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電CPU升級真EASY,相關資訊報給你知

在站內常有看到有人發問筆電CPU更換的問題
因此我就整理了一些資料分享給大家
當然如果真的要更換CPU如果筆電還在保固之內請先確定保固範圍
並且考慮清楚之後在行動

升級筆電CPU非難事:
筆電的CPU只要不是焊在主機板上面都是可以更換的
更換CPU最重要的就是要知道你的筆電是屬於那一個世代(架構的筆電)
且較新的機型,大多數的只要將底板拆開就可以進行CPU的更換工作
更換CPU之後並不需要對作業系統做任何的更動或是重新安裝
(i架構之後的CPU有內建顯示核心,會需要重載驅動程式)
更換CPU最困難的地方就是在那麼多的CPU型號要如何分辨選擇能用的
基本上目前的筆電CPU主要分為INTEL和AMD這2家廠商
且以INTEL為主且世代變化快速,大多數人容易弄混,因此先介紹INTEL
由於更換CPU是以增加效能或是延長使用時間為主
因此下列介紹將不對低階和CELERON的型號多做說明

更換筆電CPU建議還是選擇正式版或是QS版的CPU比較好
正式版的CPU會將CPU的型號印在CPU上面很容易辨認
QS版的CPU就不容易分遍了,通常要裝上機器在BIOS內有辦法看到型號
不是只有看到運作時脈那就是QS版的CPU了
雖然台灣很容易取得價格較低的ES工程版筆電CPU,但後續的問題可能讓你後悔莫及
ES的筆電CPU通常有許多不同版本,一般人跟本無從分辯,但其穩定度相差很大
且大多數筆電廠商如果發現你使用ES版CPU,在你故障送修時會直接判定全機失去保固
事實上筆電最不容易發生故障的就是CPU,為了ES的CPU失去其他組件的保固非常不值
在i架構的筆電之後已經有許多筆電廠商直接不支援qs版本以前的cpu了
裝了連開機都沒有辦法開機要特別注意

Intel筆電CPU

Pentium M 479腳位 Centrino架構:
這個世代的CPU分成2種核心架構,較早的Banias和較新的Dothan
Banias世代的CPU有許多是焊在主機板的,且真的已經不太具有升級價值,故不說明了
Dothan世代的晶片組有855和915這2種晶片為主,其中855只能使用400FSB的CPU
先列出855晶片組可以使用的型號和規格
這個世代的筆電使用的記憶體是DDR的 RAM

超低電壓版:723(1Ghz) / 733(1.1Ghz) / 753(1.2Ghz) / 773(1.3Ghz)這些CPU的L2都是2MB
電壓0.87- 0.95V,熱功耗TDP為5W,最大耗能大約在10W左右

低電壓版:738(1.4 Ghz) / 758(1.5 Ghz) / 778(1.6 Ghz) 這些CPU的L2都是2MB
電壓1.11V,熱功耗TDP為10W,最大耗能大約在16W左右

一般電壓版:710(1.4Ghz) / 715(1.5 Ghz)) / 725(1.6 Ghz) / 735(1.7 Ghz) / 745(1.8 Ghz)
755(2 Ghz) / 765(2.1 Ghz) 這些CPU的L2都是2MB
電壓1.27-1.34V,熱功耗TDP為21W,最大耗能大約在30W左右

在來就是只有915晶片主可以使用的533FSB的CPU,當然上面的CPU也可以用
CPU型號:730(1.6 Ghz) / 740(1.73 Ghz) / 750(1.86 Ghz) / 760(2 Ghz) / 770 (2.13 Ghz)
780(2.26 Ghz) 這些CPU的L2都是2MB
電壓1.26-1.35V,熱功耗TDP為27W,最大耗能大約在38-40W之間

Socket M時代667FSB,945/940晶片組
這個世代分為早期的Core Duo 代號Yonah,跟較新Core2 Duo 代號Merom 兩種
差別主要是Yonah不支援64位元Merom是有支援64位元
Yonah的L2最高只有2MB, Merom的L2最高達到4MB
部份較早期搭配Yonah出貨的筆電BIOS可能沒有支援Merom
因此如果要更換Merom之前必須要先確認BIOS有無支援,原廠有無提供新版BIOS
有些筆記型原廠沒有放出支援Merom的BIOS,就只能升級Yonah的CPU

