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家 50mm f1.8 來個同場競技吧,很想知道這顆人像鏡的極限在那裡?

小弟目前使用的機絲是 d50 + 50mm f1.8 + sigma 17-70

這些都是屬於所謂c/p值高的鏡頭,我也是新手一個。

我不是什麼專業玩家,平時就是幫同事、家人、親友在出遊或聚會時拍拍照片。

原則上來說,拍出來的照片,他們都很滿意,覺得畫質和效果比一般dc好太多了,又有美美的散景。

因此他們,也很樂意讓我幫他們拍照。

n 50mm f1.8 真的是好鏡一隻,又便宜。

可是,我在網路上看大家分享的人像作品,總覺得我拍出來的照片,「光影」、「質感」、「專業感」遠遠比不上,達不到我的預期。

這是因為我拍的不夠好?還是這顆鏡頭有所極限呢?

如果可以的話,想請大家分享一下,這顆人像鏡的作品,到底可以拍出什麼樣的極限?
到底可以拍出多美的照片?


也讓大家有個比較。

到底是「鏡頭」還是「腦袋」的問題

原則上,希望不要有太多的後製,尤其是太偏離原來「光影」的那一種後製。
數位磨皮還ok啦,因為po上來總是要美美的。

如果有使用「反光版」、「補光燈」、「外閃」這些方式的話,也請說明一下。

原則上,我平時都是一機一鏡在拍人像而已。

晚一點,我再把我的作品放上來,請大家指教。
希望我的請求能夠得到大家得相助,謝謝!
我倒不敢言"競技"兩字,但我也想了解別人在這顆鏡頭上可以發揮什麼樣功力與意境,如果你帶個頭PO圖上來,我也會跟進喔!
Great Power Comes Great Responsibility!
您自己也已經點出來囉:)

Adobe特約講師/Nikon學校講師/潮 攝影FB社團/Nikon2008-2009攝影比賽第三獎
不好意思,說競技實在是有點壓力太大

就當大家來分享一下,這一顆常見的人像鏡,在不同的人手中有什麼不同的效果好了

就讓我來拋磚引玉一下吧!

三張照片分別是在中午、下午及室內拍攝的。
不是什麼「麻豆」,只是同事、朋友的生活照。

前兩天有求我們辦公室的一位女同事充當「麻豆」拍了三、四十張照片
可惜放在辦公室的電腦中,等週一晚上再po上來吧!







Life will never do without Hi-tech
第一張構圖不佳跟景深太淺
其餘兩張都還可以...
試試不同光圈,按照你所要表達的意境增減EV值或微調白平衡
不然就拍Raw檔後製一下,小小的微調會給你不同的感覺
數位時代看到貼圖的很少沒有後製的了,所以要拍出"專業"的感覺,需要"專業"的頭腦

ps:我不是N家的...

20D, 1VHS, 3, 5D, 17-55, 16-35II, 85L, 35L, 小白IS, V125/2.5Macro, 550, 580
heparinase wrote:
第一張構圖不佳跟景深...(恕刪)



呵呵…第一張是我本人,所以是別人拍的…

第二、三張才是我自己拍的…

不過,其實我也常常拍像第一張那樣子的構圖耶?!
這樣子的構圖問題在那裡呢?我有些不明白耶?可是幫忙解說一下嗎?

ps.你po的這一張圖,景深也不深啊?

其實我並不是不想後製,後製也常常可以得到很不錯的效果。
原來在其他地方看到的照片也是有很多的後製嗎?


我真的只是比較想知道這顆鏡頭的極限?!

eltonstar wrote:
heparinase wrote:
第一張構圖不佳跟景深...(恕刪)



呵呵…第一張是我本人,所以是別人拍的…

第二、三張才是我自己拍的…

不過,其實我也常常拍像第一張那樣子的構圖耶?!
這樣子的構圖問題在那裡呢?我有些不明白耶?可是幫忙解說一下嗎?

ps.你po的這一張圖,景深也不深啊?

其實我並不是不想後製,後製也常常可以得到很不錯的效果。
原來在其他地方看到的照片也是有很多的後製嗎?


我真的只是比較想知道這顆鏡頭的極限?!


