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第一次買數位像機
這幾天想買一台SONY W5
LCD CCD 該如何測試 才好
謝謝
1. 你可以鏡頭蓋裝上 , 然後拍 SUPER FINE (無壓縮模式),
避免一二點的壞點因 JPEG 壓縮高頻而檢查不出.
使用 A Mode 光圈開最大.
避免鏡頭蓋不均勻或有雜質灰塵誤把灰塵當壞點 ,
旋轉鏡頭蓋每 1/4 圈拍一張 共四張
或每 1/2 圈拍一張 共二張.
檢查重點 , 應該全黑的畫面中是否有非黑色的點.
例如:藍點或紅點..etc.
如果有色點的話 , 比較它們在不同鏡頭蓋位置所拍攝圖中的位置,
如果位置不變 , 那是 CCD 壞點 , 馬上要求換一台.
如果位置會隨鏡頭蓋變化 , 那是雜點 , 不是壞點.
2. 把鏡頭蓋拿掉 , 對明亮的天空拍 , 讓天 OVER 到死白 .
使用 M Mode ,
大白天 1/125sec F/2.8~F4 足夠讓天白掉了.
若天不夠亮 , ISO 可用 200 或 400.
可以拿著相機對著天空 轉動相機 多拍幾張 ,
檢查重點 , 應該全白的畫面中 是否有非白色的彩色點 .
如果有色點的話 , 比較它們在不同相片中的位置,
如果位置不變 , 那是 CCD 壞點 , 馬上要求換一台.
二、檢查 LCD 壞點 , 可以用上面拍的測試圖 , 然後把 LCD ZOOM 到最大,
開到 View 模式 , 試著用上下左右鍵移動圖片 ,
直接在 LCD 上面看有沒有不隨圖形移動的像點.
如果有的話 , 那是 LCD 壞點. 看你能不能接受.
能換就換 , 不換也沒關係.
1.檢驗CCD是否正常無壞點..
(1)全黑照片部份
其實可以省略..
因為CCD壞點的話其實並不會有顏色出來..
而且使用光圈先決模式(A/Av Mode)反而有缺點..
相機可能會搭配慢速快門..
這時候全黑照片一定會出現某些有顏色的點..
這不是壞點..而是Hot Pixel..
也就是熱雜訊..位置是固定的..
每一台數位相機一定都會有..
如果很介意熱雜訊位置的話就測吧..
但是消費機其實本來熱雜訊情況就比較嚴重..
(2)全白照片部份
晚上去買相機怎麼辦?
相機沒有全手動模式(M Mode)怎麼辦?
其實只要拿張白紙出來..
把相機的曝光補償加到最高(+EV)..
畫面涵蓋整張白紙拍一張..
有沒有對到焦都沒關係..
拍出來拿到電腦上放100%慢慢檢視..
2.檢驗LCD是否有壞點..
其實嚴格說起來最好拿紅.藍.綠.
將圖片放到全螢幕來檢視..
不過如果沒這麼方便..沒辦法上傳圖片..
只檢驗黑色和白色也可以..
全白相片的拍法如上面所說..
全黑的部分如果是沒有鏡頭蓋的機種..
找塊比較厚的布蓋起來拍也可以..
(有外套吧..拿外套蓋住拍..稍微注意一下不要碰到鏡頭就好..)
如果放全螢幕沒有其他異色點出現..
或是有異色點..可是拖曳相片也會移動的話..
就沒什麼問題..
灰翼 wrote:
補充一下..
1.檢驗CCD是否正常無壞點..
(1)全黑照片部份
其實可以省略..
因為CCD壞點的話其實並不會有顏色出來..
而且使用光圈先決模式(A/Av Mode)反而有缺點..
相機可能會搭配慢速快門..
這時候全黑照片一定會出現某些有顏色的點..
這不是壞點..而是Hot Pixel..
也就是熱雜訊..位置是固定的..
每一台數位相機一定都會有..
如果很介意熱雜訊位置的話就測吧..
但是消費機其實本來熱雜訊情況就比較嚴重..
(2)全白照片部份
晚上去買相機怎麼辦?
相機沒有全手動模式(M Mode)怎麼辦?
其實只要拿張白紙出來..
把相機的曝光補償加到最高(+EV)..
