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錄影帶.


以前流行的錄影帶.有分為大帶VHS.屬於松下系統.
還有小帶BETACAM.屬於SONY系統.[後來敗給VHS].

這二類流行時.我也分別使用過.VHS後來出VHS-C.用來對抗V8喔!
維基資料說明:錄影帶格式戰.指的是在1970年代末期至1980年代發生.
有數種不兼容的錄影機格式的競爭.它被認為是市場銷售競爭的經典案例.

Beta的銷量滑落使得VHS贏得格式戰.後來在商業及行銷歷史上被提及.
在錄影帶格式戰後.VHS支配市場直到DVD的出現.因為主要的電器產業.
皆希望只支持一種標準格式.以存儲預先錄好的畫面.可以方便流通運用.

一支VHS錄影帶的尺寸.差不多約有2本漫畫書的大小規格尺錯的容積.
那麼VHS攝錄影機的體積加重量也很驚人.加上12V大電池.攜帶很吃力.

我曾經背過採用這種大帶子錄影帶.直接放入攝錄影機來錄影的大機器.
出門拍半天下來.體力的消耗很大.常常會弄垮身體.還好後來才改用V8.

以前流行的錄影帶出租店.生意很好.要租A片.還要找老闆另外去暗室拿.
以上有關錄影帶的陳年往事.現在想起來.還覺得十分有趣味性.請參考喔!


[初稿].2020/12/25.

網路資料圖片.參考如下:
以前的錄影帶.


以前的錄影帶.
文章關鍵字
老何boss wrote:
以前的錄影帶. (恕刪)

其實BETA和VHS之外还有一種錄影帶叫磁盤,
帶子很大一捲相當於35mm膠捲片盤一半大再一奌,
可連續錄放5、6个小時,机器很大台操作也很麻煩,
一般都是公司行号備份資料用的,我是在姑丈的外貿公司看到的。
生死只是件閒事
death0101 wrote:
其實BETA和VHS之外还有一種錄影帶叫磁盤,
帶子很大一捲相當於35mm膠捲片盤一半大再一奌

那種稱為磁帶的相關運轉機器很大.裝設在專門的室內.

早期的間諜片會看到這種物件.可以儲存很多影音資料.

以上參考.

網路資料圖片.參考如下:

硬碟技術已經走到極限,磁帶才是未來最可靠的儲存裝置?
36氪36氪 發表於 2018年9月12日 11:00

▲ 1951年電腦第一次用磁帶記錄資料.





老何boss wrote:
那種稱為磁帶的相關運(恕刪)

之前01也有專文介紹新一代的產品.如下:

[【新訊】富士研發出高達580TB容量磁帶].

手邊還有一台配件齊全,全新未使用的 V8 ,不知道還剩多少價值?
nikon_user wrote:
手邊還有一台配件齊全(恕刪)

現在許多消費類電子產品,在科技的創新和技術的更新中,
被無情的淘汱了,我家裡也有一台國際牌DV是捲帶式的,
拍好之後,要觀看的時候就還得用DV播放,
不然就要転档才能觀賞到自己錄製的影片,蠻麻煩的,
DV不耐久放,通常会焼成DVD或VCD可以長久保存。
有了可錄影的数位相機以後,這台DV就一直供在防潮箱等待变古董了...。
生死只是件閒事
nikon_user wrote:
有一台配件齊全,全新未使用的 V8 ,不知道還剩多少價值?

當收藏品.50年之後可能會很值錢囉 !?

V8系列我也曾經玩過3台.後來1200元賣掉2台.[網拍現在也差不多售價]

還有一台留在家裡當作紀念品.V8錄影拍攝帶還有.

以上參考.
death0101 wrote:
我家裡也有一台國際牌DV是捲帶式的,
拍好之後,要觀看的時候就還得用DV播放,
不然就要転档才能觀賞到自己錄製的影片,

之前有看到日本網拍有一組V8攝錄放影機.

還有相關可連接播放的5吋螢幕.這樣就方便觀賞囉 !

網路資料圖片.參考如下:


老何boss wrote:
還有相關可連接播放的5吋螢幕.這樣就方便觀賞囉 !



這螢幕不難,找有VGA輸入的可攜式螢幕,再找AV轉VGA的轉接頭,就可達成。
nikon_user wrote:
這螢幕不難,找有VGA(恕刪)

不錯的資訊分享.

十分感謝喔!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