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nhoxen wrote:
這燈的強項是出力穩定,看內文似乎是不管出力多少餘電多少都不改回電速度,這比起一般機頂燈好在不用為了回電時間及亮度穩定只敢用1/4~1/2出力甚至更小,只要備夠電池,似乎是可以用足1/1的出力
y73327 wrote:
感謝樓主辛苦測試 , 但難道就只有我一個人認為
1 :高ISO臉上暗部躁點雜色可怕(因為後製拉亮?)畫質鬆散(iso開太高?1DX的高ISO那麼不勘)
2 :膚色暗沈 (特別是臉 , 灰矇矇的 , 感覺肝不好)
3 :色溫不準偏陰綠 (請問是否是後製調色的原因)
用A1拍的照片和篇頭用B2拍的可以看出來畫面質感差別巨大, 特別是iso居然要開到1250 , 因為樓主好像也沒有標明拍攝時的閃燈出力 , 所以想請問是因為A1的出力不夠 , 還是設定問題 .
看了這片測試和我印象中profoto的光質真的差距頗大(個人有使用profoto電筒燈及b1b2經驗),是否是因為價錢高所以期待過高 , 可能當作普通機頂閃來使用比較適合? 這個畫質跟以前用7,8千元的機頂閃離機的感覺差不多 .
1. 現場光僅依賴微弱的窗光,當天早上泰利颱風帶來不小的風雨,所以我的作法是盡可能提高ISO來拍攝,A1的目的是用來補光不是壓光,加上A1並沒有提供OCF那樣的塑光配件,如果只求出力的話,打在MD身上的光會超硬且不討喜。
2. 膚色我沒有做過多的調整,幾乎只有提高亮度
3. 色溫我在拍攝時,相機WB自訂在5000K,偏綠我自己覺得還好,但灰色背景所反射來的光線可能會有影響。
PS.拍情境及首圖時,出力充足加上有Beauty dish補正面光,光這樣差異其實就不小了。
y73327 wrote:
首先感謝樓主回覆,關於色溫偏綠可能是個人拍攝習慣不同(我個人習慣5700k),主要的疑問是色溫忽冷忽熱的情況好像滿明顯的,感覺也不太是因為iso的影響,在iso100下也是有些暖有些冷,也許是現場光源不穩定導致?
1. 花牆那幾張如果讓你覺得偏綠,其實算是正常的,因為MD就貼在花牆上拍攝,閃燈對著MD打就等於對著花牆打,這時花牆大片的綠色襯底自然會影響到膚色不是嗎?
2. 前面也說明過了,A1在棚內如用僅有的塑光配件來拍攝,要作為主光源來壓光,所得到的光質會很硬;如果是用我自己熟悉的B1、B2再加上齊全的塑光配件來拍攝,根本不用擔心這個問題,因為除了出力之外,塑光配件帶來的大面積發光源就完勝了。
3. 當天攝影棚共有三層樓,花牆的光線最暗,再來是粉紅牆與白牆
4. 如果你有看到國外的範例,可以發現他們幾乎都是在光線充足的室外當外拍燈,目的是用來「補光」,我自己也覺得很可惜未能在戶外拍MD,但試用時間有限我也頗無奈,不過如果您有仔細看完文章,應該有發現文末也有豔陽環境下拍的「壓光」照
。
我也不是進來看器材的,模特兒太漂亮啦,不進來看怎么行
另外,器材不是測完就還的嗎,那還有可能加什麼後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