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台灣總代理的公司貨會將所附的充電座從原來充電座跟插頭合一可以直接使用的設計改為充電座跟插頭分離,需要額外接一條線(小的手中的GRD就是一例,胖胖大分享的Canon IXUS 960IS中第二張圖所顯示的也與日本官網)有差異
這樣的改變到底有啥好處咧?
對廠商而言:充電座外殼的模跟內部線路都要修改,而且額外多出了線材的成本
對消費者而言:外出都要多帶一捆線,徒增空間與重量
這不是雙輸的改變嗎?
這個問題小弟最近公司產品,剛好接手這一項相關的工作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充電座出廠設計,只要內部有安裝PFC,就可以支援110~240V全球電壓,
而線材,關係到的不是孔座的問題﹝一般孔座,都會副轉接頭﹞
如果針對不同孔座,打線材成本較高
會採用線材分離的方式,主要因為【安規認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因為以台灣BSMI、美國UL、大陸CCC,等等不同安規
很少廠商線材會同一條線,在三地做認證
所以採用線材分離,可以方便行銷到不同地方時,使用同一個充電器,搭配不同安規認證線材。
--------------------------------------
用影像寫日記,沒有最美,只有最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