此世代CPU依功耗可分為
U系列為特低電壓版本:電壓0.85-1.1V,熱功耗TDP為9-10W,最大耗能大約15W左右
L系列為低電壓版本: 電壓1-1.2V,熱功耗TDP為15-17W,最大耗能大約25W左右
T系列為一般電壓版本:
Yonah電壓1.15-1.3V,熱功耗TDP為31W,最大耗能大約44W左右
Merom電壓1.15-1.3V,熱功耗TDP為35W,最大耗能大約53W左右

代號Yonah的CPU,主要CPU型號和規格(不列出不具更換價值的單核CPU)
T2300(1.66 Ghz)、T2400(1.83 Ghz)、T2500(2 Ghz)、T2600(2.16 Ghz)、T2700(2.33 Ghz)
L2300(1.5 Ghz)、L2400(1.66 Ghz)、L2500(1.83 Ghz)、U2400(1.06 Ghz)、U2500(1.2 Ghz)

代號Merom的CPU,主要CPU型號和規格
T5500(1.66 Ghz,L2=2MB)、T5600(1.83 Ghz,L2=2MB)、T7200 (2.0 Ghz,L2=4MB)
T7400 (2.16 Ghz,L2=4MB)、T7600 (2.33 Ghz,L2=4MB)
L7200(1.33 Ghz,L2=4MB)、L7400(1.5 Ghz,L2=4MB)、U7600(1.2 Ghz,L2=2MB)
這個世代的筆電架構有許多工業電腦使用
因此長期都有這個價購的CPU需求因此雖然過了很久了
CPU到現在都還挺熱門的
當你的筆電壞了之後也可以很容易找到可以使用這世代CPU的主機板
可以裝一台省電的撥放下載機

Socket P時代800FSB,965/960晶片組 Santa Rosa架構
這個世代跨越了製程65nm(Merom核心)和45nm製程(Penryn核心)
並且首次加入了極致版不鎖倍頻的X系列
U系列為特低電壓版本:電壓0.85-0.97V,熱功耗TDP為10W,最大耗能大約15W左右
L系列為低電壓版本: 電壓0.9-1.2V,熱功耗TDP為17W,最大耗能大約27W左右
T系列為一般電壓版本:
Merom電壓1-1.3V,熱功耗TDP為35W,最大耗能大約53W左右
Penryn電壓1-1.25V,熱功耗TDP為35W,最大耗能大約53W左右
T系列極致版:
Merom電壓1.08-1.25V,熱功耗TDP為44W,最大耗能大約60W左右
Penryn電壓1-1.28V,熱功耗TDP為44W,最大耗能大約60W左右

代號Merom的CPU,主要CPU型號和規格:65nm製程
T5550(1.83 Ghz,L2=2MB,667FSB)、T7100(1.8 Ghz,L2=2MB,800FSB)
T7300(2 Ghz,L2=4MB,800FSB)、T7500(2.2 Ghz,L2=4MB,800FSB)
T7700 (2.4Ghz,L2=4MB,800FSB)、T7800 (2.6Ghz,L2=4MB,800FSB)
X7800 (2.6Ghz,L2=4MB,800FSB)、X7900 (2.8Ghz,L2=4MB,800FSB)
L7500(1.6Ghz,L2=4MB,800FSB)、L7300(1.4Ghz,L2=4MB,800FSB)
U7600(1.2Ghz,L2=2MB,533FSB)、U7700(1.33Ghz,L2=2MB,533FSB)

代號Penryn的CPU,主要CPU型號和規格:45nm製程
T8100 (2.1Ghz,L2=3MB,800FSB)、T8300 (2.4Ghz,L2=3MB,800FSB)
T9300 (2.5Ghz,L2=6MB,800FSB)、T9500 (2.6Ghz,L2=6MB,800FSB)
X9000 (2.8Ghz,L2=6MB,800FSB)
以上是比較正規的型號,其他型號的版本,可能就是所謂的閹割版本
就是原本是800外頻變667外頻,或是L2本來是2M變1,在生產出現瑕疵修正後的產品。
或者是針對量大的合作夥伴特別生產的特規CPU,讓合作夥伴降低成本
這些跟正規CPU還是會有些差別,從Santa Rosa的時代開始
CPU型號就開始多到連我們這些專業的都沒有辦法全都記的住

