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門級與準專業級有甚麼差別,有很多人會說~快門速度~ISO的抑制雜訊~外殼質感組裝~操作感~重量~價錢......等,但實際拍出的照片有甚麼是准專業以上才拍得出來的,入門級能力不足的地方,話說後面那顆頭比較重要,有甚麼技巧拍的相片也能比美上一級的相機呢?
1. 快門延遲時間。從按下快門到相機拍照的時間差。高階機的延遲較短。
2. 反光鏡運作的全黑時間。反光鏡翻上/拍照/反光鏡回覆的時間。高階機的全黑時間較短。這方便連拍時的操作及讓相機對焦系統有更多時間進行對焦。
3. 觀景窗大小及亮度。高階機會用大點的五夌鏡,及好點的磨砂對焦屏。
4. 連拍速度及張數。高階機會較好。
5. 快門簾的移動速度。這可以從最高閃燈同步時間看出來。高階機為6公尺/秒(EOS 1Ds III)。低階機就只有 3m/s(EOS 1000D)
6. 對焦點的數目及涵蓋範圍。
============== 以上主要會在動態主題的場景下,高階機會有讓拍照的人有較高的成功率。
7. LPF/AAF 的品質。高階機會比較好。這會影響一點點畫質。有些高低階機種用同樣的感光元件跟處理器。拍出來的色澤及銳利度有差就在這裏。
8. 感光元件跟處理器的參數最佳化。高階機的機種廠商會多花點心力在上面調校。所以會有一些差異。
============== 以上就是拍出來的照片色彩細節方面的一些差異。同時代的機種,高階機通常較好。
9. 快門耐用性
10. 防水防塵
11. 機身的人因設計、堅固及耐用性
12. 處理速度、電池使用時間。高階機通常較好。
這樣看看,其實小差異蠻多的,
1,2,3,4,5,6項就是您所提到那些是高階機種較容易拍成功,低階較不容易拍的差異項目。
1,2,3,4,5,11的項目的整體表現就是大家所稱的『手感』吧。
不想唸物理了...
越專業的相機會多了越多專業上的功能.
舉一個例子,
我有用過Nikon的D80 (入門)和D300 (準專業級),
我常拍微距的靜物, 所以對於反光鏡引起的振動非常在意.
D80就是欠缺反光鏡鎖上的功能, 所以只能用它的快門延遲模式, 好像是延遲0.4秒,
所以還是無法完全消除反光鏡引起的振動, 拍出來的照片還是有一點模糊.
換了D300就有反光鏡鎖上的功能, 所以問題就解決了.
越專業的相機, 拍出來的照片在色彩上越漂亮是無庸置疑的.
但要拍得出"好"的照片, 還是取決於操作相機的人,
要拍出好照片, 除了對相機的運作非常了解之外, 還需要有美學的素養,
這樣才能拍出有內涵, 有意境的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