則將前代的鮮紅色龍爪裝飾取消,同時縮小進風散熱孔的開孔面積,至於是否會影響到實際的散熱效能,各位可以直接拉到文章下方來看實測的表現。兩側握柄則是 MSI 研究已久的 Ergonomics 人體工學設計,從弧度設計到手指擺放的位置都經過收集世界各地的資料數據打造而成,機身後方的左右兩個巨集鍵/輔助鍵則正好會是中指或無名指可以操作的位置,這次也導入了凹槽紋路設計,更能貼合手指的擺放,提供更舒適且穩定的握感。

沙塵色配色
MSI CLAW 8 AI+ A2VM 完整實測|效能與續航提升超有感!
方向鍵加深
MSI CLAW 8 AI+ A2VM 完整實測|效能與續航提升超有感!
握柄
MSI CLAW 8 AI+ A2VM 完整實測|效能與續航提升超有感!

Claw 8 AI+ A2VM 則使用沙塵色配色在機身前方左右握柄處,但比較可惜的是在 Computex 許願的可更換客製化面板設計似乎沒有成真,搭配全黑機身配色則能感受到不同前代的辨識性。此外,類比搖桿、YXAB 操作按鍵都具備 RGB 燈效,可透過 MSI Center M 中控軟體來自訂燈光顏色與效果,另在左側的方向鍵部分,則根據前代使用者的回饋,這次則採用較深的按鍵顆粒配置,以按壓的手感來說確實更為扎實且更有回饋感。

內部零組件配置
MSI CLAW 8 AI+ A2VM 完整實測|效能與續航提升超有感!
充電式鋰電池
MSI CLAW 8 AI+ A2VM 完整實測|效能與續航提升超有感!
內建喇叭
MSI CLAW 8 AI+ A2VM 完整實測|效能與續航提升超有感!
可更換 SSD
MSI CLAW 8 AI+ A2VM 完整實測|效能與續航提升超有感!

Claw 8 AI+ A2VM 的機背同樣可讓使用者輕鬆的開啟,在內部零組件的配置上,雖然看似相近但其實做了不少的更動。首先機身上方為兩個散熱風扇搭配專為電競掌機設計的 Cooler Boost HyperFlow 內流式散熱系統,中央散熱導管則由過去比較像是筆電的橫向配置,改為上下弧形的走走向配置,將內部氣流的空間進一步擴充。而原本隱藏在風扇下方的 NVMe M.2 2230 SSD 則移動至風扇的左側,讓使用者可以更簡單的進行升級或擴充,改善了前代的一個大痛點。至於機身下方則搭載容量更大的 80Whr 充電式鋰電池,以及左右 2W 輸出功率的立體聲喇叭配置,記憶體同樣為板載配置因此要更換或升級是不太可能。

立體聲喇叭單體比較
MSI CLAW 8 AI+ A2VM 完整實測|效能與續航提升超有感!
單體組裝後比較
MSI CLAW 8 AI+ A2VM 完整實測|效能與續航提升超有感!

內部硬體零組件除散熱系統的重新組建,以及電池容量的加大外,為了提供使用者更好的音效體驗,在 Claw 8 AI+ A2VM 內部的驅動單體也由前代的塑膠材質襯墊,改為防震係數更佳的橡膠襯墊,則可減少聲音輸出時的震動的情況,可提供更清晰的音效與更扎實的低音,尤其是在音量較大的情況下,這樣的效果會更加明顯。

機身本體重量
MSI CLAW 8 AI+ A2VM 完整實測|效能與續航提升超有感!
變壓器重量
MSI CLAW 8 AI+ A2VM 完整實測|效能與續航提升超有感!