Socket P時代1066FSB,GM45/PM45晶片組 Montevina架構
這個時代的CPU插槽並沒有改變,使用跟Santa Rosa架構一樣的 Socket P
CPU也是使用Santa Rosa架構後期的45nm製程(Penryn核心),外部時脈拉高到1066FSB
主流效能產品增加了熱功耗和整體功耗都較低的P系列CPU
還有後續會推出維持高效能,和P系列相同TDP=25W但是整體功耗更低的SP系列
超低功耗的產品則分成TDP=17W的SL系列,TDP=10W的SU9000系列,TDP=5W的SU3300
當然主流效能級的T系列和極致版的X系列CPU也都依舊活躍在這個世代
當然最值得一提的是筆電的CPU在這個世代首次進入了4核心的時代
GM45跟PM45晶片組的Montevina架構有部份筆電廠商設計依舊可以使用Santa Rosa
但是那是為了降低成本兼有一點欺矇消費者的做法,不過這樣也沒有甚麼不好
這讓想換CPU的人可以用更低的價格取得機器,更換成自己理想的規格
GM45或是PM45晶片組雖然原本都是支援4核心CPU的
但是會因為筆電主機板的電路規劃分為有支援和沒有支援
因此不是GM45或是PM45晶片就可以使用4核心的CPU,且不是更新BIOS就可解決
另外4核心的CPU熱功耗也較高TDP=45W,也不見得散熱器的熱功耗足夠
如果散熱器不夠力,可能會發過熱的狀況,因此較小台的筆電就算有支援可能也不適更換
建議15吋以上的機種才考慮更換4核心的處理器,且要留意散熱問題
以下我就列出主流型號的規格和說明:

4核心系列:
QX9300 (2.53Ghz,L2=12MB,TDP=45W,1066FSB,4核心)
Q9100 (2.26Ghz,L2=12MB,TDP=45W,1066FSB,4核心)
Q9000 (2Ghz,L2=6MB,TDP=45W,1066FSB,4核心)

雙核心系列
X9100 (3.06Ghz,L2=6MB,TDP=44W,1066FSB,不支援IDA動態超頻技術,無鎖倍頻)
T9900 (3.06Ghz,L2=6MB,TDP=35W,1066FSB,支援IDA動態超頻技術)
T9800 (2.93Ghz,L2=6MB,TDP=35W,1066FSB,支援IDA動態超頻技術)
T9600 (2.80Ghz,L2=6MB,TDP=35W,1066FSB,支援IDA動態超頻技術)
T9550 (2.66Ghz,L2=6MB,TDP=35W,1066FSB,支援IDA動態超頻技術)
T9400 (2.53Ghz,L2=6MB,TDP=35W,1066FSB,支援IDA動態超頻技術)
P9600 (2.66Ghz,L2=6MB,TDP=25W,1066FSB,支援IDA動態超頻技術)
P9500 (2.53Ghz,L2=6MB,TDP=25W,1066FSB,支援IDA動態超頻技術)
P8800 (2.66Ghz,L2=3MB,TDP=25W,1066FSB,支援IDA動態超頻技術)
P8700 (2.53Ghz,L2=3MB,TDP=25W,1066FSB,支援IDA動態超頻技術)
P8600 (2.40Ghz,L2=3MB,TDP=25W,1066FSB,支援IDA動態超頻技術)
P8400 (2.26Ghz,L2=3MB,TDP=25W,1066FSB,支援IDA動態超頻技術)
P7350 (2.00Ghz,L2=3MB,TDP=25W,1066FSB,支援IDA動態超頻技術)
SP9400 (2.4Ghz,L2=6MB,TDP=25W,1066FSB)
SP9300 (2.26Ghz,L2=6MB,TDP=25W,1066FSB)
SL9400 (1.86Ghz,L2=6MB,TDP=17W,1066FSB)
SL9300 (1.6Ghz,L2=6MB,TDP=17W,1066FSB)
SU9400 (1.4Ghz,L2=3MB,TDP=10W,800FSB)
SU9300 (1.2Ghz,L2=3MB,TDP=10W,800FSB)
SU3300 (1.2Ghz,L2=3MB,TDP=5W,800FSB)

