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購買的小DC是當初號稱最強功能最完整操控介面及超高畫素的富士F700
花了我一萬六開開心心的抱回家,每天戶外拍室內閃的在用著。(室內都不大能見人)
雖然照片不怎麼樣,但對於我擁有第一台小DC已經很感動了。
風景拍的不怎麼樣,細節零分,六百萬畫素跟假的一樣(現在覺得~) ISO100

放大來看

下面是得意之作
ISO400 快門約 1/15秒 畫面勉強拍的可以(唯一一次在展場拍照,應該也是最後一次)
但好景不常,工作上常拍東拍西的,沒有保養常常丟在車廂中到處跑,最後出現傳說中的哥吉拉"紫"光。
原本官方放出消息說這台CCD可以修,但序號卻沒在上面
,恒昶完全不理我
最後在Y拍上面給人殺肉了~

度過一震子沒相機的日子,打工稍微賺了一點錢決定就敗下去買高階的DC來玩玩,心裡想應該還不用玩到單眼吧~

在加上每次大型晚會都龜在超後面的,台上是誰都看不出來,又常常手震糊掉,最後選定有420mm光學防守震小鋼炮"騙那所伲客"的FZ30

買了這麼多配備,FZ30、廣角鏡頭、UV、CPL...


雖然發現ISO 400的狀態下比S50 的ISO200的進光量還大
但...雜訊居然比F700還多(S50更勝之~
)
這一台相機幾乎變成的陽光機,好像人生有陽光就是彩色的,沒陽光就是模糊的
。再加上我那敗家的表哥,從馬來西亞當替代役回來,就去高雄水貨商抱了D50+D70的KIT鏡回來,還傻不隆冬的被我抓去買馬魯咪的DHG保護鏡來保護他九千多的D70KIT
在我手上拍了兩張,感覺到機身零件的運作,有種充實感,雖然那時還不知道他的去雜訊能力這麼強
順便附上一張ISO 200的照片,仔細看雜訊已經出來了~(建議用"小畫家"直接檢視每一個畫素這樣最準確)

放大來看,細節雖然不錯,但是雜訊已經開始出來了

唯一的優點是錄影可以變焦和對焦,錄影的缺點就是ISO低到不行拍照雜訊更是嚇死人~
終於在生日前夕忍耐不住,把FZ30等等配備全部出手,認賠殺出(賠了好幾張小朋友喔~
)給站上網友,也仔細跟他說明優缺點(ISO、廣角端不夠廣阿~)再加上一震子的煎熬(被女朋友冷落為什麼要把相機賣掉~
),再加上N家和C家的抉擇,小朋友和吃飯的抉擇...抉擇...,C家350D去除雜訊能力比N家D50強(01、PCVIEW上面的評比),C家IS防守震的鏡頭較多也稍微便宜(應該啦~沒認真比較,因為我要的正好比較便宜),C家350D連拍、測光、重量也佔有一定的優勢,還有350隻豬比50隻豬、70之豬划算啦~

最後決定買C家的350D+17~85mm IS F4~5.6(旅遊鏡)+50mm F1.8(人像鏡)
原本要買直立手把的或把旅遊鏡換成17~40mm L F4,但礙於預算
,所以捨棄掉這些,畢竟才剛踏進來,不小得興趣能支撐我多久。或許會有人想問換了之後有沒有後悔花更多錢?(將近一倍的錢~)
我可以明白表示,這些錢是值得的~!!!畢竟回憶是無價的~!!!
原本女朋友不可置信的,認為這台350D大概跟FZ30半斤八兩頂多可以換鏡頭罷了
慢慢他也發覺這台相機的強處(尤其是他看到最後一張淺景深開心的不得了
)下面幾張拍的不好請見諒(尤其是沒遮光罩沒CPL還跟陽光對幹的...
)ISO 100 17mm F16廣角端(都縮這麼小了當然無暗角囉~
) 細節清清楚楚
ISO 100 47mm F6.3 細節仍然不錯~

放大來看"中正紀念堂"五個大字仍非常清晰可見

ISO 400 極度輕微的雜訊(放大到100%看才有)

ISO 800 50mm F 2.2(有點忘了~)輕微的雜訊沒放大看不大出來,不像FZ30沒放大就覺得看不下去了

ISO 800 50mm F1.8 淺景深完美無缺(不是技術啦~是相機的能力啦
),這都是DC做不到的,順便一題拍照地點,B&Q特力屋晚上九點半,只有旁邊幾盞路燈而已,拍完女朋友也很開心
,雖然旁邊的光影有點失敗
。(拿DC的可以去試試看,有沒有辦法讓快門突破1/60~1/100
)
最後ISO1600為什麼沒照片呢?都知道會有雜訊了,而且COMS會產生高溫(聽說會影響壽命~),最後一堆熱躁點,雖然會比FZ30的ISO 400好一些,但沒事別找自己碴~

下一個目標是廣角鏡、望遠鏡來補足焦段,及上次因預算沒買的直立手把
。對我來說DSLR的優點在於
1.超高ISO超低雜訊,從陽光機升級成全天候機了~
2.超大光圈製造超淺景深(原本要買50mm F1.4 USM)
3.機械相機使用的快感,不再是虛假的快門聲了
4.更大的擴充性,不用在屈就於外接廣角鏡頭(0.8倍)、望遠鏡頭(1.4倍),整顆鏡頭都可以換掉
5.不再是騙錢的EVF了,是真的眼見及所攝了(EVF說真的要全手動對到焦,真神人也~,非跟相機熟到同床睡才有可能,至少我沒辦法)
缺點...
1.錢坑...
2.還是錢坑...
3.無底洞的錢坑...

女朋友在我拍完後很開心的問我"下次要拍畢展的時候可以用這台幫我錄影嗎?"

謝謝大家看完我冗長的心聲,覺得不錯或心有戚戚焉的麻煩加個分吧~



,CANON系統的IS卻足足三倍,所以我才決定用CANON系統,畢竟等NIKON把所有鏡頭都加上VR還要好長的一段時間,焦段上又沒有我需要的廣角到中距的旅遊鏡。也許您現在的投資在未來是正確的選擇,不過我是活在當下



,這個去雜訊的動作通常比機身做的要好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