畫面涵蓋整張白紙拍一張..
有沒有對到焦都沒關係..
拍出來拿到電腦上放100%慢慢檢視..
2.檢驗LCD是否有壞點..
其實嚴格說起來最好拿紅.藍.綠.
將圖片放到全螢幕來檢視..
不過如果沒這麼方便..沒辦法上傳圖片..
只檢驗黑色和白色也可以..
全白相片的拍法如上面所說..
全黑的部分如果是沒有鏡頭蓋的機種..
找塊比較厚的布蓋起來拍也可以..
(有外套吧..拿外套蓋住拍..稍微注意一下不要碰到鏡頭就好..)
如果放全螢幕沒有其他異色點出現..
或是有異色點..可是拖曳相片也會移動的話..
就沒什麼問題..
那我有個問題想問一下喔..一個完好的數位相機使用一陣子(約1.2個月後)以後..出現亮點.黑點那會是正常的嗎?
這樣是否意味該液晶螢幕品質不佳?還是每台數位相機使用久了遲早都會面對到壞點問題?
有無方法能讓機子不會產生壞點呢?壞點的產生跟機子的保養不當有關聯嗎?
郭盈村 wrote:
那我有個問題想問一下喔..一個完好的數位相機使用一陣子(約1.2個月後)以後..出現亮點.黑點那會是正常的嗎?
這樣是否意味該液晶螢幕品質不佳?還是每台數位相機使用久了遲早都會面對到壞點問題?
有無方法能讓機子不會產生壞點呢?壞點的產生跟機子的保養不當有關聯嗎?
應該是指LCD吧..
其實這和運氣也有關係..
有的液晶面板買的當下沒問題..
可是一段時間後會出現亮/暗點..
(我現在電腦的液晶螢幕就是這樣..QQ)
正常就算出現大概也只是一兩個..
如果有很多個出現..
可能該面板的製造廠商品質有問題..
其實如果沒很嚴重..
也別太介意啦..
因為相機LCD只是拿來協助構圖..
一兩個壞點是不太會影響使用性的..
灰翼 wrote:
補充一下..
1.檢驗CCD是否正常無壞點..
(1)全黑照片部份
其實可以省略..
因為CCD壞點的話其實並不會有顏色出來..
而且使用光圈先決模式(A/Av Mode)反而有缺點..
相機可能會搭配慢速快門..
這時候全黑照片一定會出現某些有顏色的點..
這不是壞點..而是Hot Pixel..
也就是熱雜訊..位置是固定的..
每一台數位相機一定都會有..
如果很介意熱雜訊位置的話就測吧..
但是消費機其實本來熱雜訊情況就比較嚴重..
(2)全白照片部份
晚上去買相機怎麼辦?
相機沒有全手動模式(M Mode)怎麼辦?
其實只要拿張白紙出來..
把相機的曝光補償加到最高(+EV)..
畫面涵蓋整張白紙拍一張..
有沒有對到焦都沒關係..
拍出來拿到電腦上放100%慢慢檢視..
2.檢驗LCD是否有壞點..
其實嚴格說起來最好拿紅.藍.綠.
將圖片放到全螢幕來檢視..
不過如果沒這麼方便..沒辦法上傳圖片..
只檢驗黑色和白色也可以..
全白相片的拍法如上面所說..
全黑的部分如果是沒有鏡頭蓋的機種..
找塊比較厚的布蓋起來拍也可以..
(有外套吧..拿外套蓋住拍..稍微注意一下不要碰到鏡頭就好..)
如果放全螢幕沒有其他異色點出現..
或是有異色點..可是拖曳相片也會移動的話..
就沒什麼問題..
昨天我照著二樓的方法,測了一下我的S1 IS,
蓋者鏡頭蓋.最大光圈.快門一秒,
拍了幾張,發現全黑的畫面中有一個藍點,位置固定,
這算是熱噪點嗎?
拍全白時就沒看見了,拍其他時也能顯示顏色,
這樣看來應該不算是CCD壞點了吧?
lewis67 wrote:
昨天我照著二樓的方法,測了一下我的S1 IS,
蓋者鏡頭蓋.最大光圈.快門一秒,
拍了幾張,發現全黑的畫面中有一個藍點,位置固定,
這算是熱噪點嗎?