2011年1月20日新增一代I架構筆電說明
在來就是2009年11月發表的Calpella筆電也就是i架構了
這個世代的筆電架構最大的改變就是將記憶體控制器放到cpu內
還有雙核心的cpu有整何封裝一個45nm的顯示核心
同時加入了ht技術和Turbo Boost
電源管理能力也是大幅度的提升,標準效能的cpu也能做成長效型的
這個世代的cpu可以分為p系列的低階入門款與i3/i5/i7
其他i7的還有實體4核心的高階cpu,實體4核心的cpu就沒有整合顯示晶片了
p系列是最低階的入門款一樣有顯示核心整合在cpu上面
有分p4x00的cpu和P6X00的CPU
最大的差距是L3的大小
P4X00的CPU L3只有1MB
P6X00的CPU L3有2MB
都沒有支援HT和Turbo Boost
搭配這些CPU的機器價格最便宜當然效能也就沒有特別的優異了
不過是拿來改CPU的好機種

在來就是I3的系列了
目前常看到的有
I3-330M(2.13G)/I3-350M(2.26G)/I3-370M(2.4G)/I3-380M(2.53G)
這個系列的CPU是實體雙核心HT到4個線程L3=3MB
很多筆電的銷售業務都會開工作管理員說這是4核心的電腦
其實是只有2個核心的,I3也沒有導入Turbo Boost
因為導入了HT的技術讓效能的提升挺明顯的
入門款的I3-330M的效能就已經略為領先前代2.4G的P8600了
當然時脈越高效能就會越好

然後就是i5系列了
i5就比較複雜一點了有分i5-4x0系列和i5-5x0系列 L3也都是3MB
先把i5-4x0系列的cpu列出來
i5-430m/i5-450m/i5-460m/i5-480m
這些CPU也都有支援HT技術能看到4個線程
一樣是實體雙核心而已有支援Turbo Boost
可以動態變頻讓CPU沒有使用到多核心的時間增加運作的時脈
I5-4X0的CPU的Turbo Boost幅度不大大約只有2階也就是266MHZ
這個系列的CPU支援VT-x但是沒有支援VT-d
算是價格不高效能不差的好選擇

i5-5x0系列 L3也都是3MB 有HT支援和Turbo Boost
完整支援支援VT-x和VT-d對於VM虛凝化軟體的支援最高
I5-520M/I5-540M/I5-560M/I5-580M
這個系列的CPU算是I5的高階版本CPU
Turbo Boost的幅度比較大可以有4-5階的動態調整幅度
I5-540M的效能就已經超過了前代最高階的T9900的CPU了
算是效能表現相當好的系列
不過價格就比較高一些了對於需要高效能的筆電使用者
是相當好的選擇實際使用上I5-560M的效能比I7-720QM還要好
溫度也比較低算是效能好溫度低價格也沒有I7的那麼高
對於大多數的人來說560/580M是相當好的升級選擇
同時這個系列也加入了AES加密指令集對於需要安全加密的使用環境有很大的幫助
企業經理人和注重資訊安全的筆電使用者是要注意這個項目的

在來就是是高階的i7cpu了
i7的筆電cpu有分實體雙核心和實體4核心的
實體雙核心的只有2個型號那就是i7-620m和7-640m
跟之前的i5和i3還有p系列的最大不同就是L3加大到4MB
另外這2個i7的雙核cpu也有加入AES加密指令集
i7-620m的實測效能跟i5-580m很接近
只有在少數重負載的狀況下有比較好一點的表現
其中比較明顯的差距是k0和c2的製程
升級的選擇建議使用k0的製程會比較好
如果是c2製程的cpu可以說表現跟580m幾乎一樣
當然效能表現最好的雙核心筆電cpu在這個世代就是i7-640m了

