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野狼 wrote:這樣說我不太同意,如果依照法規確實做,無論壓接或是絞接都有一定可靠性,不然法規是規定假的嗎?照說若要完全依法規確實絞接,難度與耗時都比壓接高太多了,師傅總是喜歡絞接,也只是因為工料簡單,老虎鉗與膠布就搞得定,若要壓接還要多帶端子與壓接鉗。臺灣的師傅一但經驗多了、熟了,很多地方就開始自己憑經驗來,不照法規了。這就是臺灣跟日本人工作態度很大的不同之一,也因此在日本很受人尊重的各種專門士,在臺灣的社會地位就不如在日本。舉例來說,許多工令都會載明鎖緊扭力範圍,但是師傅多半憑感覺鎖,會拿扭力扳手來照表施做的師傅有多少比例?
只要對接絞線有確實的話, 除了不好看之外, 沒有甚麼問題 !
鎖端子....接觸性更差 !...(恕刪)
1DX + 35L、85L II、135L、 16-35L II、28-70L、70-200L II
robuni wrote:
這樣說我不太同意,如...(恕刪)
至於2心3心線材的部分
要看建築和機器的設計
早期有些冷氣是變成機殼接地
很多老建築 220V插座拆開一看只有2條火線沒有地線
變成接地要另外用 用在插座不一定有用
早期冷氣機 很多只要是冷氣架有打到牆壁(水泥+鋼筋)
電會由機殼導走
早期台灣法規沒有接地
用中性線當接地的出問題的一大堆
-----------------
每台冷氣都會漏電 所以接地務必要做
今年初有小弟自身遇到的案例
三台日立冷暖鐵皮屋
一台室外機 架設在2F外牆(電由鐵皮屋導走變成鐵皮屋本身就是接地)
2台落地架設 因地板架是塑膠材質
落地安裝的機種 會漏電 解決方案由機殼接地另外拉線將電導走
---------------------------------------
老建築常遇到此狀況 接地方法雖然法規不同
電工法規的接地棒(約2.5公尺) 光打的深度就要請小型怪手來挖洞
新建築 大多有接地就比較沒這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