由於機身尺寸變大,當然也連帶著機身本體的重量也會增加,這幾乎是無可避免的情況,機身重量上由前代的 670g 增加至 790g,但誠如上方所言 120g 的重量其實對於實際握持的手感來說是沒有增加多少。而這次隨機附上的 65W USB-C 電源供應器,終於採用一體成型的設計,並將重量由原先的 382g 減輕至 180g,恰好能彌補機身變重的情況,同時電源供應器的尺寸縮小,對於攜帶收納來說就更為便利。

Θ 實際握持操作體驗

MSI CLAW 8 AI+ A2VM 完整實測|效能與續航提升超有感!
MSI Claw 8 AI+ A2VM 雖然在機身尺寸加大不少,但在握柄與掌撐的設計上,確實有考量到人體工學設計與改進從前代的不少設計。這次的握柄曲線更為流暢自然,能很好地貼合手部形狀,並能提供穩固的握持感,減少使用者長時間使用時的疲勞感。其機殼雖然沒有採用蒙皮或是磨砂防滑塗層,但握柄後方的凹槽設計,則能解決這個問題,實際使用上是沒有出現手滑的情況。

MSI CLAW 8 AI+ A2VM 完整實測|效能與續航提升超有感!
此外,在 LB/RB 肩鍵、板機鍵、按鍵和類比搖桿的佈局上也相當直觀合理,讓使用者能夠輕鬆的操作,不必擔心因為手掌太小導致手指無法觸及控制區域或出現誤觸情況,但如果是要單手進行觸控螢幕操作的話,手形較小的使用者就得用單手抓著機身,另一隻手來進行操作,這樣則較會有機身掉落的疑慮,這點倒是要特別注意。至於各按鍵的回饋感和觸感,以及採用霍爾效應技術的類比搖桿,在本次進行優化後都能擁有更靈敏且精確的操作體驗,尤其是 LB/RB 肩鍵與加深的方向鍵,確實改善前代的缺點,這是相當值得稱讚的地方。

在機身配重部分,Claw 8 AI+ A2VM 讓人意外的有著均衡的設計,既不會因過輕影響操作穩定性,也不會因過重讓手部疲憊,這對於擁有大尺寸螢幕的電競掌機來說算是相當重要,特別是在長時間玩遊戲的情況下,機身的配重平衡真的會直接影響整體使用體驗,但這部分 MSI 也有進行舒適性上的設計考量。

Θ MSI Center M 專屬中控應用程式

MSI CLAW 8 AI+ A2VM 完整實測|效能與續航提升超有感!
MSI 本次也將在 Claw 8 AI+ A2VM 內建的 Center M 專屬中控應用程式進行更新,除介面與功能選項的位置編排更為簡潔直觀外,更重要的是拿掉了不少少用的功能選項。主畫面可以看到維持先前可以直接開啟已安裝遊戲的快速啟動選項,右上方也有展開後可開啟各遊戲入口平台的應用程式選項。畫面的下方則是情境設定、手把(也就是遊戲模式)與桌面模式切換、線上更新、線上服務與基礎設定等功能選項。

MSI CLAW 8 AI+ A2VM 完整實測|效能與續航提升超有感!
MSI Claw 8 AI+ 在處理器效能測試中,在 CINEBENCH R20 和 R23 測試中分別獲得 3699 分和 8466 分,維持其優異的多核心效能表現,可以符合多工操作或較高負載的使用情境。記憶體和快取記憶體效能表現上也算不錯, 雖然延遲時序僅能算是中規中矩,但還是具備一定水準的資料存取效率,能夠快速開啟遊戲和應用程式的需求。

在硬碟讀寫效能方面,Claw 8 AI+ 在 CrystalDiskMark 測試顯示其讀寫速度分別為 5933.69 MB/s 和 5314.60 MB/s,對於大型遊戲的載入和資料存取相對友善許多。此外,TxBench 測試結果也支持了其持續讀寫能力穩定的特點,讀取和寫入速度分別為 5020.742 MB/s 和 4773.539 MB/s。AS SSD Benchmark 測試中,其隨機讀取速度達到了 4621.52 MB/s,但隨機寫入速度稍低為 2424.48 MB/s,可能對於頻繁的隨機存取上會有些微的影響。

MSI CLAW 8 AI+ A2VM 完整實測|效能與續航提升超有感!
僅有搭載 Intel Arc 140V 顯示晶片的 Claw 8 AI+,其實在圖形運算效能方面也展現平均水準以上的表現。根據測試結果,這款電競掌機在中階遊戲圖形處理上具有穩定的效能,能提供整體遊戲的流暢體驗。另外,針對大部分 3D 手遊或輕量級遊戲,甚至是處理高畫質場景或更複雜的圖形渲染時也具備一定的效能支援。值得一提的是,在 Intel XeSS 功能測試中, Intel Arc 140V 顯示晶片具備良好的 AI 增強圖形處理能力,開啟 XeSS 增強後,其效能從 8.51 FPS 提升至 21.95 FPS,顯示出該裝置能透過 AI 技術顯著增強遊戲畫面效果,提升流暢度與視覺體驗。