之後就是要進入了實體4核心的高階i7 cpu了
首先要說明並不是所有的988腳位的第一代i架構的筆電都能使用實體4核心的cpu
必須要電路有支援到45w或以上的供電設計加上足夠的散熱能力
才能夠讓你的筆電可以正常且穩定的使用實體4核心的i7 cpu
這個系列的cpu共有6個型號
i7-720QM 1.6G TB2.8G L3=6MB TDP=45W
i7-740QM 1.73G TB2.93G L3=6MB TDP=45W
i7-820QM 1.73G TB3.06G L3=6MB TDP=45W
i7-840QM 1.86G TB3.2G L3=6MB TDP=45W
i7-920XM 2.0G TB3.2G L3=8MB TDP=55W
i7-940XM 2.13G TB3.33G L3=8MB TDP=55W
這個系列的CPU是屬於比較成熟的45NM製程的產品
實體4核心的CPU就沒有把顯示核心整合到CPU的封裝上面了
跟之前的雙核心CPU比較大的差距就是記憶體控制器是比較高階的
可以支援到DDR3-1333其他的雙核心CPU都只能支援到DDR3-1066
另外實體雙核心的CPU只能支援2隻DDR3的RAM
實體4核心的可以支援3或4隻DDR3的RAM
因為是使用較早期的45NM製程所以發熱量比較大一點
通常使用的溫度會比較高包括待機的溫度
對於高負載有有支援多核心運算的工作市這個系列CPU的強項


2009年1月1日增加筆電散熱貼片說明,更換cpu時請留意
筆電的CPU和散熱貼器中間的接合物通常是石墨散熱貼片而非是一般桌機用的散熱膏
這種石墨散熱貼片是一次型的產品,拆裝散熱器時都應該要換新,舊的最好清掉
筆電的CPU石墨散熱貼片(顏色會比其他非cpu用的深),其他晶片組用的是有彈性的矽導熱貼片
cpu用的石墨散熱貼片導熱系數較好,但是缺點是會硬化,且是一次性的產品,拆卸過就應該換掉
用途跟桌機的是一樣的就是幫助密合增加導熱速度,完全硬化之後會降低導熱能力
桌機用的通常都是泥狀的為主,除了塗料控制較容易外也較不容易硬化
筆電並不是不能使用桌機用的散熱膏,事實上效果還會更好
問題是出在生產線,筆電的cpu散熱模組安裝還是人工為主
加上cpu是裸晶設計,使用桌機的散熱膏不但品管困難,還有容易損壞cpu的風險
石墨散熱貼片可以緩衝散熱器鎖螺絲時的邊角壓力,工人可能單顆螺絲旋緊過度就會有裂晶的風險
因此筆電才會都使用石墨散熱貼片而非散熱膏,但是我們自己在更換的時候可以特別留意螺絲的旋力
使用桌機的散熱膏取代原本的貼片,在鎖螺絲的時候分段平均旋緊(勿轉太緊)
筆電的螺絲都有彈簧或是彈片加壓,因此不用轉太緊就可以有足夠的密合度
至於非cpu的散熱貼片是有彈性的矽導熱貼片,也是有原因的(不要用桌機散熱膏代替)
因為筆電的散熱器通常固定都是以cpu端為主,晶片組或是其他部份通常沒有螺絲固定
靠的是散熱模組在cpu端螺絲產生的壓合力,且晶片組通常也不需要那麼高的導熱效率
因此用有彈性的矽導熱貼片,這種貼片不但可以達到散熱的目的,還可以底消風扇產生的震動
避免晶片組或其他原件受到傷害或是干擾,對減低噪音也有幫助,另外它也不需要因為拆裝就要更換
以上是筆電cpu更換要特別留意的地方,也是一般人比較不了解的地方


2009年9月24日增加AMD的部份
AMD的部份就從754架構的K8-CPU開始談起
AMD的筆電CPU在這個時期插槽是和桌機的一樣的
都是Socket754,因此當時有相當多的人把效能好、省電、發熱低
的筆電CPU拿去裝桌機就是MODT
這個世代的CPU還是單核心的,也是AMD最輝煌的時代
754架構的筆電CPU一般分為效能型的ML系列和省電的MT系列
另外還有低階市場的Sempron系列,甚至還有推出62w功耗的DTR系列
62W的DTR的CPU在當時是非常受到桌機玩家的喜愛
因為發熱低效能好,但是裝在筆電上面的話最大的問題就是電池使用時間變短不少
ML系列的CPU是這個時期效能級TDP=35W CPU的代表作
ML44為這個時代的王者,運作時脈是2.4GHZ L2=1MB TDP=35W
另外還有ML42(2.4G L2=512K) ,ML40(2.2G L2=1MB),ML37(2G L2=1MB)
ML34(1.8G L2=1MB),ML32(1.8G L2=512K),ML30(1.6G L2=1MB),
ML28(1.6G L2=512K)

