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 Nikon 對比度比 Canon 高,請問有那些高解像力,低對比的鏡頭?(不限廠牌)"4. 粗線的位置越高,表示該鏡頭的對比越高。5. 細線的位置越高,表示該鏡頭的解像力越高。"http://web.nchu.edu.tw/~jlwu/articles/MTF.htm文章最後說有高解析度,低反差的鏡頭http://www.leicafanclub.org/institute/leicafaq-1.htm
likulaw wrote:有時候亮部太亮,細節不見,或亮部太亮變成不想要的焦點 你的機身設定傾向造成的影響, 遠大於鏡頭數位機要增加動態範圍, 用RAW檔會好很多甚至以包圍曝光來進行後續HDR動作亦可
老萊卡、電影鏡似乎有這種特性好奇 C 家那些管有這種特性?老萊卡http://www.minolta.club.tw/phpBB3/viewtopic.php?f=12&t=2206電影鏡http://5i01.com/topicdetail.php?f=164&t=1296555&p=1
對比, 對岸稱高光控...也就是在高反差的環境下...對亮部作到不死白, 暗部不死黑...目前只有 Schnieder 及 Meyer( 含後來的pentacon[稍差] ) 兩個廠牌系列鏡頭比較著名...實際試過也同意此言不虛 ~~~~
感恩請問是這個麼?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557&t=2010706Schnieder 真水無香?Schnieder 聽說不好駕馭,不知道指什麼?Pentacon 顏色好飽 (個人感覺)
真水不總是無香的,不是每一顆 Schneider 都是低對比,例如 M42 皮環時期或是最後的祿來時期,對比就頗高。Schneider 也不是不好駕馭啦,只是對測光的要求非常高,一般不能傻傻用自動測光,不然那個特有的灰調,會把人搞得很頭大。Meyer 的高光控制,是犧牲了暗部得到的,本身動態範圍並不高,除非是早期 Carl Meyer 年代的那些怪物電影鏡頭。Pentacon 就更別說了,沒比同年代的日鏡好到哪去。至於現代數位特化鏡,就別去想什麼低對比了,那是跟現代數位光學發展背道而馳的東西。
感謝喔"Schneider 也不是不好駕馭啦,只是對測光的要求非常高,一般不能傻傻用自動測光,不然那個特有的灰調,會把人搞得很頭大。"請問是指測光沒測好,亮部不是太白就是太灰暗?"至於現代數位特化鏡,就別去想什麼低對比了,那是跟現代數位光學發展背道而馳的東西。"數位動態範圍小,為什麼發展高對比鏡頭呢?因為低通濾鏡、大家用JPEG及縮圖會變糊,所以鏡頭對比高讓相片看起來利一點?但對比太高看起來不舒服,後製又很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