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找機頂柔光罩,有人用過KBX和空明泉FR001嗎?

想找好用的柔光罩或機頂反光板

機身是D600,閃燈是YN568EX

看來看去看來看去。體積較小的肥皂盒或柔光罩實用效果幾乎都是悲劇


最後找到二款評價似乎不錯的,

分別是KBX
http://www.kbx.com.tw/main/kbx-product-1.htm

和空明泉FR001
https://kululu99.tw.taobao.com/shop/view_shop.htm?user_number_id=38887001


但網路上的心得文和實拍照有點少,
不知道有沒有用過這二樣產品的人可以談談它們的實用度和優缺點?

或者是有其他更好的推薦?
akito.h wrote:
想找好用的柔光罩或...(恕刪)


我覺得要先搞清楚KBX的特色

他是主打好收納 快速更換色溫濾片

純粹比柔光的效果 他也沒有比其他柔光罩有到差異很大

但他用起來就是爽阿
正好昨天DIY了一個土炮,成本35元
大家看一看笑笑就好。
不過也得到一個心得,KBX的套筒透光率比較好,所以在小型室內打跳燈,不會有太多從側面跑出來的直射光。而我的罩子不管往哪個方向偏轉,還是會有許多直射光,雖然經過柔化,但還是太強。所以之前某網友用ikea透明桌墊做的土炮,效果應該會好一點。
歪樓了,再歪回來,所以還是買人家實驗過後所採取的最佳方案為宜。雖然貴了點,但人家開模要花不少錢,而且重點是器材那麼多錢都在花了,這個東西投資報酬率還是很高的。



蓮花罩開口,邊剪邊試,然後用打火機烘烤到剛好可以套上去。



今天還沒機會拿到戶外測試,隨便貼幾張剛完成時的室內照,光質還是偏硬,且無法克服雙色溫(橙色濾光片一時找不到)。




剛剛看了一下空明泉的介紹,加上自己土炮實驗的心得,室內用應該是KM001比FR001適合,因為它有縷空設計,大部分光線可以以跳燈角度出去,少部分直射,達成比較好的光比。
若擔心實際效果,也可以自己簡單DIY一下,若效果良好,再購入市售版本。


後補:剛剛立刻拿不用的柔光罩改以45度角測試,因中央部分為半透明,所以未刻意裁剪透空區域。實驗的結果暫時保留。但有一個心得是,若要有最佳的效果,應該要可以根據場景調整直接光跟反射光佔的比重。KBX因為是蛇腹設計可拉長或縮短,因此有調整空間。而空明泉就不能調整了,但輕便是它的優點。
若不是打跳燈,應該這兩款也發揮不了多少柔光的效果。

這個"空明泉",活脫就是美國的Lumiquest,完全相同的idea但價差頗大,不知究竟有無正式授權關係,還是"說幹就幹"的結果(另一有名腳架Really Right Stuff也是美國、大陸均有此牌但設計不同--大陸是用"公版",並且說與美國沒有關係

多年前我買過Lumiquest,空網格和套一層柔光罩的基本款,當時的柔光罩還是用一層薄的軟塑膠布(類似氣球那種邊緣用燙壓接合的,用久會裂,也會變黃)

我覺得問題就像鐵匠大說的:正面補光比例不能調整,只有在天花板高度適合、跳燈部分光線夠強時效果較佳,大部是正面補光太強(人臉依舊泛油光),套上柔光後又太弱,必須把網洞也塞起來才較有效果--但塞起來又很像套肥套盒直打

還有這東西摺起來也不小,得佔一個至少B5文件空間,一般小邊袋恐怕放不下.

網頁的作品示範大都屬有梳化的設計人像,和一般記錄拍攝是不同的.

akito.h wrote:
想找好用的柔光罩或...(恕刪)



若是機頂直打,就不用買了

多花錢的,機頂用肥皂盒湊合用就好



另一種條件才會需要機頂這種道具,就是 室內跳燈、活動攝影、婚禮記錄攝影才會用到


離機閃才需要買柔光具




jenhoxen wrote:
空明泉...只有在天花板高度適合、跳燈部分光線夠強時效果較佳


umax wrote:
若是機頂直打,就不用買了
多花錢的,機頂用肥皂盒湊合用就好
另一種條件才會需要機頂這種道具,就是 室內跳燈、活動攝影、婚禮記錄攝影才會用到
離機閃才需要買柔光具

J大、U大總結得好,一針見血,作筆記!

感謝各位先進的熱心回覆

其實我主要的需求是希望可以在室外對人臉做補光

因為離閃的機絲和腳架等攜帶不是那麼方便,也沒有人可以幫我拿反光板....

所以才想找堪用的機身上的光罩或反光板


這樣看來在沒牆壁沒天花板的地方,又沒有離閃的話,

逆光拍攝只能讓背景爆掉或油光臉二選一了嗎?
版大 我坦白說 我推薦KBX(先說好 KBX是我前輩用的)

有時候室內天花板顏色 角度也沒有讓你那麼好跳 受到場地限制

我去旅行幫家人拍照 都是直打 (戶外哪來給你跳呀)

夜晚 或是室內白平衡不准時候 更換色片 超級方便

不然你要把柔光罩拆下來再裝色片 不停這樣反覆 你會煩死!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