MT系列的CPU是這個時代高行動力高效能的代表
MT40是這個時代25W TDP 系列的王者,運作時脈是2.2GHZ L2=1MB TDP=25W
另外還有MT37(2G L2=1MB),MT34(1.8G L2=1MB),MT32(1.8G L2=512K),
MT30(1.6G L2=1MB),MT28(1.6G L2=512K)

以上的CPU是這個時期筆電更換CPU的標的,同時也有導入64位元支援
低階市場的Sempron系列就不特別說明了

Socket S1 638腳位Turion 64 X2 筆電的CPU進入雙核心時代
這個時代的CPU經歷過90NM和65NM這2個世代的製程時期
不過大部份的機器是2個世代的CPU都可以用
但還是有少部份筆電只有支援90NM的CPU,因此購買更換時要留意一下
先說90NM時期的產品
這個時期最頂的是TL64規格是2.2G雙核心L2=512*2 TDP=35W
另外還有TL60(2G L2=512*2),TL56(1.8G L2=512*2),TL52(1.6G L2=512*2),
TL50(1.6G L2=256*2)其中TL52和TL50的TDP=31W
這個時期的TL52也被選為AMD規格工業電腦的主推,供應時間到2012年
也是目前90NM的CPU維一原廠還有供應的CPU
之後進入了65NM的時代不但推升了效能和降低了熱功耗
同時也導入了支援DDR2-800的記憶體管理器,因此成為換U的首選
同時也發表了中階的TK系列雙核心產品
首先介紹最頂級的是TL68規格是2.4G雙核心L2=512*2 TDP=35W
這個時期的CPU因為導入了較新的製程所以有部份型號的CPU有降低TDP
31W 散熱設計功率:
TK-53 1700 MHz(256 KB 二級緩存/每個核心)- ※Athlon 64 X2 Dual-Core for Notebooks
TK-55 1800 MHz(256 KB 二級緩存/每個核心)- ※Athlon 64 X2 Dual-Core for Notebooks
TL-56 1800 MHz(512 KB 二級緩存/每個核心)
TK-57 1900 MHz(256 KB 二級緩存/每個核心)- ※Athlon 64 X2 Dual-Core for Notebooks
TL-58 1900 MHz(512 KB 二級緩存/每個核心)
TL-60 2000 MHz(512 KB 二級緩存/每個核心)
35W 散熱設計功率:
TL-62 2100 MHz(512 KB 二級緩存/每個核心)
TL-64 2200 MHz(512 KB 二級緩存/每個核心)
TL-66 2300 MHz(512 KB 二級緩存/每個核心)
TL-68 2400 MHz(512 KB 二級緩存/每個核心)

Socket S1 638腳位Turion X2 Ultra Puma 平台雖然插槽一樣但是不相容之前
這一部份的規格講真的十分的亂
因此我給維基百科的聯結有興趣的可以看一下
一般來說這一個世代是使用780系列晶片組

http://en.wikipedia.org/wiki/AMD_Turion#Turion_64_X2_Ultra

大約的分別方式為ZM是高階產品RM是中階這2種都支援DDR2-800
另外QL系列為低階雙核只支援DDR2-667
另外就是SL低階入門款單核心Sempron系列

因為更換CPU大多數人是以高階為主因此我在對ZM系列說明一下
ZM-88(2.5GHz/TDP 35W/L2=2MB)這一顆幾乎沒有看到過不知道到底有沒有賣
ZM-87(2.4GHz/TDP 31W/L2=2MB)這一顆是最新的,效能高溫度低
ZM-86(2.4GHz/TDP 35W/L2=2MB)這是目前能見度比較高的一顆
ZM-85(2.3GHz/TDP 31W/L2=2MB)
ZM-84(2.3GHz/TDP 35W/L2=2MB)
ZM-82(2.2GHz/TDP 35W/L2=2MB)
ZM-80(2.1GHz/TDP 32W/L2=2MB)

其中ZM85和ZM87是 HyperTransport (2200 MHz, 4400 MT/s)是最新最快的通道規格

市場上滴 t3200 cpu laptop

能不能換成 p8600 變成 centrino2 牙
端看您所使用的晶片組而決定.

