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防手振的是 機身還是鏡頭?? 那又是哪一個型號呢?

機身防手振的機制好像都是在感光元件上
似乎是止不了觀景窗的晃動
相較於鏡頭防手振就有即刻感受到的效果
不過缺點就是功能是跟著鏡頭走的
相機不重要, 重要是鏡頭後面的腦袋喔
肯上腳架最防震 呵呵
sengir wrote:
相機不重要, 重...(恕刪)


又是這種眾所皆知的回答了
後面的腦袋 這種白爛回答又出現
版大當然知道上腳架最不會震好嗎
目前最能防震的是olympus e3

篇幅小 能移動的地方就多

夠簡單明瞭吧
極限 ● 品味
狂嘯龍 wrote:
身為還沒開始用底片機的SONY單眼用戶來講,好處是買老鏡幾乎都防手震

不過等我開始用底片機後可能感想就跟樓上的大大一樣也說不定

真不曉得為什麼要一邊用Sony機身而鏡頭卻都在看老鏡
要比老鏡Canon,Nikon,Pentax都比Sony多,都看老鏡的話似乎選別家比較值得

更別提英靈大大自己都講SSS有耐用度的問題,不像Pentax SR與Olympus IS,同樣是機身防手震卻不用擔心這點
sengir wrote:
相機不重要, 重要是鏡頭後面的腦袋喔
肯上腳架最防震 呵呵 ...(恕刪)


我也同意
請別再出現這種沒經過鏡頭後面的腦袋思考的答案!
是看不懂題目是不是?

我看過一些說明!
似乎是鏡頭防手震的效率較高!
""身為Minolta-Sony家我最大的感觸是防手震作在機身 上底片機時 完全無用啊

相對作在鏡頭,上底片依舊可用"""



這個問題不是莫名其妙嘛.....

在底片機的時代 有人在防手震的嘛?

可能還會被笑 臂力太差才拿那種鏡頭

手都不穩 跟人家玩什麼相機?


時代跟科技本來就是一波一波的東西

有一好沒兩好

講這個沒捨麼意義吧?
steadyandgo wrote:
這個問題不是莫名其妙嘛.....

在底片機的時代 有人在防手震的嘛?(恕刪)

此言差矣
Canon的IS鏡頭是1997~2000年這段時間發表
Canon camera history 1997~2000


而Canon第一台DSLR-D30到了2000年九月才發表
難道在1997年到2000年間
Canon的IS鏡頭一隻都沒賣出去?
Canon camera history 2001~2004


不是有意筆戰
但是我想就算是底片玩家,也是很需要防手震鏡頭的
所以其實我覺得
鏡頭防手震,或是機身防手震
都有其好處
就像前面網友提的


數位機身想玩老鏡,機身防手震好用
底片機還是搭配鏡頭防手震,才是絕配
一點點意見
https://www.bagusintl.com/
steadyandgo wrote:
這個問題不是莫名其妙嘛.....

在底片機的時代 有人在防手震的嘛?

可能還會被笑 臂力太差才拿那種鏡頭

手都不穩 跟人家玩什麼相機?


最好是自己把功課做足點再來大聲

沒記錯的話CANON第一支防手振是EF 75-300mm f/4-5.6 IS USM

1995年就推出了,當時獲得很多專業人士好評(1996-97 歐洲攝影大獎之年度鏡頭與最佳鏡頭)

嘴砲也要做功課啦....說的很像老鳥一樣

(對專業人士來說,只要能讓工作更順利

拍攝成功率更高,有多少新技術他們都會買單的...)


===================================

補個連結給你...順便說一下第一個防手振系統是NIKON喔
http://www.digital.idv.tw/DIGITAL/Classroom/MROH-CLASS/oh16/index-oh16.htm

我是Hiroyuki
站在使用者的立場,最好還是能有機身防震。因為就算肯投資防手震的鏡頭,但目前C跟N欠缺IS或VR功能的鏡頭依舊佔大多數。一堆廣角~中望遠的定焦鏡,通通都沒有防手震。一來廠方也不敢大手筆每支都改版成IS或VR,二來開發的腳步也沒這麼快。如果NIKON能夠繼續發揮功能大方送的精神,把機身防震也導入該廠的DSLR,那麼要不了多久,CANON應該也會跟進。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