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踏入DSLR..(約一個禮拜吧...)
常來這邊看文章..看很多人再評論哪一家的相機發色...
什麼白裡透紅啦...偏暖呀..自然之類的....
可是我心中有個疑問...
就是拍出來不就是數位相片...也是要由電腦螢幕...
顯示器等等來看....
光是各廠牌的顯示器的色調就有差了....
當初在買LCD螢幕也是選一個自己比較喜歡的色彩...
這樣子來說...還在比發色有意義嗎??
換個螢幕來看...可能又不同了...
甚至不喜歡不用調整照片..調螢幕顯示也是一樣吧...
不知道是否還有我不知道的地方....所以我才會有這樣的困惑...
sssb wrote:
可是我心中有個疑問...
就是拍出來不就是數位相片...也是要由電腦螢幕...
顯示器等等來看....
光是各廠牌的顯示器的色調就有差了....
當初在買LCD螢幕也是選一個自己比較喜歡的色彩...
這樣子來說...還在比發色有意義嗎??
換個螢幕來看...可能又不同了...
甚至不喜歡不用調整照片..調螢幕顯示也是一樣吧...(恕刪)
小虫覺得討論相機的發色在某一種程度上是有意義的.......
雖然每個人的LCD都不盡相同,但結果論是一樣
這也是在勸敗時推無後製照片運動的主要意義
舉例,有A用D80、B用30D、C用E300,三種不一樣的配組
如果不調整機身本身的設定,單純只用自己主要的LCD觀看(我公司有五台,LCD廠牌都不一樣)
那麼ABC甚至是DEF......,能看到的就是自身的LCD不後製的3家系統的基本發色,至少在更換LCD前都是如果
這樣個人對色彩的認知、LCD色彩的不同以及前二者交叉比對產生的後製結果所產生的變數就能遠遠被拋在後頭
如此一來,也許D用他自個兒的LCD覺得E300適合他,就會買E300
而且,排除單純的價位導向的使用者
大多數人挑選LCD都會選擇自己喜好的顯色方式,個人喜好的變動是可能比較不容易的
這也表示,更換LCD前後,其顯色方式都儘可能的相近......(當然也不完全如此)
不過...這勸敗照片無後製運動對後製性格強烈的人來說不適用(就是連生活照也都很習慣後製調色的人)
只能適用在希望不需要每次都派出RAW來拍攝生活照,然後再回家轉檔的人
以上.........
Mobile01的會員水準真是與日俱下.......
而目前的數位相片又幾乎都是透過螢幕來交流
你的螢幕就算準,別人的也不準
調了半天大家看到的都不一樣....
所以還是老老實實的拍吧
頂多太離譜的調回來一點,微調的部份意義不大
或者是要做特定風格時,後製才顯得有意義
==
不過所謂的發色,不單單是整個顏色都偏固定方向的問題
各家不同原色的各自濃度還原其實不一樣
所以也不可能完全靠調螢幕可以模擬(你要搬儀器出來針對各原色微調就例外)
更何況調螢幕到你喜歡的色調的方式,也未免太不切實際了
哪天你要洗照片怎麼辦?螢幕稍微不準還好,若自己照口味調得誤差不小,那就滿麻煩的了
所以還是又回到相機本身的色調傾向了
簡化舉例來說,A相機傾向藍色濃郁,B相機傾向顏色清淡
相機色調
在未矯正過的 X 螢幕上看,A相機照的天空比B相機的天空藍
在未矯正過的 Y 螢幕上看,A相機照的天空還是會比B相機的天空藍
透過螢幕後製
但如果 透過 X 螢幕 當參考來後製照片到你覺得剛好,在 Y 螢幕上觀看的時候,可能就太過
你調得很爽,別人可能看得很不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