GL-40 不行, GM45 可以.
GL-40 僅適用於 Intel Pentium Dual-Core 處理器.
所有的自信與驕傲,均來自於崇本務實的基礎.
找下全面信息再確定

看了下 pxhome 沒有 盒裝mobile cpu p8600 賣

其他網拍又怕怕

市場上可靠的 盒裝mobile cpu 有賣嗎?
GL-40 是可以支援P8600的,只是有些廠商對BIOS限制
才會出現不能用的狀況,有時候原廠說明是不可靠的
那只是要刻意的做市場分割,其實大部份的台廠都有把支援寫進BIOS
mobile cpu很少會出現盒裝的CPU
比較能看到的產品已經是2個世代之前的Socket M時代的筆電CPU
出現在市面上的也只有T7200、T7400、T7600這3個型號
基本上INTEL那時候推出的筆電盒裝CPU主要是針對日本市場
但之後MODT策略失敗盒裝筆電CPU就沒有在看到了
到現在最新的Montevina架構筆電CPU是有聽說INTEL要推出盒裝CPU
但是還沒有實際的日期,還有會推出的型號也不確定
確定的就是一定會比官價每千顆報價還要貴,到時不知道有幾個人買的下手
另外筆電的CPU盒裝的也是沒有風扇的
跟散裝的差別除了盒子外就只有一本說明書和一張貼紙
要買網拍的CPU最好的方法就是確認賣家的專業度
多聯絡確認,最好能實測安裝,不要貪便宜買ES的CPU
安裝好之後用CPUZ查看,用SP2004跑個15分鐘
網拍多留意,小心點還是有很多好賣家的,且是挖寶的好地方
遇到可能是詐騙的賣家,也請勇於檢舉,正義是要靠大家一起努力的
就是太多買家都息事寧人,才會讓現在的網拍騙人那麼多
不要縱容犯罪就是最好的正義守護
嘉義胖哥 wrote:
GL-40 是可以支援P8600的,只是有些廠商對BIOS限制
才會出現不能用的狀況,有時候原廠說明是不可靠的
那只是要刻意的做市場分割,其實大部份的台廠都有把支援寫進BIOS
mobile cpu很少會出現盒裝的CPU
比較能看到的產品已經是2個世代之前的Socket M時代的筆電CPU
出現在市面上的也只有T7200、T7400、T7600這3個型號
基本上INTEL那時候推出的筆電盒裝CPU主要是針對日本市場
但之後MODT策略失敗盒裝筆電CPU就沒有在看到了
到現在最新的Montevina架構筆電CPU是有聽說INTEL要推出盒裝CPU
但是還沒有實際的日期,還有會推出的型號也不確定
確定的就是一定會比官價每千顆報價還要貴,到時不知道有幾個人買的下手
另外筆電的CPU盒裝的也是沒有風扇的
跟散裝的差別除了盒子外就只有一本說明書和一張貼紙
要買網拍的CPU最好的方法就是確認賣家的專業度
多聯絡確認,最好能實測安裝,不要貪便宜買ES的CPU
安裝好之後用CPUZ查看,用SP2004跑個15分鐘
網拍多留意,小心點還是有很多好賣家的,且是挖寶的好地方
遇到可能是詐騙的賣家,也請勇於檢舉,正義是要靠大家一起努力的
就是太多買家都息事寧人,才會讓現在的網拍騙人那麼多
不要縱容犯罪就是最好的正義守護

