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nk Tank Airport Accelerator - 超大容量,雙機雙砲的移動載具

這幾年隨著器材的更新與增添後,中大型的相機包已經開始有不勝負荷的狀況,其實一直有陸陸續續的添購不一樣類型的包包,但似乎一直沒有辦法找到一個可以完全收納所有器材的產品。

前年曾經因為特價曾經購入 Think Tank 的四輪登機箱,但是最後還是捨棄割愛,因為箱子的長度無法讓手上的器材直接放入。爾後又因應航空公司的規定購入了另外一個符合規格的登機相機箱,但卻仍然無法達成所希望的直接機身帶鏡頭直接放入。

講到這裡,各位一定納悶是什麼器材怎麼找麻煩?主要是因為這幾年往航展跑得更勤快後,陸續購入幾隻比較適合的鏡頭,像是已經用了快五年的 Nikon 200-400/4 ,還有近期購入的 Tamron 150-600 。而最終的解決方案就是這款 Think Tank Airport Accelerator ,可以讓兩台接上大砲的機身直接放入背包內而不用拆卸。

Think Tank Airport Accelerator - 超大容量,雙機雙砲的移動載具

Think Tank Airport Accelerator - 超大容量,雙機雙砲的移動載具

Think Tank Airport Accelerator - 超大容量,雙機雙砲的移動載具

Think Tank Airport Accelerator - 超大容量,雙機雙砲的移動載具

依照 Think Tank 公司的說法,這個背包是登機尺寸容許值下所能製作的最大的限度,入手後拿皮尺實測後,也的確是只比大多數航空公司的登機箱尺寸要略小一點點,所以配合著這個包的大小,也就只能再帶一個 Personal Item 了,但至少在攝影器材方面是可以整合成一個完整的背包。

這個背包的腰帶區域,依照公司的說法是可以換上他們的萬用腰帶,可以讓腰帶有更多的使用變化,比如說配掛上他們鏡頭包或著是其他小物整理包等等。其實有點可惜的是,沒有在附屬腰帶的緩衝墊上加掛一個小口袋,可以放鏡頭蓋或著是記憶卡這類小東西說。印象中其他公司都有做到這點,著實可惜。

隨著筆電效能與其輕薄的進步,很多攝影師也都隨身攜帶筆電,或著是除了筆電外還會攜帶平板電腦,這個都能裝上如此繁多器材的背包,自然在這方面也不遜色。在外層的裡面有設計好給 17" 大小的筆電與另外的夾層供平板電腦置放,還有在外層上面有設計給放零散物品的空間,比如像是記憶卡,電池,紀事小本或著是筆,鑰匙等東西的地方。至於在背包的頂層手把下也有著 Think Tank 一貫的另外設置了一個放名片的區域。還有放護照或是登機証的小夾層。

Think Tank Airport Accelerator - 超大容量,雙機雙砲的移動載具

Think Tank Airport Accelerator - 超大容量,雙機雙砲的移動載具

Think Tank Airport Accelerator - 超大容量,雙機雙砲的移動載具

Think Tank Airport Accelerator - 超大容量,雙機雙砲的移動載具

這個背包在放入目前航展慣用器材後,大約落在 12~15 公斤左右。一般行走時並無不舒服的感覺,減壓背帶也有適時的給予壓力減緩的功能。長距離行走時,建議至少把肩背帶的中扣扣上,且可以依照體型調整高度。如果需要更長距離或著速度較快的移動時,建議是把腰帶也拉出來,讓背包的晃動降到最低的程度。在購入前瀏覽了數個討論區,大多數已購買者都特別強調,背這包趕飛機可是很辛苦的。

Think Tank Airport Accelerator - 超大容量,雙機雙砲的移動載具

Think Tank Airport Accelerator - 超大容量,雙機雙砲的移動載具

背包的兩側還有防竊的鋼纜索扣,可以跟固定的東西綁起,讓順手牽羊的機率降低。但畢竟是一般鋼線,還是不要太掉以輕心,包包盡可能的不要遠離自己。鋼纜索扣這側還有一個把手,但是拎起時會聽到包包內隔層的魔鬼沾扯離的聲音,畢竟不是主要手把,如果非特別需要時,還是盡量用包頂的手把。背包另外一側是放腳架用的,可以放置一般的旅行腳架,或著是較短的五節單腳架,小弟趁這次買包的同時,又另外入手一隻 卡蹦 的五節單腳,也算是一次小升級吧?腳架包這側,上面還有綁腳架的索帶,讓腳架可以固定在背包旁。而下雨時所需要的防雨套,是另外用小包與包體分離的收藏。