故事性阿!!!

為什麼說第一張稍弱呢?

因為相較於第2 3張

第二張後面的人好像在跟前面的美女說些什麼(而且很高興?)

第三張的人框的剛好,有預留視線的角落,讓別人覺得他好像報有雄心壯志

我想這就是故事性的差別(其實我覺得第二張光圈可以小一點,別讓後面同是整個糊掉)

第一張框景如果能框到更多東西會更好,不然只有看到大大的頭,又沒有第三張的霸氣...

"我想讓影像如故事般,本身就能敘述故事"-周慶輝

所以我一直覺得照片的故事性會比測光準,拍照技術好,散景漂亮,銳利度高......等還要重要

美圖.....老實說我D槽裡面一堆,尤其是像外拍媽斗這種東西我是覺得滿....沒意義的(別戰我)

別人拍了一張嗎斗很漂亮;我只要有錢,請媽斗到那個場地拍...一樣拍的到美圖(若連工具都一樣)

故事性會帶給人心一種鼓動感....沒發現在行動寫真館裡面有篇用canon S1(還是S2?忘了)

拍人家婚禮?那篇的圖片故事性配上16:9的配置與文字敘述,讓大家好評不斷

器材不是重點,重點是抓到關鍵時刻!

小弟不太會拍照,只是有感而發,希望有得罪還請見諒

就目前來講小弟也還在練習有關故事性的掌控

附上一張同等級的鏡頭:minolta 50mm F1.7NEW +D5D

(對自己這一系列的照片很感冒...要不是因為要交攝影作業,我不會想拍無聊的純上半身照)
http://www.flickr.com/photos/easf
肆捌零歐姆 wrote:
呵呵…第一張是我本人...(恕刪)


說的真好…故事性,這是很好的一個觀點。

其實,我也覺得我幫別人拍的照片「品質」比較好~
反之,我調好設定,請別人幫我拍「我」的,總覺得少了那麼一點東西。可我也說不上來。

一開始拍照,就是「幫別人拍」,所以重點是要拍得美美的、帥帥的。

不過,我也開始厭倦了這樣的照片(一堆半身、特寫、七分身照),很沒有生命力。

下一步要思考的得確是,怎麼拍出動人心的照片…
反正,數位的,又不花成本,多拍就是了!

Life will never do without Hi-tech
轉向影像畫面故事性是種不錯的表現方式
只是,您的需求還不在此

請別急著放棄拍人
多參考一些人像作品
尤素夫.卡什 Yousuf Karsh
http://www.xxcb.com.cn/show.asp?id=788893
理查.阿維東 Richard Avedon
菲利埔.霍斯曼 Philippe Halsman
人像的力量比您想像的要來得強大呢

一直以為"誠意"是把照片拍好的信念
在此.誠意指[熟悉手上的器材][培養對光影的敏感度][深入觀察了解被攝者(物)]
以最多的誠意去把握住被攝者(物)的內在能量,
並透過拍攝者"心、手、眼"合一,去詮釋出被攝者(物)的精神力

日前小弟拍攝一場婚宴
由於新娘來自香港,結婚當天沒有一個親友陪伴
在文化差異與心情緊張的壓力下
導致在迎娶的過程中,新娘總是緊繃著臉
甚至在入房安床之後,泣不成聲
礙於言語差異,平時擅長的冷笑話都派不上用場
實在是很擔心晚上喜宴的畫面會很"寫實":S
馬上心生一計,趁著休息空檔我衝到沖洗店洗出迎娶過程的照片(當然是美美的....)
趕著在喜宴之前送給新娘收藏
果不其然,新娘是笑顏逐開,晚上的拍攝就"皆大歡喜"囉:D


舉這例子,是想說明
攝影,應該不只是買好器材,機會到了按快門這麼輕鬆......
有志於此的朋友
得對自己有更多的要求與努力

老話一句,"在質疑手上的鏡頭或器材之前,先問自己為攝影做了些甚麼"?
參考參考
說到故事性,我剛好有一張50mm 1.8D鏡頭拍出來的,本人技拙,大家加減看一下,


不知道這張的故事連結性如何? 麻煩前輩提供一下看法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