背景講解的十分詳盡, 受用很多

不敢買網上拍賣的 mobile cpu 正是擔心 ES的

MODT滴東東也關心過, 從價格來看好像 cpu 都很便宜, 感覺可能是 ES 板,

但也不是十分的確認

盒裝的 mobile cpu 是沒有看到,

只在米國的newegg上有

http://www.newegg.com/Product/ProductList.aspx?Submit=ENE&N=50001157+40000759+1685943078+1686643085&name=1066MHz
還真的有推出了阿,只是其怪這一次亞洲好像還沒有發售
盒裝的筆電CPU買家日本應該是重點市場,居然都還沒有看到
真不知道INTEL在想甚麼,不知道亞洲區何時會有貨,也不知道誰願意賣
那網站的價格算相當的合理,大約只比散裝每千科的報價高一點而已
只是這價格在亞洲就不知道賣不賣的動了,以不知道台灣有沒有代理商願意進
12月28日將有一波筆電CPU價格的調整,不知道會不會跟著調整
另外看到那網站賣的筆電CPU還真多,但是有些真的已經偏離市場價格太多了
T7100居然還是照官價在賣,那一個現在市場價格連7折都不到了吧
AMD的TL52在現貨市場更是幾乎無人聞問了
其實ES的CPU如果肯提供測試期的賣家也是不錯的
可以考慮用在MODT的機器上,小主機板或是迷你主機基本上用ES的就很好用
且不會影響到迷你主機或是小主機板的保固問題
筆電的話就最好不要貪那種小便宜了(其實是讓別人賺的更多)

根本不用擔心看不出工程用的CPU,除非您看不懂英文,
工程版CPU上面,自然會打上"ES"或是"QS",
正式販售版就沒有這樣的東西印在CPU上面.
單純來說,ES可視為Beta版,QS則可算是"搶鮮版",離上市不遠了~~

更換筆電CPU前,千萬先查一下您的機種可支援的CPU以及先更新到最後一版的BIOS,
一般而言,不支援的CPU,廠商通常就不會將CPU code加在小小的BIOS中,
但也有可能會"偷偷往上支援一兩階",就看您的運氣如何了.

另外,FSB也是一個重要的考慮,
如當年的Dothan CPU,FSB有兩個版本,400跟533,
若您的主機版只支援FSB 400,那插上2.13GHz也不過變成1.6GHz了...
切..M01真是臥虎藏龍,上次貼駕照,這次要貼VIP卡了..
嘉義胖哥 wrote:
筆電CPU更換的問題

之所以注意到和感興趣, 是因為現在市場上的 centrino2
的laptop還是不肯降價的樣子

比較一下用市場上滴最價廉的GMA4500MHD laptop
自己更換市場上 available 的1066MHz fsb 滴 mobile cpu
是否有一點價格優勢

正好你的這篇技術背景可參考
Player wrote:
根本不用擔心看不出工程用的CPU,除非您看不懂英文,
工程版CPU上面,自然會打上"ES"或是"QS"

好像有人會把標記幹掉, 這是真正滴打磨的意思不知
Player wrote:
ES可視為Beta版,QS則可算是"搶鮮版"

這個要記牢
Player wrote:
更換筆電CPU前,千萬先查一下您的機種可支援的CPU以及先更新到最後一版的BIOS,
一般而言,不支援的CPU,廠商通常就不會將CPU code加在小小的BIOS中,
但也有可能會"偷偷往上支援一兩階",就看您的運氣如何了.

另外,FSB也是一個重要的考慮

現在扒文就是為了應對經濟危機滴不時之需
的技術考量
say2sky wrote:
比較一下用市場上滴最價廉的GMA4500MHD laptop
自己更換市場上 available 的1066MHz fsb 滴 mobile cpu
是否有一點價格優勢(恕刪)


這個當然有阿且價格差距還不少,尤其是台灣可以輕易的買到低於官價的正式版CPU


say2sky wrote:
好像有人會把標記幹掉, 這是真正滴打磨的意思不知
(恕刪)

你說的REMARK 現在差不多沒有人會那麼做了,因為現在會去換CPU的都會用軟體看了
那樣做跟本騙不到人了,還有可能反而跟本賣不掉

其實CPU code非常的小,在BIOS中跟本不算甚麼
機本上晶片組能用的CPU,廠商幾乎都會把CPU code寫進BIOS
不會只是"偷偷往上支援一兩階",通常是往上/下支援全系列之CPU
除非那一個版本的BIOS推出時,還沒有那個型號CPU的CPU code
或是廠商因為散熱機構或是市場區隔刻意不將支援寫入
但這樣的情況是不多的,且有沒有支援只要要一裝就知道了,跟本不是問題
只要跟買家先講好不能用不買就好了,換CPU跟本沒有甚麼運氣不運氣的問題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