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剛買了一台,也覺得很好用,在別篇別人的主題內也描述了許多這台的優缺點,但是似乎還是覺得若是站內也有買了這台的同好可以相互討論使用心得的話,比較能夠將彼此的使用心得大家討論討論。
我的是在韓國買的,所以軟體灌的都是韓文版的,使用起來沒有什麼不方便的,因為我連多國語言版的嘸蝦米輸入法、注音輸入法都有灌好,所以根本就和中文版沒什麼兩樣,也不想改灌中文版,因為它有內建四個應用軟體(FTP軟體、類似檔案總管的檔案管理軟體、另兩個忘了),但是我一拿到後就覺得這四個應用軟體對我沒啥用,就把它反安裝殺掉了。
而使用目的就是拿來上網、打OFFICE、線上聊天、開PDF檔、燒錄光碟、看VCD、DVD等的普通用途,覺得都非常OK呀~~
電力也很夠力,長久使用之下覺得底部蠻熱的,但是仔細想想它很像我先前使用精英NB的那種將CPU, RAM, HDD都設計在底部的那種熱源都集中在底部的做法。
而且,也因為如此,所以它的RAM可以自已換,這樣一開始就不用買到頂級規格的版本,512MB RAM我覺得就夠了。
這台已經很便宜了,大概也沒人想去花大錢昇級RAM至1GB, HDD昇級至80GB,但是CPU還是只維持在LX800 (500MHz)的"不均衡規格"的狀態吧!
而電池我又多買了一顆,目的就是為了能夠出門在外不插電的狀態可以撐個8個小時,所以,這台是專為簡單出門在外的上網、休閒用的好伴侶。
其他的同好,有無其他的使用心得呢? 大家彼此分享一下吧~~
而AMD LX800這一顆可說是AMD公司所出的Mobile系列(或稱為Embedded系列)中要拿來和Intel Celeron-M 600MHz抗衡的CPU,也算是Intel的Celeron-M 600MHz, 或是VIA的C7M之外的另一顆兼顧效能與低價格的solution。
平時這顆CPU是許多工業電腦廠商會用到的,而KOHJINSHA會看上這顆也大概不外乎低價格、低功耗(省電,可讓BATTERY多撐更久)、FANLESS(無需主動式風扇)的許多優點吧!
而反觀ASUS的R2H的UMPC,雖然是用Intel Celeron-900MHz的CPU,但聽說竟然是Non-L2 Cache的? 所以反而效能不如想像中的好(但原廠採購CPU的價格也是很低,卻沒讓消費者感覺整機成品在售價上有相對反應出來),所以扣除跑一些PhotoShop, 3D動畫等的這種重量級應用軟體的話,不管是KOHJINSHA的SA系列,或是華碩的R2H,或者是SAMSUNG的Q1,在普通上網、文書開檔、多媒體檔案播放上面都是很OK的。
但是價格呢? 那就差很多囉~~R2H和Q1都是破三萬以上,甚至三萬五以上,嚇死人喔~~
KOHJINSHA這台若是有朋友在日本可代為帶回來的話,一台折合台幣才二萬五千元,划算吧!
comman wrote:
目前測試過, 若將640 x 3?? 的divx放在4G的SD卡, 開一半亮度用KMP播放可以放接近4小時
不過奇怪的是, 同樣檔案放在創見 150x的CF卡中, 以同樣的設定播放, 卻沒辦法很流暢的播放
不知道是不是他的CF插槽速度太慢.
一、沒錯。把VCD檔放在SD卡或MS DUO卡(我的是4GB的MS DUO卡)中去播放,真的可以放接近四小時。(有時看到我都睡覺了然後醒來後還在放),所以電力真的是嚇人。
二、講到CF卡,這點我就有點意見了。因為它只能放入TYPE I還是TYPE II的那種薄薄的CF卡,而我手邊的CF卡都是厚厚的TYPE III的MICRODRIVE或是CF轉接卡,竟然會被它所設計的內裝卡榫給擋住而插不進去。所以,我完全沒有辦法測試VCD檔放在薄型CF卡(通常此種CF卡的容量也很小,屬於舊款式的)中播放是否順利與否。
三、再講到我手上也有SONY VAIO UX17,也是CF卡的部份播放或是拷貝檔案會很久,而SONY UX17的MS DUO卡卻很正常,很快。
四、這台的SD/MS DUO卡"不是熱插拔"的,這點很奇怪。怎麼說呢? 像SONY VAIO UX17上我插入MS DUO卡後,在WINDOWS的狀態列上"不會出現"抓到了一個儲存裝置,而是它會永遠顯示成為一個磁碟機似的在檔案總管內。而這台的話,平時在檔案總管內沒有看到該磁碟機,要等到您真正插入卡後才會顯示抓到該磁碟機,所以我都會在拔出前乖乖地在狀態列上用"退出裝置"的方式後再拔出。 但是基本上不影響使用,只是習慣不同而已。
也歡迎其他有買這台的同好多多發表所發現的優、缺點,好讓還沒買的人,甚至完全不瞭解這台、但想買的人能夠有所參考~~

ken922 wrote:
哪間水貨商可以買?