不過,在面對超高負載的圖形運算需求時,Claw 8 AI+ 的效能表現略有不足,因此如果有頂級 3A 遊戲或超高畫質的運算需求或許會遇到效能瓶頸。整體來說,MSI Claw 8 AI+ 電競掌機的圖形運算效能,較為適合中階負載遊戲或以 3D 手遊為核心需求的玩家,搭配 Intel XeSS 提供的 AI 增強技術輔助,使其在流暢性與畫面質量方面都具備優勢。

MSI CLAW 8 AI+ A2VM 完整實測|效能與續航提升超有感!
實機遊戲效能部分,則與測試電競筆電相同,我找來包含《黑神話:悟空》等市面上的多款 3A 遊戲大作來進行測試,這邊也特別感謝 MSI 提供內建 MSI RTX 4070 Ti GAMING X SLIM 12G 桌機版獨立顯卡的 eGPU 來進行效能比較測試。遊戲的畫面品質都是系統預設,使用情境則為 AI 智慧模式,同時只要有 Intel XeSS 超級採樣功能或 NVIDIA DLSS 功能也都會開啟,並採用系統預設的優化設定進行測試。其實不難看出,搭配 eGPU 後的效能表現確實相當出色,這也展現 Claw 8 AI+ 配置兩個 Thunderbolt 4 連接埠的優勢,當然其實單使用電競主機的話,我會建議在螢幕解析度不變的情況下,將遊戲畫面品質與特效設定至中或高的位置,其實都能在不影響太多視覺體驗的情況下,流暢的遊玩 3A 遊戲作品。

eGPU 與外接螢幕
MSI CLAW 8 AI+ A2VM 完整實測|效能與續航提升超有感!
充電底座連接
MSI CLAW 8 AI+ A2VM 完整實測|效能與續航提升超有感!
eGPU 運轉中
MSI CLAW 8 AI+ A2VM 完整實測|效能與續航提升超有感!

這邊也提供各位在搭配上一代的充電底座時,就可以同時進行充電、外接顯示螢幕與外接 eGPU,不過 MSI 也有為 Claw 8 AI+ A2VM 推出全新的充電底座,不過現在尚未在台灣開賣,等到時候入手後再來跟各位分享,而且最重要的是,這代如果要外接顯示螢幕,就不需要將原本的 65W 電源供應器換成 100W 的電源供應器,使用上也變得更為便利。

待機時 CPU/GPU 溫度
MSI CLAW 8 AI+ A2VM 完整實測|效能與續航提升超有感!
待機時機身溫度
MSI CLAW 8 AI+ A2VM 完整實測|效能與續航提升超有感!

在散熱效能部分,這邊同樣使用 FurMark 與 CINEBENCH R23 兩款應用程式,並將情境設定在 AI 智慧效能與自動散熱模式下進行測試,在待機時可以看到 CPU 溫度平均為 45 度,而 GPU 溫度則為 43 度,透過 Flir 的溫度測量儀,可以看到在待機狀態下,機身最高溫出現在顯示螢幕下方正中央處,最高溫為 33.5 度,至於玩家常用的左右類比搖桿處,溫度則分別為 21.8 度/24.6 度,右側按鍵操作部的溫度則為 23.4 度,其實都沒有過熱的情況發生。

壓力測試時硬體溫度
MSI CLAW 8 AI+ A2VM 完整實測|效能與續航提升超有感!
測試時機身溫度
MSI CLAW 8 AI+ A2VM 完整實測|效能與續航提升超有感!

