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不知我的方法對不對,純粹討論分享,究竟編修RAW時,中間的
平衡基準點到底在哪裡,實在不知該怎麼抓,還請站上大大幫忙指正。
我不是來"教"別人怎麼使用DPP2,而是分享過程心得之後,
請各位高手幫忙看看該怎麼改進或精進,因為實在是害怕編修照片過程,
完全自high,在自己電腦上自爽,POST上來之後,在別人電腦上卻慘不忍睹!
以下是用print screen一張張抓下來編寫的過程。

↑1.通常我都習慣在350D機身上,設定曝光值(-1 EV),這麼做拍出來的照片,
臉部都會稍微暗一點!但這麼做卻有個好處,﹝可以提高一點點快門速度﹞
若是以+0 EV拍攝,快門速度都會比-1EV慢一些,拍攝好動的小朋友時,
能夠儘量得到快一點點的快門速度,就越能"定住"畫面,當然我知道
提高快門速度,可以由增加ISO及放大光圈來得到,但我的17-85 IS最大
光圈只有F4,而為了達到銳利呈像,此鏡頭必須在F5.6以上。而高ISO部份,
除非是低光源,否則我很少使用。想想反正拍攝RAW,都得經過DPP2轉檔,
因此乾脆直接在機身內部就設定成-1 EV,等進入DPP2時再把它拉回來,
一方面可以提高快門速度,二方面又確保不會在大太陽下過曝。

↑2.當我進入DPP2的第一個動作,就是先把亮度調到﹝+1.00﹞

↑3.接下來調整白平衡。剛開始我都是一個一個試,其實調整白平衡在各種
不同色溫底下,畫面呈現都有各自的味道,有點頭痛不知該怎麼調才是﹝平衡﹞,
後來在某本書上看到一句話:「調整白平衡是為了做出和人眼認知一致的結果」,
因此我都以照片主體的膚色為主,用自訂色溫去調整,不管背景色溫高低,
只要把主體的膚色調整到我眼睛認知的真實膚色即可!(然而這個地方,我自己
眼睛的認知,不等同於別人眼睛的色彩認知,而且同一色溫在不同顯示器裡,
顯示出來的色彩也有點不同)

↑4.風格樣式。350D不像30D或5D有內建picture style
這個功能剛好補350D之不足!在大部份的情況下,我都選擇﹝風景模式﹞,
都能得到非常漂亮鮮艷的色彩﹝看看上一張與這一張的顏色比較﹞。

↑5.將滑鼠移到這個色階分佈圖左邊邊線,遊標變成﹝←→﹞時,按住
滑鼠左鍵,可以拉出一條調整線,越往右拉,畫面對比越高,
通常我都拉到"波峰左側"。我也不知該拉到哪裡才是好,只好隨便拉。

↑6.若是將調整線往左調,則膚色會有點"白霧狀"。

↑7.由於我都常常把調整線拉到波峰左側,雖然增加對比,但暗處卻有些太暗,
因此就從右邊邊緣,再拉出一條線,稍稍往左調來提高一點點亮度。
(您可以比較第5張照片與這張第7張照片的亮度,兩張只有右邊調整線位置不同)

↑8.接下來調整銳利度,我的機身設定+1,但在DPP2裡面,我都將它調到+5,
如此才能在頭髮細節部份,絲絲分明。

↑9.至於中間的色調及飽和度部份,350D的表現已經足夠,我很少去調整,
色調往左調,則膚色越紅。(和底下的調整項目一樣,其實是自己根本不知怎麼調)

↑10.色調往右調,則膚色漸綠。

↑11.飽和度往左調,顏色越淡。

↑12.飽和度往右調,顏色越濃。

↑13.右邊框框處,是我平常大部份照片的調整習慣,全都定位在中間。
然後選擇【轉換並存檔】。

↑14.首先1我都習慣把它存成和RAW同檔名的JPG照片,2品質選擇10,
3輸出解析度並未改變,直接用內定的350 dpi,4尺寸部份也沒調整,
然後按儲存。如此一來1是方便管理圖檔,加上2、3、4是保有最高品質
圖檔,若要洗出照片,直接找這個和RAW同檔名的JPG即可。

↑15.按下儲存之後,進行轉換!ok!大功告成。

↑16.接下來將轉好的檔案,送到nEO IMAGING裡面,
縮圖,加框,再加上水印簽名,就完成了。

↑17.關於-1 EV部份,以這張來說,雖然畫面臉部變暗,但至少可以
在這種黃昏光線不足的情況下,得到快一點點的快門速度把小朋友定住,
再看下一張就可以拉回亮度。

↑18.看!我甚至將亮度拉高到+1.50,小朋友的臉是否又亮起來了?
但相對的,天空中的雲彩細節,卻得相對犧牲掉!想想,不管了,
我是在拍我女兒,不是在拍雲彩,我只想要高一點的快門速度把她
清清楚楚的"定住",背景的細節不關我事!呵呵!
以上只是新手的心得分享,也許有些觀念是錯誤的,我也不知,
純粹分享而已!還望站上大仔幫忙"指正"一下。
接下來﹝假分享心得之名,行貼圖炫耀女兒之實!﹞
歡迎收看【花小妹之永安情人碼頭走跳日記】花哈哈哈哈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