拍全白時就沒看見了,拍其他時也能顯示顏色,
這樣看來應該不算是CCD壞點了吧?
算是啦..
因為S1 IS的CCD比較小..
所以Hot Pixel情況自然也會比較嚴重些..
另外也和運氣有關係啦..
Hot Pixel產生原因是CCD/CMOS上電路通電時間久後會發熱..
熱量通常會集中在某些特定的點上面..
而CCD/CMOS都會因為熱量而影響成像..
所以長時間曝光下就會有一點一點不同顏色色點的情況產生..
而每一塊CCD/CMOS其實容易堆積熱量的地方不太一樣..
所以其實每塊CCD/CMOS的Hot Pixel位置也不同..
也因為如此..以同樣是S1 IS來說..
有些可能1秒就會出現Hot Pixel..有些可能要3.4秒才會出現..
這個就真的是看運氣了..
(買的時候是可以測啦..不過多半差異不會很大..)
另外盡量壓低ISO也可以減少雜訊的嚴重情況..
以一般消費機種來說..
高ISO所造成的雜訊會比長曝造成的雜訊要來的嚴重..
補充一下..
正因為Hot Pixel的特性..
所以有些廠商在相機上加上了Noise Reduction(NR)的功能..
不同廠商可能會有不同的名稱..
可能也會使用不同的方法消除..
不過有一種的運作方法是採取加一倍的曝光時間來達成..
正因為每台相機Hot Pixel位置不同..
所以這個方法是當使用者拍攝一張n秒的照片時..
相機會自動關上快門簾(或是遮光的設計)..
讓CCD/CMOS再次曝n秒..
這時候相機會自動找出第二張中非黑色的點..
然後把第一張相同位置反運算一遍..
就可以消掉Hot Pixel的影響..
這種方法雖然耗電也耗時(要等於拍一張要兩倍曝光時間)..
不過可以在對畫質影響最小的情況下消除Hot Pixel..
灰翼 wrote:lewis67 wrote:
昨天我照著二樓的方法,測了一下我的S1 IS,
蓋者鏡頭蓋.最大光圈.快門一秒,
拍了幾張,發現全黑的畫面中有一個藍點,位置固定,
這算是熱噪點嗎?
拍全白時就沒看見了,拍其他時也能顯示顏色,
這樣看來應該不算是CCD壞點了吧?
算是啦..
因為S1 IS的CCD比較小..
所以Hot Pixel情況自然也會比較嚴重些..
另外也和運氣有關係啦..
Hot Pixel產生原因是CCD/CMOS上電路通電時間久後會發熱..
熱量通常會集中在某些特定的點上面..
而CCD/CMOS都會因為熱量而影響成像..
所以長時間曝光下就會有一點一點不同顏色色點的情況產生..
而每一塊CCD/CMOS其實容易堆積熱量的地方不太一樣..
所以其實每塊CCD/CMOS的Hot Pixel位置也不同..
也因為如此..以同樣是S1 IS來說..
有些可能1秒就會出現Hot Pixel..有些可能要3.4秒才會出現..
這個就真的是看運氣了..
(買的時候是可以測啦..不過多半差異不會很大..)
另外盡量壓低ISO也可以減少雜訊的嚴重情況..
以一般消費機種來說..
高ISO所造成的雜訊會比長曝造成的雜訊要來的嚴重..
補充一下..
正因為Hot Pixel的特性..
所以有些廠商在相機上加上了Noise Reduction(NR)的功能..
不同廠商可能會有不同的名稱..
可能也會使用不同的方法消除..
不過有一種的運作方法是採取加一倍的曝光時間來達成..
正因為每台相機Hot Pixel位置不同..
所以這個方法是當使用者拍攝一張n秒的照片時..
相機會自動關上快門簾(或是遮光的設計)..
讓CCD/CMOS再次曝n秒..
這時候相機會自動找出第二張中非黑色的點..
然後把第一張相同位置反運算一遍..
就可以消掉Hot Pixel的影響..
這種方法雖然耗電也耗時(要等於拍一張要兩倍曝光時間)..
不過可以在對畫質影響最小的情況下消除Hot Pixel..
嗯,增加很多知識,受益良多,感謝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