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以後超大光圈鏡頭會慢慢式微?

我是只會用G7拍照的小生,不會用也不想用DSLR的小生,
您能寫出"感光元件技術及雜訊抑制勢必會越來越進步~
但大光圈的應用絕對不會消失~~"這些內容,
您真的不懂"級數"嗎?

還是您要去買G7或G9來看看.
您調ISO值後,光圈及快門等值應用就可用多些,謝謝




我想您完全誤會我的意思,
"感光元件及雜訊抑制技術勢必越來越進步"這句話指的是機身高iso表現越來越好(當然要伴隨著雜訊抑制技術提升才有意義)~
"大光圈的應用絕對不會消失"指的是大光圈表現出的技巧特色,總是有他值得被需求的地方....
這些內容有哪些不妥之處,還請指點..
願聞其詳~~

至於後面提到的"級數".....................
文章看完吧~~~
開板大所言"新機ISO 大都比舊機ISO可用性提升2~3級",這級數似乎指的不單單只是"感光度"而已,而是"可用感光度"(不然"可用"兩個字根本是贅字)....所以我才問了"iso'可用級數'大一級,是否雜訊抑制大1倍??"(因為我一直以為這"應該"會是一篇相當有深度.內涵的文章~~~)
~~不然光是提高感光度..雜訊抑制卻跟不上...真的算可用嗎? 這又真的比的上大光圈的效果嗎?(還先姑且不論景深喔...).....那這樣高iso又有何意義???(君不見,許多機身做PK時,常常有的高iso被批的體無完膚..)
沒人不知道iso就是感光度..............................
也沒人不知道感光值與快門之間的關係......................................
你指導的..我受教了...

為了能夠"辭盡達意",我陸陸續續又修改補充了一些(pm20:31)

如果真的是這樣,那要趕快去搶幾顆來升值!!
Noctilux 50/F1現在一顆多少錢?
好久沒有人把牛皮吹的這樣清新脫俗了
honwen2157 wrote:
Noctilux 50/F1現在一顆多少錢? ...(恕刪)


前幾個星期到器材行有聽到說有人要花12萬收購, 轉手賣價多少不知. N年前新品一顆7萬.

光看到標題, 就直接冒出一個答案....

超大光圈不會式微, 而且會一直存在下去...

因為從古早到現在, 超大光圈(如F:1.2 甚至 F:1.0)都是以工藝品的姿態存在的
資深好人~
ddt999 wrote:
光看到標題, 就直接...(恕刪)


我也覺的這標題真是..........

因為iso的提高...大光圈鏡頭就會式微
那iso的提高.閃光燈也會式微阿
那iso的提高.慢速快門也會式微阿

這這這...開玩笑的
只能說,會寫這種論點的人,真的是對光圈的作用完全不懂..
曝光量 = function(光圈,快門,ISO)

這公式只是示意罷了!衛道人士請別鞭我!

(學電子的姑且想像是 P = I^2*R 吧!)

所以 ,單以曝光量而言,我猜樓主的意思是

"當高ISO可接受程度大幅提高後,光圈可以相對的縮小,即可達到相同的曝光量"

曝光量(固定) = 光圈(下降)*快門(固定)*ISO(上升)

至於其他光圈牽扯到的複雜作用,則是超出樓主想表達的主題!
男人的浪漫~ RAV4 + IGUANA DISK + 5DII&24-70 F2.8 L

hammer_huang wrote:
至於其他光圈牽扯到的複雜作用,則是超出樓主想表達的主題!


呃...光圈大小的影像差異...對在玩攝影的人應該算是常識吧...這算是複雜作用嗎?...
ddt999 wrote:
超大光圈不會式微, 而且會一直存在下去...

因為從古早到現在, 超大光圈(如F:1.2 甚至 F:1.0)都是以工藝品的姿態存在的
...(恕刪)

工藝品啊......那nikon 50mm f1.2算是...民俗藝術?
古時候大光圈是為了克服底片感光度的限制下的產物(那時候每顆都像工藝品)
一直到現在才比較沒這方面的目的
設計者應該沒有把它當工藝品的意思吧
看到這篇東西很火大耶.
樓主居然把藝術創作手段放到最次要的位置去考慮問題..
F2-F2.8是絕對無法在拍攝人物的全身象時依然擁有夢幻的景深的,而且類似這種特定場景的情形非常之多.
rien a dire~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