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真正的了解就要用科學的方式
目前INTEL的製程技術是有許多產品可以達到5G的時脈在運作的
在多年前筆電就已經有能上到4G時脈運作的能力了
現在的主流處理器I7-9750H在單核心運作甚至可以高達4.5G
全核心INTEL也是可以睿頻到全4G的時脈運作
能不能達到這樣的運作條件,能運作多久
最主要的因素就是供電和散熱有沒有辦法達的到
看到這邊我們就應該可以很清楚的了解了一件事
筆電在供電極限能力的功耗下運作
或是在貼近溫度牆的溫度下運作
才是讓一台筆電在極限的狀況下運作

這張圖是ASUS的FX505GE,可以很清楚的看到CPU的供電設計
相數是很足夠的但是連散熱片都沒有,更沒有導管經過處理
實測原廠狀況在CPU燒機測試不到1分鐘就會被壓回45W左右了
在處理過液態金屬之後,也會有一樣類似的狀況且會有效能瞬掉的問題
這就是CPU的供電過熱造成的問題,原廠幾乎很精準的抓在45W那邊
所以45W的長時間CPU供電就已經是讓這台筆電在極限狀態運作了
跟本就跟能跑出多少的效能沒有關係,而是長時間供電超過就會過熱

如果我們用導熱貼加上銅片來幫CPU的供電增加散熱處理
在實測的時候我們發現可以有效的讓CPU運作的更穩定
這一台是可以用XTU解除45W功耗限制的,發現長時間CPU運作功耗可以來到53-55W了
這樣就表示CPU供電的散熱加強了,供電能力的極限就增加了
筆電能夠運作的功耗就拉高了,效能當然就拉高了
所以每一台筆電的極限運作都是不一樣的,且並不是看效能的測試的
而是要看筆電的供電能力和散熱能力,大部份的I7-9750H應該有的效能都差不多
不過CPU的體值還是有差異的,有些優化後65W就能跑滿該有的效能了
有些要超過80W才能跑完一樣的R20效能跑分測試
這樣在一樣的散熱和供電能力設計的機器,80W的就是比較接近極限狀態在運作
相對比現在有很多筆電的短時間功耗都給到90W那邊去了
運作在更高功耗瓦數的時候,發熱量也一定比較大
所以不論是在供電能力和散熱系統的負擔方面,就都是更接近極限在運作了
因為大家都知道這樣會對筆電產生不好的後果,所以最好避免在極限的運作
上面提到的FX505GE這一台筆電,原廠給的功耗限制是45W
在沒有加強供電散熱的情況,CPU長時間功電不過熱也差不多就是在45W
那麼基本上供電能力就已經是在極限運作了,玩一些遊戲大作因為散熱是串燒設計
所以也經常會容易撞到90度的溫度牆,那就是溫度也是接近散熱的極限了
如果我們將CPU改用液金,供電的部份做照片中的散熱加強
在加上電壓的優化調整,我們就可以解決這一台筆電在極限的狀況下運作
同時還能提升運作的效能的,原理其實真的很簡單

這些電學的基本公式我們在國中的基礎教育都有學過的
P=IV,電壓降低了功耗就降低了,一樣的功耗限制就能跑出更好的效能了
調整電壓大部份的筆電都是可以透過INTEL原廠的工具軟體XTU來達成的
建議可以學習使用XTU優化調整一下
筆電經過優化調整之後,效能可以運作的比較高
功耗降低,溫度降低,風扇轉速降低,筆電因高溫老化的狀況也會變慢
好處可以說是非常的多的,並不是看到跑分效能比較高就是讓筆電在極限狀況運作
因為供電更低,供電的負擔和發熱也就更低了
因為發熱量更低風扇就不用轉那麼的快,不吵也沒有那麼的熱
相關元件因為高溫老化損壞的速度也可以變慢,筆電就更耐用更好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