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就是一直找不到一個滿意的包包
嘗試過側背、後背、雙肩背、單肩背.......終於....
找到一個還蠻滿意的包包
就是下面這款LOWEPRO SLING SHOT 200AW(俗稱彈弓手200型)
他的特色就是單肩斜背,拿相機、換鏡頭很方便不用脫包包

驗明正身LOWEPRO SLING SHOT 200AW

但其實買回來之後,也是稍稍的改變裡面隔間方向
這樣可以增加換鏡頭的速度及方便性。
而且這個包是我用過CP值最高,看起來不大卻能裝很多東西的包包
以我的裝法可以裝到1機4鏡1閃,當然還不包括另外上面三角形的收納空間
真的可以裝很多....很多.....

不過也因為這樣,加上每天背著去上班
經過一年的時間,主要的肩背袋就出現了裂痕
一開始只有一點點想說沒關係繼續撐....

結果撐沒多久,裂痕越來越大
當然不敢再拿裡面的器材開玩笑,只好尋求下一個包包了....

終於他功成身退,即便如此,在我心中還是覺得它是CP值NO.1的相機包
搞不好我還會再去買一個~

這個時候發現自己的"給西"越來越多,已經不能再找小的包包了
而且單肩背久了,肩膀也會不舒服,所以開始尋覓雙肩背的包包
因為使用過彈弓手,當然希望能夠有相同的便利性
其實有將幾款包包下去做比較,例如LOWEPRO SLING SHOT 300AW
但發現包包一旦變大之後,往往就會犧牲掉快速取鏡、取機的功能
不過因為300AW的肩帶比較寬厚,背貼的部分也比較厚
所以實際背過之後覺得300AW的舒適度比3N1-30好一些
接著看著看著就看到KATA 3N1-30的這一款包包
發現它幾乎能滿足我大多數的要求
例如裝的多、快速取機、快速取鏡、雙肩背、可帶腳架等
所以它就出現在我們家中了...

其實這個背包還有個特色,就是它可以由雙肩背換成單肩背,還可以交叉背
不過說真的,我覺得3N1-30已經算大包包了,所以不適合再用單肩背了,
也就是說它的單肩背在這個包包上來講算是個用不到的噱頭
它也有附上兩片瞞實用的腰綁,當載重比較重的時候
可以有效的讓包包服貼於腰上來分攤重量
不用的時候也可以把他塞進背包裡隱藏起來

包包的型號很低調的打在後背上

既然包包都買了,一定要連腳架套一起買了
只是一直有一個疑問,為什麼不是送的呢??

這是腳架套裝上去的樣子

放上腳架的樣子
它的腳架袋還蠻穩的,不會讓人有要掉要掉的感覺~

講了這麼多還沒講到重點,就是這款相機包小改造
改造甚麼呢?
這個相機包原本的設計是以下圖的方式擺放相機及鏡頭
但如果是以這樣的方式擺放,就只有相機可以快取
每當要更換鏡頭的時候就要將包包完全卸下
把整個後面拉開才能做換鏡的動作
而這樣做就完全喪失了迅速便捷的特性了

所以這時就決定加以改造來增加它的效能
跑去XX怪兵器找了2種東西,海綿中空板+魔鬼沾

然後把原本包包裡的"黃色隔間"都拔除,量好內部的尺寸後
將中空板裁切,用魔鬼沾固定
這個動作再做的時候要記的扣掉板材的厚度
依照自己的需求規劃就出現了下面的這個隔間
因為第一次做,所以魔鬼沾黏的有點醜
不過之後都是要放進包包內所以看不到啦~~

隔間的另外一面

然後再把他塞進包包裡

塞完之後試試看所有的拉鍊是否拉的上,該扣的扣環是否扣的好
接下來就可以試著從右邊的開口打開來檢視裡面的樣子

再來就是把原本規劃好的東西放進去
以右邊的隔間來說,可以放的下一機三鏡+一閃+桌上型腳架+雨衣+腳架袋

這是把相機放進去的樣子

接下來看看左邊的隔間
我是將左邊隔成3個橫條狀,可放下3支鏡頭
當然也可以將中間隔板拿掉放進大支望遠鏡頭

放進三支鏡頭的樣子

這樣左右都改造完了
所以之後就不用把整個包包脫下來才能換鏡頭
想換鏡頭只需要脫下其中一邊的肩袋將包包轉至胸前
拉開開口→取出鏡頭→換好→將包包轉回去背上
便利性快要跟之前的200AW一樣了~~
而且這樣改造完之後除了便利性大大家分之外,包包的堅固性也強化了許多!!
比起原本附的隔間來說,整個包包又更扎實些~
既然下面主體改造完當然要連上面也改造一下
上面空間打開來發現還蠻大的
周圍覆了些小袋子可供收納
但我覺得那樣的袋子其實沒甚麼實用性質
再來其實攝影包剩餘的空間常常會用來放濾鏡、碗公、吹球、電池包、記憶卡包等
若以上這些東西都放在這裡....
我想再拿的時候一定會掉東掉西的
更何況有時夜曝是在伸手不見五指的地方
東西亂成一堆要怎麼找啊?

所以繼續用海綿中空板+魔鬼沾
就出現了下面這個隔間

隔間放進去的樣子

再把規劃好的東西放進去
這樣就不用怕東西亂成一堆啦~~
也可以在晚上拍照時,就算看不到也知道拿的是甚麼了

PS:不過這樣裝完之後的重量約莫10KG,每天背著還是會覺得有一點重
還好是雙肩可以平均分擔重量,希望背成習慣後去爬玉山會比較輕鬆~
以上經驗跟大家分享,謝謝。
同時發表於我的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