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slide wrote:
噗哈哈

笑話的不是我啊

是拿一張曝光不足的一張照片來說嘴的您啊

原PO的照片問題出在哪裡?

就是曝光不足嗎

沒有充分利用到JPEG 255階來表現細節


果然被我猜中了,專業的大師看來您不知道過低曝光和黑爆的區別喔? 黑爆是black out clip和 過低曝光under exposure是二回事喔。連levels圖也不懂看,攝影的術語你也不懂,現在的大師果然很「大師」。

還有,您不知道職業攝影師都是偏向過低曝光嗎? 就是為了後制。我肯定那張大師的照片裡,所有人白鞋子的鞋面都是慘白一片,完全沒有細節,不過按照powerslide大師的解說,那些都是過曝雜訊??!! 呵呵,對嗎大師??
hfy100 wrote:
果然被我猜中了,專業的大師看來您不知道過低曝光和黑爆的區別喔? 黑爆是black out clip和 過低曝光under exposure是二回事喔。連levels圖也不懂看,攝影的術語你也不懂,現在的大師果然很「大師」。





別耍嘴皮子了

您倒是說說看為什麼亮部沒有碰到底呢?

曝光不足就是曝光不足

14bits Raw又怎麼樣

曝光不正確細節沒有就是沒有

不必在那邊五四三地來說嘴了

好好研究一下曝光技巧吧

結論:機器是看人用的 好照片是用拍的 不是用嘴說的

hfy100 wrote:
還有,您不知道職業攝影師都是偏向過低曝光嗎? 就是為了後制。我肯定那張大師的照片裡,所有人白鞋子的鞋面都是慘白一片,完全沒有細節,不過按照powerslide大師的解說,那些都是過曝雜訊??!! 呵呵,對嗎大師??


哈!!!

原來Jpeg under也是為了後製喔

您再掰吧!!
http://powerslide.artistswanted.org/exposure2011
powerslide wrote:
別耍嘴皮子了您倒是說...(恕刪)


唉丫,你可是大師喔,怎會連原PO這張照為什麼會過低曝光也不知道原因呢?
如果沒猜錯,原PO用的是自動平衡測光,你沒看到現場的場景嗎? 都是高亮度的黃色牆,這種現場,內置的反射式平衡測光一定會過低曝光的。大師你連這個原理也不懂喔??? 您真的是一位「大師」。呵呵

還有,黑爆和過底曝光完全是二回事,大師可以把這個當耍皮子遊戲,我怎覺得你有點無知喔

還有還有,原PO拍的是RAW,不是JPEG,大師您善忘了。
hfy100 wrote:
唉丫,你可是大師喔,怎會連原PO這張照為什麼會過低曝光也不知道原因呢?
如果沒猜錯,原PO用的是自動平衡測光,你沒看到現場的場景嗎? 都是高亮度的黃色牆,這種現場,內置的反射式平衡測光一定會過低曝光的。大師你連這個原理也不懂喔??? 您真的是一位「大師」。呵呵

還有,黑爆和過底曝光完全是二回事,大師可以把這個當耍皮子遊戲,我怎覺得你有點無知喔


哈!!!

照片拍不好,開始怪起機器來了

5DII好可憐,居然被人家這樣嫌

hfy100 wrote:
還有還有,原PO拍的是RAW,不是JPEG,大師您善忘了


哈!!!

可您給我看的是Jpeg

到底是誰善忘啊?

別跟我說您轉檔時忘了調整曲線喔~~
http://powerslide.artistswanted.org/exposure2011
hao0915 wrote:
讓大家久等了,因為理事長最後只挑了兩張,其他的我也沒見到,他只給我最好的這兩張,所以我就將其中一張的正中央裁圖給大家看,兩張效果差不多我隨便選一張,洗出後的大小55cm*35cm,遠看還好,近看很多臉都糊糊的了。...(恕刪)


55cmx35cm 等於 21.6"x13.8"。若沖洗用 280dpi,則需要 6,048x3,864 = 23,369,472 畫數。不知哪一臺 DC 強到可以交差的?

