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在20年前,對家電實在沒什麼概念,反正家裡買電器也不是我決定的,反正就是冷氣買日立
冰箱買國際,電市視買sony,
好死不死,14~5年前第一次去日本, 逛到秋葉原,哇靠! 台灣是次殖民地嗎?
怎麼同牌子的東西,機型,功能,設計差這麼多?
隨便抱一個東芝小電鍋(厚釜)回來,煮起飯來就比大同電鍋好吃十倍
那時候日本變頻冷氣已經滿街跑了
回來台灣,只有Sharp跟Daikin有賣, 台灣日立勒? 沒有
因此第一台變頻冷氣買了Sharp wisdom, 400~2500Kcal 變頻範圍,在當時已經相當省電,好用
而台灣日立呢? 沒有! 沒有也就算了,竟然掛上PAM, 改了一個字 P&M
叫做power and money saving, 這是哪個天才想出來呼巄台灣消費者的鬼東西?
隔年我正好從日本扛一台日立空氣清靜機回來 上面標示PAM with ultrapa filter
P pulse A amplitude M modulation,脈波振幅調變
真正的變頻技術,連空氣清靜機都用上了,靜音運轉耗電量6W
這時對台灣日立真正反感到家,不思長進,只賣定頻機也就算了,跟人家PAM啥鬼?
隨著時代進步,在加上能耗標示,變頻機被Daikin修理得一蹋糊塗之後,終於覺悟了,開始賣變頻
開始引進日本原裝機種,包括冰箱,冷氣,洗衣機等, 這時候我才稍稍改觀
至少有總代理願意引進日系高檔貨,價錢是一回事,至少也要讓消費者有所選擇
不要只把台灣當殖民地 倒庫存跟落後技術
引進的機種,冰箱大概跟日本差不了多少,冷氣也沒偷很多,算有誠意,最近買了SYT series
貴是貴, 但是值不值得?
用十年下來絕對值得, 公司貨多少有針對台灣環境做修正,也比較有保障!
                                        
                johnking49 wrote:
沒關係的,日本日立原...(恕刪)
沒同步啊,日本的日立已經把ECO的功能放進去很久了, 松下ECO-Navi,大金智慧眼都已經放進去很久了,為什麼台灣日立的最新機種卻沒有?
而且從耗電量測試上,日立說他最低可以只用143W,大金台灣機種要440W,一直讓人很難理解,日立是不是把室內機/室外機的用電量分開算....室內機風扇,溫控,基板都要用電,室外機也有風扇與基板要用電,隨便加一加,沒有用100W嗎? 兩組風扇馬達就不止80W了,單單用50W去推一個壓縮機可以推得動?
反正最低頻143W用電這種數字,感覺上就是很奇怪的數字,電腦+變頻+風扇+壓縮機只要 143W, 怎麼看都很奇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