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年曾經因為特價曾經購入 Think Tank 的四輪登機箱,但是最後還是捨棄割愛,因為箱子的長度無法讓手上的器材直接放入。爾後又因應航空公司的規定購入了另外一個符合規格的登機相機箱,但卻仍然無法達成所希望的直接機身帶鏡頭直接放入。
講到這裡,各位一定納悶是什麼器材怎麼找麻煩?主要是因為這幾年往航展跑得更勤快後,陸續購入幾隻比較適合的鏡頭,像是已經用了快五年的 Nikon 200-400/4 ,還有近期購入的 Tamron 150-600 。而最終的解決方案就是這款 Think Tank Airport Accelerator ,可以讓兩台接上大砲的機身直接放入背包內而不用拆卸。




依照 Think Tank 公司的說法,這個背包是登機尺寸容許值下所能製作的最大的限度,入手後拿皮尺實測後,也的確是只比大多數航空公司的登機箱尺寸要略小一點點,所以配合著這個包的大小,也就只能再帶一個 Personal Item 了,但至少在攝影器材方面是可以整合成一個完整的背包。
這個背包的腰帶區域,依照公司的說法是可以換上他們的萬用腰帶,可以讓腰帶有更多的使用變化,比如說配掛上他們鏡頭包或著是其他小物整理包等等。其實有點可惜的是,沒有在附屬腰帶的緩衝墊上加掛一個小口袋,可以放鏡頭蓋或著是記憶卡這類小東西說。印象中其他公司都有做到這點,著實可惜。
隨著筆電效能與其輕薄的進步,很多攝影師也都隨身攜帶筆電,或著是除了筆電外還會攜帶平板電腦,這個都能裝上如此繁多器材的背包,自然在這方面也不遜色。在外層的裡面有設計好給 17" 大小的筆電與另外的夾層供平板電腦置放,還有在外層上面有設計給放零散物品的空間,比如像是記憶卡,電池,紀事小本或著是筆,鑰匙等東西的地方。至於在背包的頂層手把下也有著 Think Tank 一貫的另外設置了一個放名片的區域。還有放護照或是登機証的小夾層。




這個背包在放入目前航展慣用器材後,大約落在 12~15 公斤左右。一般行走時並無不舒服的感覺,減壓背帶也有適時的給予壓力減緩的功能。長距離行走時,建議至少把肩背帶的中扣扣上,且可以依照體型調整高度。如果需要更長距離或著速度較快的移動時,建議是把腰帶也拉出來,讓背包的晃動降到最低的程度。在購入前瀏覽了數個討論區,大多數已購買者都特別強調,背這包趕飛機可是很辛苦的。


背包的兩側還有防竊的鋼纜索扣,可以跟固定的東西綁起,讓順手牽羊的機率降低。但畢竟是一般鋼線,還是不要太掉以輕心,包包盡可能的不要遠離自己。鋼纜索扣這側還有一個把手,但是拎起時會聽到包包內隔層的魔鬼沾扯離的聲音,畢竟不是主要手把,如果非特別需要時,還是盡量用包頂的手把。背包另外一側是放腳架用的,可以放置一般的旅行腳架,或著是較短的五節單腳架,小弟趁這次買包的同時,又另外入手一隻 卡蹦 的五節單腳,也算是一次小升級吧?腳架包這側,上面還有綁腳架的索帶,讓腳架可以固定在背包旁。而下雨時所需要的防雨套,是另外用小包與包體分離的收藏。


整體上來說這個背包算是偏向特殊需求而誕生的產物,但他在各方面的考量上也算是滿週到的,從裡面的雙機身置放配置,到長鏡頭的完整保護,以及時下數位暗房的需求,還有使用者在背負如此沉重的裝備時背包在肩膀壓力的分散上,以及在旅行時,許多繁瑣的零散東西置放,在在的都可以展現該公司對於專業攝影師的需求與實用性。該背包的價格不低,目前市售價格在 $300 美金上下,小弟在 eBay 上觀望許久,最後以將近一半的價格購得,算是非常划算。畢竟這個包所要承載的也不是一般的中小型鏡頭呢。
好久沒寫開箱文了,但這樣的一個包,真的很值推薦,感謝閱讀。

照片中,特別情商內子出借漂亮的 Macbook Air , iPad Mini , iPhone 6S Plus ,讓黑色的包包亮眼一點。
Think Tank Airport Accelerator
R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