Think Tank Airport Accelerator - 超大容量,雙機雙砲的移動載具

Think Tank Airport Accelerator - 超大容量,雙機雙砲的移動載具

整體上來說這個背包算是偏向特殊需求而誕生的產物,但他在各方面的考量上也算是滿週到的,從裡面的雙機身置放配置,到長鏡頭的完整保護,以及時下數位暗房的需求,還有使用者在背負如此沉重的裝備時背包在肩膀壓力的分散上,以及在旅行時,許多繁瑣的零散東西置放,在在的都可以展現該公司對於專業攝影師的需求與實用性。該背包的價格不低,目前市售價格在 $300 美金上下,小弟在 eBay 上觀望許久,最後以將近一半的價格購得,算是非常划算。畢竟這個包所要承載的也不是一般的中小型鏡頭呢。

好久沒寫開箱文了,但這樣的一個包,真的很值推薦,感謝閱讀。

照片中,特別情商內子出借漂亮的 Macbook Air , iPad Mini , iPhone 6S Plus ,讓黑色的包包亮眼一點。

Think Tank Airport Accelerator

RX
看第一張圖就想說這該不會是鐵鳥迷吧, 看了內文才發現沒猜錯...
請問樓主 po 過鐵鳥文嗎? 或是有 flickr 可以交流?
五分奉上先...
感謝分享,真的是蠻特殊的一個背包!
二年前買過這個背包,尺寸符合一般國際線登機箱規格,但如果是國內線就要注意,通常會超過。還有要注意重量限制,有些航空公司或是機場規定較嚴格,這麼大的背包隨便裝一裝就超重了。

我後來隔二天就把背包退掉,主要是因為同時放進5D3和7D時,其中一台機身會卡得很緊,我怕拿來拿去會傷到接環卡口。寬度如果多個0.5cm就好了。退了之後我去買Gura Gear的32L,沒有上述問題。Gura Gear去年買下Tamrac,新的Tamrac產品線G Elite就是原來Gura Gear的背包。
飛輪豆 wrote:
看第一張圖就想說這...(恕刪)


有啊,不過幾年前清理過一輪,現在上面的照片有點凌亂。

歡迎參觀,指教。 ^^

https://www.flickr.com/photos/rx78

打鐵匠 wrote:
感謝分享,真的是蠻...(恕刪)


這應該是小弟買過最大的背包了,連登山包都還沒用到這麼大的過 ^^

RX
RX78 的廢話連篇 >> https://www.facebook.com/GRX078/

CalvinBird wrote:
二年前買過這個背包...(恕刪)


小弟到是跟您相反,看到 Tamrac 那個包後覺得沒有 Think Tank 的扎實。至於雙機同時放入,個人倒覺得卡的緊一點的好,避免像機在裡面晃來盪去的,反而容易傷到接環。且 Tamrac 的價錢有點高不可攀,最後兩相選擇下,還是挑個比較多人用的。但不得不說 G Elite 的外表比 Think Tank 好看多了。Think Tank 在外觀上一直都沒下什麼功夫,幾乎每個都長的一樣.... 醜 XD

上飛機,我們這裡國內線大概最小的就是 ERJ ,但多數都是 MD88 ,所以還算可以塞的下說。而且有趣的是,每次扛那麼一大包相機,空媽就說,來來來,放到我們衣物間好了 XD

RX
RX78 的廢話連篇 >> https://www.facebook.com/GRX078/
RX78 wrote:
小弟到是跟您相反,...(恕刪)

Tamrac G32在掛Gura Gear品牌時,大概是去肯亞拍野生動物攝影者的首選,主要是因為背包開啟的方式,可以一次只開一邊,減少沙塵進入。我以前裝機身+328,並沒有覺得會晃動,而且因為背包深度夠,許多鏡頭都可以直立放入。後來是因為裝備減少許多,這種左右放置的方式造成背包一邊重一邊輕,所以又脫手換小一點的。

以我的經驗,這二個背包品質都很好。

RX78 wrote:
有啊,不過幾年前清...(恕刪)


謝謝,好精采豐富的作品,已加入追蹤 ^^
飛輪豆 wrote:
謝謝,好精采豐富的作...(恕刪)




感謝。好一陣子沒去動 Flickr 了,這幾天突然多了不少關注 ^^

RX
已經追蹤

今天來幫您宣傳一下

相簿裡面有貓...湯姆貓!!

好羨慕阿!!!!


RX78 wrote:
感謝。好一陣子沒去...(恕刪)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