偷偷講一個,"掌X"有在賣哩~~而且最重要的是他們從日本代你買入後,大概還會幫你中文化吧! 所以即使你也知道在日本店頭價折合台幣是2萬5,但是和"X神"買的話他們賣2萬8左右。若是能夠中文化完整的話,一點差價給他們賺,並求得個一年他們保固的安心,也算是合理吧!
不要像我在韓國買,一開始就買到折合2萬8台幣的"韓文版",所以我也根本不會再中文化,直接用韓文版、灌韓文版的MS-OFFICE 2003、DOWNLOAD韓文版的Real player, SKYPE, MSN等等的一切"最省錢"原則的方式吧!
但是,我不後悔,因為我是人在韓國店頭多次把玩之後,也多次走進、走出才最後下定決心買的。這種"人先摸到、感受到後再買的感覺",對我來說,比較踏實一點。
但是韓國有很多種的規格、價格組合喔! 我只買最便宜的40GB HDD, 512MB RAM的最便宜機種。它也有1GB RAM, 80GB HDD的機種。甚至還有與三星藍芽無線耳機組、車架一起搭售的折合台幣"破三萬多元"的浪費錢的機種。
而且,我在韓國時,白色、黑色仔細看過後,才決定我要買黑色的(白色比較漂亮,但我怕久了會髒反而難看),而在"掌X"買時不知道是否可以指定顏色哩~~
若是你有朋友在日本的話,會發現日本甚至出了VISTA OS的版本,我是完全不想用這樣的規格去跑VISTA啦! 不過若是裝了VISTA而價格沒差多少的話,也無妨吧!
總之,在台灣只好買水貨了,甚至在購買前,應該大家都是沒機會先把玩一下後再下手,所以我才開這個主題來將一些使用心得分享(我懶得貼圖文並貌啦! 又沒有加分制度),相信對一些原本想下手敗下去,但是苦無使用者心得的人,還是有點"勸敗"的作用吧~~

phygou wrote:
現在比較擔心的的是聽說他的鍵盤有點 "硬",不知道要出多少力呢?
應該說,平常正常ALL-IN-ONE的NB鍵盤的每個鍵大歸大,但是只要按到該鍵的"一角"(不管是偏上、或下、或左、或右),就會算是按到鍵了。
而這台的鍵盤我有個小結論: 也不是說特別"硬",而是你若是沒有從每個鍵的"正中心點"去按下去的話,你可試試故意按該鍵的偏上、或下、或左、或右時,根本就按出來該鍵。
這樣一來,像打字快的人只是手稍微掃過去就算打完字的人,不是就漏打出一堆字了?
所以我用這台打字時,除了要"放慢速度"打之外,還要注意每個鍵要確實地按到"該鍵的中心點",以免漏字!
以上這樣解釋,相信比沒用過的人聽到的"比較硬"還要容易理解吧!
PS. 恭喜你即將入手新機,把玩後,若發現底部很熱時,千萬不要抱怨吧~ 我覺得它就是故意將熱源設計在底部,而RAM也可自行從底部鬆鑼絲更換,CPU、HDD也大概都放在底下吧! (但是進、出風口在左、右部份,所以只要該左、右部份沒被擋到,應該就不會有問題)
而我是喜歡折起來使用,就好像玩GAME BOY一樣地兩隻手握著,左手大姆指是控制滑鼠(類似IBM推小紅點那種),右手有四個按鍵,分別為"上頁、下頁",以及"滑鼠左鍵、右鍵",所以,非常方便攜帶在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