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所有的朋友,如果不知道您的器材移焦後要送到哪修?
那建議您就不要測了,萬一真要移了只是庸人自擾。
比方像大光圈手機、一般DC、非2.8恒定以上之APS或FF鏡頭,建議不需檢測。
原則上它要是有移焦,大多也都在焦內。不需太擔心。
我做測焦模比較適合給標準焦段的大光圈鏡使用的
像百微(90/2.8 MACRO或100/2.8 MACRO或105/2.8 MACRO)之類的
測焦模的大小就已經有點不合使用了,70-200/2.8的就更少人拿來試
比較主要還是給
18-50/2.8 24-70/2.8
24/2 35/1.4至2 50/1.2至1.8 85/1.2至1.8等鏡頭使用
不是我有鏡頭歧視
焦段小於24不用測,感覺不出來的,景深超大,而且DSLR的相素還不足以解析出那一點點的差別,更不用說目前沒有超大光圈的超廣角鏡
焦段大於100的,這個模型可能太小了,也許你可以考慮放大成A3
除了上述的鏡頭,我這個模型也幫不了你什麼忙
光圈小於2.8的,我想,除了24-105/4之的105/4端之外,也沒有什麼好測的
怎麼拍你放心,幾乎都會在焦準之內,像18-55KIT之類也不用測,都會是在焦準內的........
以上,如果有雷同的問題,小弟就不再回答了~~
新年到啦新氣象,閒來無事做了一個惡魔牛的版本,只提供A4版的PDF格式下載,有需要的請自行享用
附加壓縮檔: 200902/mobile01-13a1278ae335d4ebe43e82ff0adb4009.zip
【星版】A4 自立式30° 測焦器![]() |
【01版】A4 自立式30° 測焦器![]() |
【01版】A5 自立式30° 測焦器![]() |
|
ISO版 | JPG/PDF |
JPG/PDF |
JPG/PDF |
LETTER版 | JPG/PDF | JPG/PDF | JPG/PDF |
相信大家都有用過先前好心網友所發佈面紙盒測焦圖,也有前輩改良為可站立的面紙盒二代
但每每想到要測試時,總是找不到空的面紙盒(咱家都用袋裝五月花)
於是乎有了這個東西的產生
![[牛年更新]A4格式自立式30° 移焦測試紙模型-->新增惡魔牛版面](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701/mobile01-21a867dc8263597b8504e532f53c009e.jpg)
這個東西我取名為「自立式30°測焦器」,為何特命名為30°在下列會再說明
只要一把小刀或剪刀就能完成一個可立式、能站的簡易測焦器具
![[牛年更新]A4格式自立式30° 移焦測試紙模型-->新增惡魔牛版面](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701/mobile01-735d58e89cbc5c03ee82f61403311f66.jpg)
![[牛年更新]A4格式自立式30° 移焦測試紙模型-->新增惡魔牛版面](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701/mobile01-188274c7454dd78cb16800c001230a05.jpg)
![[牛年更新]A4格式自立式30° 移焦測試紙模型-->新增惡魔牛版面](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701/mobile01-76ccf426c54ef6284bde805c00ed4a54.jpg)
![[牛年更新]A4格式自立式30° 移焦測試紙模型-->新增惡魔牛版面](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701/mobile01-53ef7875a8510c43c2d34289d3656607.jpg)
![[牛年更新]A4格式自立式30° 移焦測試紙模型-->新增惡魔牛版面](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701/mobile01-0ab30520ff4c31f1b679339ff61c3c96.jpg)
以上就是製作方法
那麼為何要叫30°測焦器呢?
眼尖的朋友都看得到組合成品像極了立體化的30-60° 三角板
再加上本人的龜毛個性
將原本測焦圖用的1:1測量單位改成了30° 的投影單位
也就是在斜面上的刻度等於水平向的深度尺寸
只要您在測量時,相機與對焦垂板夠垂直
所測得的精度會比較高一點,如下圖所示
![[牛年更新]A4格式自立式30° 移焦測試紙模型-->新增惡魔牛版面](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701/mobile01-d00596653695d1e9f382ffdc9566c614.jpg)
不過精度高只是為了爽,移焦了還是得送調焦,不會因為測到的移焦數字比較準而不用送調

如果有需要就請大家下載唷
大概是手癢....又搞了一個增加爽度的改版,把小星星全面換成


也把原本的錯字「延線」改為正確的「沿線」
原本的正常版還是會保留著....看你們愛用哪個就下載哪個囉

![[牛年更新]A4格式自立式30° 移焦測試紙模型-->新增惡魔牛版面](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701/mobile01-407109045d39e51de28963d6c06b3820.jpg)
【問題一】 用雷射印還是用噴墨印? |
可以用雷射,也可以用噴墨的印出,雷射對厚及太過亮面的紙張比較有上不了色的問題,噴墨較不會。西卡紙有兩種,買非亮面的即可,如不小心買到亮面的,而用雷射的印出,可以使用吹風機將碳粉定色 |
【問題二】 紙的厚度和印表機的關係? |
至於紙的厚度和印表機吃紙的厚度有直接的關係,大多數噴墨印表機能吃紙都滿厚的 |
【問題三】 進紙向和出紙向 |
厚紙擁有不易撓曲的特性,但也因不易撓曲,所以不適用在進紙後會在機內繞轉180再出紙的機型,一般上進紙,前出紙的機型都非常適用 |
【問題四】 萬一不能用厚紙印怎麼辦? |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買模造紙,雖然沒有西卡紙來得厚,但撓曲率也很低,也適用在進出紙180度的機型中 |
【問題五】 誰需要測焦器? |
除了常聽到的CANON系列之外,像 NIKON + TAMRON 17-50/2.8M或SIGMA 18-50/2.8M也都有零星災情傳出,基本上,只要想用就用,移焦在哪一家都會發生,只是「發生率」不一樣而已 |
【問題六】 如何測焦? |
先準備腳架,並將高度定在和測焦器對焦垂板等高,鏡軸儘可能與對焦垂板垂直(這最重要),簡單測法就是在儘可能最近距使用最大光圈測,以50/1.4為例就是用1.4光圈,原則上應該±0會是清晰的,若以17-40L就分別在17端和40端都用4來測,若清晰處往前移就是前移焦,後移則反之 |
【問題六】 什麼人不需要測焦? |
不管大人小孩男生女生阿公阿嬤弟弟妹妹,只要你想測當然都能測。但是使用小DC的人可以不需要測是否移焦,因為小DC因製作技術關係,CCD小,造成的景深都較深,就算真的移焦也很難移出景深之外,所以完完全全可以不用擔心。另外,我也不知道DC這東西移焦後要送到哪去??所以不知要送去哪修的人,建議您也不要測,徒增困擾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