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剛入手,馬上測了雙烤,AIDA64+Furmark約28分鐘,CPU最高100度,GPU83度,這台用的是藍天模具,我看版上和PTT都蠻推薦的,但這表現會不會差了點?還是我有什麼設定沒調整到導致溫度這麼高?另外3dMark11的分數
我也是HX550,顯卡1070的版本,我附上我剛剛測的雙燒溫度給你參考,風扇AUTO圖如下風扇最大我這台AUTO和最大的溫度是一樣的, CPU都是91左右,GPU86左右,我也覺得和爬文說的有段差距,但使用上沒有太大影響就沒去管它了,畢竟這個價位能有1070的筆電我覺得沒什麼好挑剔的,等過保固散熱膏更換之後也許可以再降低一些溫度PS:我的3DMARK分數和你差不多我就不貼了,這台有些小毛病,遇到的話可以一起討論,版上買這台的很少,討論更少QQ!
今天跑回店家講這個狀況,他們工程師也覺得蠻意外的,現場換了散熱膏再測一次,還是一樣會過熱降頻。跟上次不同的是,AIDA64設定只勾選FPU,工程師說雙烤一般是這樣測,可以看出降頻更明顯了,CPU真的壓不住,我想現階段15吋筆電要壓1070還是太勉強了。另外HWMonitor這程式好像不太準,AIDA64和HWiNFO32測的CPU都100,HWMonitor居然有有105
店家不知道給你換什麼等級的散熱膏,我桌機換比較好的散熱膏是會降個幾度,完全沒差別有點怪!!另外如果這台的三風扇五導管壓制能力都只到這樣,那真好奇CPU上到6820HK的機種雙燒的溫度到哪裡???另外買了才真的覺得評測文或是店家的宣傳文真的看看就好,爬文的時候看都說75度上下,結果買下去都90度上下QQ!不知道是為什麼...
其實這台搭1070的是三風扇六導管,多出的一根CPU與GPU共用,570模具也是這樣,如果550壓不住那570大概也不行。CJS當初就不該有搭配1070的方案DANMA wrote:店家不知道給你換什...(恕刪)
黯辰 wrote:其實這台搭1070的是三風扇六導管,多出的一根CPU與GPU共用,570模具也是這樣,如果550壓不住那570大概也不行。CJS當初就不該有搭配1070的方案...(恕刪) 我的是舊版的HX-550(i7-4720HQ+970M)這模具的缺點就是CPU裸晶的方向和散熱導管的方向垂直微星的薄型機之所以散熱效果會比較好是因為散熱導管的位置剛好疊在CPU裸晶上除此之外這個散熱模具用的螺絲很爛隨便一出力 螺絲頭的十字就會歪掉後來有拿留存的華碩拆機螺絲測試可以鎖的更緊 而且螺絲頭十字不會歪掉但我只有3顆 所以沒辦法替換...散熱膏也要更換成MX4以上才比較好(我是用X1 但是很難塗)而GT62之所以會比較好是因為厚度4cmHX-550的厚度僅僅只有2.5cm在厚度這部分就會吃虧當然之前也有提過是韌體問題好像是指監測溫度會偏慢導致風扇比較晚增加轉速這就代表沒必要去看最高溫度只要看即時溫度即可看notebookcheck P651RP6-G的測試文CPU即時溫度並不超過80度GPU即時溫度也只有70度算是非常好的表現可能是因為GPU是1060的關係畢竟1070和1060的TDP還是有一定程度的差距而且GPU一根導管拉過去CPU那也會讓CPU更熱可試著將筆電後方墊高不要讓熱氣蓄積在空氣無法流通的空間裡即便很多台省電型筆電還是需要如此應該說這次GPU的TDP變得更高以往的980M大概只有100W現在桌電的1070就高達150W筆電1070跑分能夠達到88.92%的桌電1070效能即便筆電顯示卡對於功耗的控制有優化我也不相信真實TDP只有100W應該會坐落於120W左右只要散熱模組沒有辦法100%解熱剩下的熱都會慢慢的累積上去靠與室溫的溫差來冷卻根本於事無補剩下的只能靠功耗牆或溫度牆等韌體設定才能在有限的散熱能力下達到好看的結果不過實際上CPU和GPU的時脈也就會直接受限於此...說起來 這就是筆電的天限題外話:話說i7-6820HK看起來很威 但是快過季了...雖然i7-6700HQ看起來很涼 但是效能太低...等Kaby lake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