反倒是樓主的 5DII 可以洗出來拼拼看

潛水 ........
潘大師,不知道方不方便用你放在第122樓的model的色階圖來舉個例開釋一下我們讓我們更清楚呢,或是用你自己其他的圖也是可以的,因為樓主的圖繞來繞去就是那樣子,且為了保護照片中的人,臉都被塗黑,我們要討論也看不出什麼細節,不如用你的大作來舉例,意下如何?
timhandsome wrote:
潘大師,不知道方不方便用你放在第122樓的model的色階圖來舉個例開釋一下我們讓我們更清楚呢,或是用你自己其他的圖也是可以的,因為樓主的圖繞來繞去就是那樣子,且為了保護照片中的人,臉都被塗黑,我們要討論也看不出什麼細節,不如用你的大作來舉例,意下如何?


不用那麼麻煩啦

用原po的二張圖就可以說的很清楚了




http://powerslide.artistswanted.org/exposure2011
呵呵
簡單的事情幹麻搞的複雜呢?
姑且不論該"專業老攝影師"到底專不專業
就樓主描述及樓主拍的照片來看
當天是拍了許多不同的團體照
有分動作及小組的
樓主隨拍就拍了6G

如果該""專業老攝影師"再不專業的器材後面有一顆攝影神人的腦袋
他的照片怎麼只會被選2張呢?
將心比心的想
如果你是團體的一員
在攝影師呼來喚去 不停的 "123" "笑一個"
大太陽底下
折騰了一個多小時
最後只看到2張照片
你會開心嗎?

照片美不美 不是看數據的
小弟有這個經驗
24-70拍人像 將對方拍的太銳利 直接被打槍(不是炫燿器材 器材公司的)
連修片的機會都沒有
同事用18-55 KIT 拍到糊掉(沒對到焦)
對方滿意的不得了
因為同事還後製把他修瘦
從那次我就領悟到了
好的照片對於攝影師的標準跟被攝影者是不同的
(好像離題了)
我要說的是依這種商業性質的攝影案來評定專不專業
"被攝影者"滿不滿意才是最大的考量

另外給上面的大大
那張"圖"黑會爆掉 是因為樓主修片塗了一堆"純黑色"
這麼簡單的道理你會疏忽
很難想像
還有 亮部亮 暗部暗 叫高反差 也可以稱為 高對比 不會是高動態
這一點連我這個不會照相的新手都懂
不不不不不~~潘大師快別這麼說,因為照你的標準來說,那些都曝光不正確的圖啊,你只需要放一張可以讓大家心滿意足的照片的色階圖來解說即可,用px3得獎的人像作品也行~
ianwu99999 wrote:
另外給上面的大大
那張"圖"黑會爆掉 是因為樓主修片塗了一堆"純黑色"
這麼簡單的道理你會疏忽
很難想像


所以哩?

您講了半天還是沒告訴我那右邊峰底空了一大堆的空間是幹什麼?

是用來後製的嗎?

別傻了吧

曝光不足就是曝光不足

哪有那麼多理由好掰的啊

ianwu99999 wrote:
還有 亮部亮 暗部暗 叫高反差 也可以稱為 高對比 不會是高動態
這一點連我這個不會照相的新手都懂


哀,又一個觀念不正確的人






gamma值衡量的是系統的反差,同樣以特性曲線為例,gamma值大的話,表示
一點點input(也就是曝光量)的改變,就會造成很大的output(濃度)變化,
也就是高反差的意思. 不過在特性曲線上,以gamma值來衡量反差有其限制,
因為底片特性區線在各點的斜率都不一樣,不論哪一點的斜率都不能代表
整體的反差.

在螢幕調整或掃瞄控制上,gamma一樣是反差的概念,或是input vs output
的斜率. 但一樣的,整個input vs output關系難得會是一條單一斜率的曲
線,一般的gamma值指的是曲線中點的斜率,gamma值越大,反差越高. 最完
整的控制還是要靠對整個曲線的掌握,單靠gamma值的改變有時並不夠.



看見沒,反差是指從Dmin上升到Dmax的速度(斜率)

不是你所謂的亮部/暗部比,那個叫DR

  D = log(Power_max / Power_min)×10;

DR

http://powerslide.artistswanted.org/exposure2011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