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講講我想要冷氣功能是怎麼樣?
1.輕易的跑進150瓦以下,不用任何怪招和特技
2.在室外30℃以上,在小坪數能跑出150瓦以下的耗電,而且至少維持10分鐘以上
3.150瓦不夠冷,再設定-1℃,不會一下子衝破300瓦,亂衝高頻
簡單說:在極低頻時,還能控制溫度,還是游刃有餘。
這是相當難的技術,等於在壓縮機已處於臨界點時,還能操控它。
怎麼可能在極低頻還有控制力?
那就表示對壓縮機實際的控制力已經到達100瓦,才能在150瓦輕鬆上下其手。
有沒有這種機器啊?
我以為沒有,有也可能在日本,
就我這幾年玩日本進口機,前年的王者28SYT,不聽話,很難控制;
更之前的王者28ST,勉強可以。
不過咧眼見為憑,有圖有真相。龍啊~~~出來吧。
出現的小技巧就是 把設定溫度「低於室溫1℃」
室溫28℃,就吹27℃;室溫29℃就吹28℃。
我設28℃時,出風口有21℃,擔心冷度不夠嗎?
在小房間裡,這個出風溫度對人直吹,我大約5分鐘就受不了。冷到刺骨,骨頭都痠了。

機器不夠好,吹沒二下就停機了;小房間尤其是一下子壓縮機就跳停。走走停停,出風口的溫度忽冷忽熱,停機的時候出風還會臭。
低1℃怎麼吹?
我想目前市面上的絕大部分機器都撐不住,99%都不行,
技術力夠強,壓縮機轉速夠低,保護機制夠完整才辦得到,
目前應該屈指可數,大中午的,低頻到167瓦啊!嘿嘿~~


要不要什麼特殊條件?免

大中午的時候,一樣可以撐在167瓦喔。這是一個2.5坪的小書房。
到的黃昏就低到15X瓦,夜裡會移到130-140瓦,半夜126-130瓦。
天天都行的,看看昨天中午11:56的表現,昨天書房只有我,沒人進進出出,氣密較佳
150瓦不用,只需146瓦。

這就是傳說中的180度正弦波變頻技術力,冷氣技術力一。新買冷氣請注意此點。
不要再去吵什麼分貝啦、產地啦、各家業代請拿出真正的"牛肉"來比啦。
比額定EER值,不要啦,比低頻的EER值啦!
壓縮機的單一頻率要把EER做高,這個技術已經老舊了,全頻段做高才是高竿。
騙不了人的,沒有導入全新的技術力,實驗室不夠多,研發經費不肯花下去,辦不到的。
看更多的低頻,直接跳第5頁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168&t=2784177&p=5#36589147
***************
技術力 二 大壓縮機等於耐操
日立的衝高頻,千萬不要按,衝得有夠快~~
耗電衝得快,降溫也特快,如果怕熱的人,一回家不要客氣,直接把快速鍵按下去。
日立的遙控器大改款,已經把「快速鍵」設在外層讓消費者馬上可以按下,
以前都是打開外蓋,放在裡面的。
因為我是省電一族,捨不得電力快速消耗掉,除非是客人來訪才按快速鍵。
他們敢這樣設計,不怕人家每天去衝高頻,把壓縮機搞死嗎?
五年保固不怕賠嗎?
據說,日立的壓縮機同噸數的,硬是比別人大一級。
人家用冷媒輸出8CC的,日立用11CC,
這算技術力嗎?
算是誠信吧!很紮實可信賴的廠牌。新買冷氣請注意此點。
說他呆,明明是引擎2.4的,當成2.0的來賣,佛心來的啦!
好處是人家操高頻是4500轉;日立的壓縮機大能力足在3600轉冷媒輸出就足夠了,
會不會比較耐操?一定的。
日立為什麼壽命可以十來年,隱藏的秘密不說出來,大家不知道。
真的是佛心嗎?當然也有私心,我猜他的算盤是這樣打的:
壓縮機是自有工廠製造的,大一點對成本增加不大,但是對機子的品質卻很正面。
它已經做出規模經濟了,市佔率超過40%,多花一點成本,把冷度強又足的口碑做大,
拉開與第二名的差距,穩坐龍頭。
家電產業的口碑不是一蹴可幾,要時間吶,
要打壞商譽一夕之間,東西灌水,5年內都會被人拿出來罵,真的是黑到底。
和泰大金就是灌水有名的;普騰和開立,我也不客氣的點名,我買過受害過,哪怕十年之後,
這些品牌在我心裡一樣很難翻轉印象。
到朋友家看到,就會問這「甘會涼?甘賣吵?」
-------------------------------
技術力 三 速冷等於拎涼卡好
上面說衝高頻有夠快,有實測嗎?還是扯淡的?
來看下文,去年夏天破新記錄的高熱那天有實測,
台北熱到37℃以上的中午,那天剛好有測冷度,45NW才花3分鐘就攻到20℃的出風口溫度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168&t=2269029&p=1&img=0
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
真正厲害的技術力
技術力 四 韌體參數調校
前面的技術力,大家看多了,不希奇了,能不能講一點新鮮的!
小弟胸無點墨,不學無術,我能講出什麼來!
一切都要靠「路透社」告訴我,
以下這個全台灣只有三個人知道,一個我,二個是類似MIB的黑衣人...。
很少人提到"韌體",它卻冷氣機的是青春之泉,生命之源。
一切的變頻機密、運轉參數、冷氣能力的結界和封印,都隱藏在它裡面。
「參數」,看不到,摸不著,無形無體,無臭無味,是商業極機密,
韌體與參數,它像一個潘朵拉寶盒,裡面是什麼?
真真正正的本格「技術力」,一絲一毫騙不了人。
冷氣公司除了少數的高階研發主管之外,沒有人能打開這個寶盒。
三線的公司,恐怕沒有技術人才能碰這個玩意,只能聽命於日本或大陸套裝的東西。
二線的,我想或許還有一點機會,稍微碰一下。
一線的,不只是碰它,摸它,還把它玩在掌心,可以改參數。
韌體改參數舉例
去年偶然我發現了在某些極低頻的情況下,突然按下快速鍵會有「短暫停機送風現象」,
我只嘴巴說一說,日立在實驗室裡重塑我講的情境,
想不到,被他們找到我說的現象,
原來是「變頻的保護機制」在作用,
為了保護壓縮機,先切到送風,然後再進入高頻。
27間實驗室,不是假的,要怎麼做實驗都行。
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
終極技術力
技術力 五 人與品格
一家公司會大紅大紫,人和品格是終極競爭力領先的秘密,
鴻海有郭台銘、台積電有張忠謀、奇異有傑克.威爾許...太多經典人物了。
冷氣界很低調,領導者通常不露面,
今年富士通有一位廣告副總現身,而和泰大金老板親拍廣告已經幾年了,
前年日立的董事長在廣告上寫毛筆和鞠躬。
人與品格不能寫太多,你接觸到的時候,心裡就會有感覺。
人會領導產品,人的格調會領導產品的格調。大家等著看吧!
簡單講,個人看好日立明年會有大表現,
家電的滲透率比較慢,但是會很穩,
日立一直維持下去,三年後新機市佔率會破50%。
我自己的感覺是我家這附近的室外機,日立變多了。
為了有圖有真相,改天拍一張相片,
那面牆本來都是三洋和大同,三洋不見了,今年換機都變成日立。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大家想買什麼都沒關係,不會影響到我,我不是冷氣行,也非冷氣業界人,
我只是提供一點點心得,讓辛苦賺錢的人,你們的錢花在刀口上,花在深耕台灣的產業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