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 8的意義並不只是有觸控,而是它本身相當程度地模糊化了平板與筆電。因此現在許多國內外廠商都在發展分離式平板(例如,ASUS的變形金剛概念),而且搭配不同的CPU (Win RT平板不一樣,它比較接近於無鍵盤的純平板,但也不完全如此)。
這個意義就是兩個字:彈性。使用者不一定要緊守著傳統定義下的筆電不可,而是有行動或娛樂需要的時候當平板,有必要大量輸入的時候,配合鍵盤當筆電(例如,在mobile01打筆仗
)。過去ASUS與Samsung都開發過以第一代Core i為CPU的Windows 7 平板,我自己使用過,的確已經相當程度地可以做到兼具筆電與平板的功能,但仍有缺點。現在Win 8出現了,第三代Core i與新一代Atom也有了,未來還會有AMD的Trinity,再搭配超薄技術增進,就算是以第三代Core i為CPU的Win 8平板,除了效能以外,也能做到重量減輕、續航力增進。
Win 8出來,之後也會有廠商會針對Win 8的特色更新大型商用軟體(例如,Office 2013),當然現在沒有,Win 7或以前開發的軟體就先將就點用。但當初Mac正夯,很多人都在用DOS,而Windows 1.0出來的時候,又有多少Windows應用軟體呢?
至於小型軟體(也就是Apps),Win 8還沒上市,但現在大概也有10萬個左右,當然遠不及iOS與Android系統的,但真的用得到這麼多嗎?
Win 8平板當然不可能一上市就橫掃千軍,但時間拉長一點就很難講。至少微軟能夠開發Win 8,讓消費者多一樣選擇,也是好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