在兩款測試軟體同時運行 15 分鐘後,可以看到 CPU 溫度最高溫為 72 度,至於 CINEBENCH R23 所測得的處理器效能分數為 1,725 分,與正常測試的 CPU 效能約下降 80%,看來在優異的溫度控制下,還是得透過降頻來保持溫度的變化不至於太大,至於 GPU 溫度最高來到 42 。而在壓力測試進行的情況下,機身最高溫則保持在顯示螢幕下方正中央處,最高溫則提高至 36.4 度,至於玩家常用的左右類比搖桿處,溫度則分別為 21.1 度/23.6 度,右側按鍵操作部的溫度則為 25.9 度,溫度雖稍有上升但其實都不會對實際體驗產生太多不適的影響。
鋰電池資訊
MSI CLAW 8 AI+ A2VM 完整實測|效能與續航提升超有感!
續航力測試
MSI CLAW 8 AI+ A2VM 完整實測|效能與續航提升超有感!
充電時間
MSI CLAW 8 AI+ A2VM 完整實測|效能與續航提升超有感!

MSI Claw 8 AI+ A2VM 搭載電池容量更大的 80WHr 充電式鋰電池,將電池管理設定在平衡模式,開啟 AI 智慧引擎效能模式,關閉藍牙、定位功能,同時開啟 WiFi 並保持連線狀態,顯示螢幕的亮度與音量則設定在 40% 的環境設定下來進行續航力測試。透過 PCMark 10 Modern Office 針對一般筆電完整的工作與娛樂模式進行測試,最終所測得的連續使用時間為 11 小時 46 分鐘,並剩餘 3% 的電量,比起前代提升將近一倍的時間。而透過隨附的 65W 電源供應器進行供電,其從 4% 的電量到充滿電的預估充電時間則為 1 小時 42 分鐘,充電速度也算是可圈可點。

MSI CLAW 8 AI+ A2VM 完整實測|效能與續航提升超有感!
效能實測的最後則要來看到的是電腦綜合效能測試,透過 PCMark 10 測試軟體的 Modern Office 測試環境下,MSI Claw 8 A2VM 所測得的綜合效能分數為 6,772 分,在效能等級排行上,僅超過商務辦公筆電(2023)的平均效能,距離電競筆電(2023)的平均效能則僅有些微的差距,針對各測試環境的效能表現上,也不難看到在常用基本功能、生產力與數位創作內容等部分都獲得平均以上的效能分數,說實話以這樣的硬體規格配置,其實不難猜出整體的效能表現就是入門以上但中階未滿的效能等級,但在全新的 Intel Arc 內顯晶片與 Intel XeSS 技術的升級,則能提供更多額外的圖形運算效能。

MSI CLAW 8 AI+ A2VM 完整實測|效能與續航提升超有感!
實際體驗與測試 MSI 全新的 Claw 8 AI+ A2VM 電競掌機後,真的可以說這次 MSI 真的做足了準備,看似僅有螢幕與機身尺寸加大,其實根本就是從外到內的徹底翻新,從 16:10 螢幕比例與 FHD+ 解析度提供相當優異的視覺感,與機構上解決單體共振所帶來的雜訊,進而提供良好的聽感體驗,再到 LB/RB 肩鍵的按壓回饋調整、超過 11 小時的續航力表現、優異的散熱溫控,以及入門以上中階未滿的均衡效能,再加上兩個 Thunderbolt 4 具備更彈性且豐富的擴充,包含以外接 eGPU 來進一步提升遊戲效能等,這些都是 Claw 8 AI+ A2VM 所能展現出其並非是前代的改良後機種,而是完完全全獨立的產品線。

且 Claw 8 AI+ A2VM 也更正前代螢幕小鍵盤時常會消失不見的缺點,這點對於時常用觸控操作的使用者來說真的相當重要,而更為簡潔直觀操作的 MSI Center M 中控應用程式,則能降低設定上的學習成本,基本上只要充好電開機後,就讓系統為各位自動提供合適的效能輸出就好。此外,更值得一提的是,這次的散熱風扇噪音真的很小聲,即便在壓力測試時,也幾乎感受不到散熱風扇的存在,甚至讓我以為散熱風扇是不是損壞...。但也不得不說,尺寸加大後的 Claw 8 AI+ A2VM 雖然配重平衡握感舒適,但對於手型較小的使用者來說,還是有點難以掌握,至於像是《電馭叛客 2077》與《黑神話:悟空》等超高負載的 3A 遊戲的運行,還是要靠降低遊戲畫面品質,才能達到最順暢的遊戲體驗,這些也是未來 MSI 可以再去改進的地方。

