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個包背了有10來年,他肚子裡的相機也換了好幾台,除了背相機,平常出門還可以背些雜物錢包,也因為他,我對Domke這牌子也有了莫名的感情。從下面這張照片可以看到一些歷史的軌跡,旁邊土黃色的滾邊都已經磨破皮了。

自從外派大陸,攝影器材也慢慢的賣掉,原本有個白金漢的大包,也跟著Pentax 645整套系統一起賣掉,後來也沒有啥較大的系統,也就沒有買比較大的包。因為去年買的Olympus E1,到現在也有三支鏡頭,一個閃光燈,所以需要買個較大的包包。
在選擇較大的包時,其實我已經先入為主的想要買Domke的包,現在主流的包,自然是lowepro,其實他家的包作的真的不錯,功能超強,只是不太喜歡跟人家一樣,所以當時沒有考慮這牌子,白金漢就不用說了,以前有用過,太貴,太華麗,會讓你捨不得用,而且重量不輕,所以便鎖定Domke經典系列的F3X,大小適中,容量OK,所以有一次在香港看到價格不錯的F3X,便迅速下手,但買回來就有點後悔了,直到他變成我的特別式樣版,這部分容後再敘…
我喜歡Domke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用的麻布材質,質感很好。

背太多器材出門是件很痛苦的事,所以雖然想買大一點的包,但也是希望夠用就好的大,如果對F5XB大小有概念,看一下下圖就可以明白,F3X其實體積不大,他跟Lowepro Stealth Reporter 300 AW的體積差不多。

請我同事當個麻豆,能更清楚F3X的大小。

評估包時,能不能裝下裝了手柄的E1是重點,F3X當然沒有問題。

Domke的包就是這樣軟軟的,很輕便,背起來很貼身,看起來有點慵懶的感覺,有人說他是”休閒的紳士”。

F3X設計的相當簡單,除了放相機鏡頭的空間,另外有兩邊的側袋,前後兩個較大較扁的袋子,還有上蓋有個拉鍊的蓋子。

F3X有個超有個性的提把,一開始還不曉得這個帶子是幹啥用的。

Domke的特色”鐵勾子”,但很容易不小心打到相機。

Domke的另一個特色,防滑的背帶。

上蓋還有個拉鍊的袋子,及另一個特色,難得的不是MIC,“Made in USA”。

我對F3X外型很滿意,長的特別,不太像相機袋,低調,麻布的質感都是我喜歡的特色,但是…..買了沒多久,就有點後悔,想把他賣掉,最主要是因為F3X的保護性太差,其實Domke是專門為記者設計的包,一般記者對相機的態度跟我們這種業餘的不太一樣,相機包讓他們能快速取出相機來拍照才是重點,對相機外觀的保護不是重點,Domke就是這種設計理念,從下面的圖,可以看到F3X的內部簡單到不行,除了底部有個泡棉外,其他面都只有麻布,保護性不好不說,摸麻布表面會覺得有點粗,也很擔心很快就會把我的E1磨掉漆了,所以便興起把F3X賣掉換個包的念頭。
話說回我用了十幾年的F5B,他內部就有絨布面的保護墊,不知道Domke標準在哪?

有了換包的念頭,又跑去看了坊間的相機包,真的都沒有特別喜歡的,”喜歡”這個東西是完全主觀的 (我同事就認為我的F3X很醜),唯一稍看中意的是Lowepro Stealth Reporter 300 AW,想了想還是沒買,因為捨不得我的Domke F3X,我同事忽然告訴我,”DIY一下”,對耶,就DIY吧。
DIY的過程自然作了很多種嘗試,就把最終的方案跟大家分享。
材料:
1. 從舊電腦包拆出來泡棉,裁成適當大小的三塊
2. 包鏡頭的絨布,坊間有相當多選擇,絨布面比較細,對機身的磨損較小。
3. 3M的魔鬼粘帶(3M的創意,一面是絨毛,一面是細小的魔鬼粘小勾),可以自行剪裁。

把量好大小的三塊泡棉,用雙面膠稍固定在鏡頭絨布上(非絨布那面)。

用絨布包起泡棉,然後用魔鬼沾帶固定(魔鬼沾可以輕易黏住絨布面),像下面這樣。

完成後就是補強F3X的護墊,然後以下面這樣的凹字型塞入F3X。

將F3X中間的隔版拆掉。

將做好的凹字型護墊往裡塞。

這是塞進去後的樣子,旁邊兩個鏡頭隔袋剛好可以卡住DIY的護墊。

兩邊的鏡頭隔袋剛好有魔鬼粘的毛毛可用魔鬼沾帶固定,讓保護墊更穩定些。

另外我又找了兩片舊相機包的隔板。

剛好可以固定在兩邊的鏡頭隔袋旁 (粘在毛毛上),減少一些鏡頭跟機身的撞擊。

下面就是完成的樣子,就是我的Domke F3X特別式樣版!內部拆洗也很方便!

把目前的E1裝備都塞入F3X,旁邊的袋子可以放閃光燈,閃光燈是可以完全放進去的,故意露出來讓大家看他放的位置。

這樣增加了保護性,仍維持Domke一貫的柔軟好背,現在用我的F3X背相機出門,可以讓我比較放心了,也許這個Domke我也能背個10來年。
Mobile 01上的大大用這包的應該很少吧,如果有,也分享一下你們的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