▊福利社

Model玲玲
MSI CLAW 8 AI+ A2VM 完整實測|效能與續航提升超有感!
MSI CLAW 8 AI+ A2VM 完整實測|效能與續航提升超有感!
MSI CLAW 8 AI+ A2VM 完整實測|效能與續航提升超有感!
MSI CLAW 8 AI+ A2VM 完整實測|效能與續航提升超有感!
MSI CLAW 8 AI+ A2VM 完整實測|效能與續航提升超有感!
MSI CLAW 8 AI+ A2VM 完整實測|效能與續航提升超有感!
MSI CLAW 8 AI+ A2VM 完整實測|效能與續航提升超有感!
MSI CLAW 8 AI+ A2VM 完整實測|效能與續航提升超有感!
MSI CLAW 8 AI+ A2VM 完整實測|效能與續航提升超有感!
MSI CLAW 8 AI+ A2VM 完整實測|效能與續航提升超有感!
MSI CLAW 8 AI+ A2VM 完整實測|效能與續航提升超有感!
MSI CLAW 8 AI+ A2VM 完整實測|效能與續航提升超有感!
MSI CLAW 8 AI+ A2VM 完整實測|效能與續航提升超有感!
MSI CLAW 8 AI+ A2VM 完整實測|效能與續航提升超有感!
MSI CLAW 8 AI+ A2VM 完整實測|效能與續航提升超有感!
MSI CLAW 8 AI+ A2VM 完整實測|效能與續航提升超有感!
MSI CLAW 8 AI+ A2VM 完整實測|效能與續航提升超有感!
MSI CLAW 8 AI+ A2VM 完整實測|效能與續航提升超有感!
MSI CLAW 8 AI+ A2VM 完整實測|效能與續航提升超有感!
MSI CLAW 8 AI+ A2VM 完整實測|效能與續航提升超有感!
MSI CLAW 8 AI+ A2VM 完整實測|效能與續航提升超有感!
MSI CLAW 8 AI+ A2VM 完整實測|效能與續航提升超有感!
MSI CLAW 8 AI+ A2VM 完整實測|效能與續航提升超有感!
MSI CLAW 8 AI+ A2VM 完整實測|效能與續航提升超有感!
MSI CLAW 8 AI+ A2VM 完整實測|效能與續航提升超有感!
MSI CLAW 8 AI+ A2VM 完整實測|效能與續航提升超有感!
MSI CLAW 8 AI+ A2VM 完整實測|效能與續航提升超有感!
MSI CLAW 8 AI+ A2VM 完整實測|效能與續航提升超有感!
MSI CLAW 8 AI+ A2VM 完整實測|效能與續航提升超有感!
MSI CLAW 8 AI+ A2VM 完整實測|效能與續航提升超有感!
MSI CLAW 8 AI+ A2VM 完整實測|效能與續航提升超有感!
MSI CLAW 8 AI+ A2VM 完整實測|效能與續航提升超有感!
MSI CLAW 8 AI+ A2VM 完整實測|效能與續航提升超有感!
MSI CLAW 8 AI+ A2VM 完整實測|效能與續航提升超有感!
MSI CLAW 8 AI+ A2VM 完整實測|效能與續航提升超有感!
MSI CLAW 8 AI+ 變胖也變重, 不過八寸螢幕真的爽度滿點
接下來就等ROG Ally 2...
Core Ultra 7 258V真的很給力耶
玲玲的腿❤️
795公克還不重 不能這麼吹吧
挺不錯的
A辣愛怕跑
認同+5推
價格提升也超有感...28900(價格來自於momo預購賣場)
這價格都快可以買MSI自家入門15.6" 4060電競筆電了
Yoshide
確實 而且還沒有oled
玲玲

這台也是intel爸爸免費給的U嗎?
真貴阿
規格跟螢幕都滿棒的,雖然是LCD,但有16:10
限量預購價28900
感覺好像可以
不知道甚麼時候還會有貨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