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我老家是在中部地區的彰化,家裡的飲水習慣一直是「無為而治」型,小時候直到高中畢業家裡都是喝地下水,那時也沒有什麼過濾與觀念,就是地下水燒開後直接喝。
後來我去台北念書,不久老家也搬到了台中,家中開始有了自來水,飲水習慣還是一樣,用水壺接水龍頭的水後,燒開後直接喝。
而我自己展開了二十幾年的台北旅居的生活,想當然爾,因為從小養成的習慣,所以也就在租屋處,用水壺接水龍頭的水後,燒開後直接喝。直到十幾年後,發現有朋友會用濾水器,才開始考慮使用濾水器,因為在台北一直是租屋,所以幾番比較之後,選擇了Brita濾水壺,這一用也有十年的使用經驗。

這已經是我使用的第二個Brita濾水壺,不過與現在新的比,也是非常舊型的了!
不過我的使用習慣一直不好,一個人獨居,加上工時長,回到家大多只有洗澡與睡覺,所以飲用水大多是喝公司的飲水機,其實在家喝水的機會不多。所以家中的了Brita濾水壺的濾心我很少更換,一直覺得我沒什麼用,應該也不太需要更換⋯⋯這應該是錯誤習慣,叔叔也沒練過⋯⋯但小朋友還是不要學啊!
直到有了小孩,而我也做了人生裡重大的選擇,在老大滿一歲左右時,決定舉家搬回台中⋯⋯之後老二也誕生了,於是展開了七口之家的生活。
〖用水習慣〗
說到這,大家也應該大略地知道我們家的飲用水習慣了,沒錯!就是不管什麼來源的水,就是燒開了喝,就醬子!大家會覺得這樣子的飲水習慣很可怕嗎?
家中的兩老因為習慣了,一直以來都是這樣,也不覺得有什麼不妥,看我從台北拿回來的濾水壺,還覺得我很奇怪,認為是多此一舉,連說要過濾給他們的金孫喝,因為嬰兒要泡奶之類的原因都說服不了他們,他們喝水絕對不會喝用濾水壺濾過的水,尤其是爺爺,幫小孩泡奶也是一樣。
那孩子的媽我老婆呢?你們應該覺得身為父母應該會在意吧?孩子的媽的確對孩子的很多事情都很在意,但對水這件事就沒什麼在意,她也是隨意拿起熱水就泡水給孩子喝了。我曾說可不可以用過濾過的水,她就表示很麻煩,不然以後奶都給我泡,她就沒意見⋯⋯

這我們家的飲水環境,為了環保不耗電,那個開飲機是沒插電的,純粹喝常溫水用。

每日一大早燒開水就是我們家的日常,燒好就放保溫瓶裡,隔夜保溫瓶裡的水不熱了,就放入沒插電的開飲機,當常溫水喝,這就是我們家日常飲水習慣。這樣好嗎?大家覺得呢?
其實沒比較也沒傷害,我從台北回來之後,發現台灣南北的水質真的有差,尤其是軟硬水的差別,之前根本不覺得有什麼問題,我二十幾年的台北生活,不管水有沒有過濾,都幾乎不太需要清理茶垢,而台中燒開水的水壺與熱水瓶常常有「茶胎」(台語),也就是茶垢,我用幾張照片讓大家一看就明白:

這是熱水壺的出水口。
接下來這幾張會更恐怖,請大家慎入,這是我們家奶瓶的蒸汽消毒器,放水的水盤,非常恐怖的結晶:
- 整個外觀一目瞭然
- 近距離拍攝看個清楚
- 超級特寫慎入啊⋯⋯
以上情況,我們七口之家的每個人都知道,但是除了我有想要改善飲用水的環境,其人他們總是覺得這很正常,連我來自宜蘭的老婆雖然也覺得這在宜蘭不曾遇過的問題好像要重視,但她也一方面覺得無法改變長輩觀念,自己也覺得這樣用濾水壺濾水非常麻煩。因此全家只有我會用濾水壺濾水,我有用濾水壺濾水時老婆會用,濾水壺沒水時,她就用旁邊沒濾過的水,其他人都繼續喝沒過濾的水。
〖改變的開始〗
於是我做了很多研究,想要改善家裡飲用水的環境,而且有幾個條件我覺得很重要:
首先是:過濾後一定要是健康乾淨的飲用水。
再來是:一定要簡單又方便使用。
還有是:要在默默的狀態下進行飲用水革命,最好是不知不覺之中進行。(習慣很難改啊!)
最後是:節能減碳,又經濟實惠。
希望是:外表美觀,或不佔空間。
市面上可以選擇的濾水器種類有:逆滲透(RO)淨水器、活性碳淨水器、軟水器、甚至有蒸餾水製造機⋯⋯等等幾類,當然也有有混合數種過濾方式的淨水器。
依照放置的位置,還可以分為:廚下型淨水器、桌上型(廚上型)淨水器、水箱型淨水器、還有最新的瞬熱式淨水器⋯⋯
我真的做了很多功課,大家想一起討論可以來留言喔,我知道的一定會跟大家說,不知道的我們可以相互討論,交換訊息與心得,謝謝。
就在這時候,我發現了有「安麗益之源」淨水器的體驗活動,當然二話不說就報名了,也幸運的獲選了。
〖安裝與開始〗
約時間與安裝過程的感受是非常好的,完全不會覺得自己只是試用,安裝人員到府安裝時還自備拖鞋,說在疫情時代,這樣做客戶與自己都安心啦!
安裝過程的影片與圖組:
因為是無痕安裝,所以可以發現安裝的過程非常簡單,安裝影片:
- 自備拖鞋的安裝人員
- 安裝分流器
- 安裝濾心匣
- 安裝完成
這中間有一個插曲,就是安裝人員查不到這台「益之源」淨水器的序號,一度以為是水貨,怕我這台機器沒有售後服務,他們也不知道有試用的活動,所以經過電話再三確認,最後還是順利安裝了。
次外,因為是我們三代同堂的七口之家,廚房的器具已經不少,其實原本是希望濾水器不要是廚上或廚下安裝,因為有親友的「益之源」是掛在廚房牆上的,所以自然也希望我家可以掛牆上,不過後來考慮這只是先試用,寄來的紙箱中好像也沒有壁掛的配件,所以先聽安裝人員建議用無痕式的廚上安裝。
- 自備拖鞋的安裝人員
- 安裝分流器
- 安裝濾心匣
- 安裝完成
安裝完,馬上來試喝,那口感跟只是燒開的水完全不是同一個等級啊(這部分我之後會再詳細說明)⋯⋯不過後來發現,聽說要先讓水流個十分鐘,再用會比較好⋯⋯各位朋友啊,我這樣直接喝會有事嗎?請告訴我,謝謝!我沒有讓水先留個十分鐘,我們家自然不會有其他人會注意到這件事啊!所以大家就都直接喝了。
我們家廚房雜物一堆,原本會以回安裝完後會更顯擁擠,不過卻發現放在廚房非常地融入,但說實話,這是有整理過的樣子啦。


大家若想看多一點照片與細節,這裡有數張「安麗益之源」淨水器與廚房環境的照片:
- 整組主機
- 主機面板
- 主機特寫
- 分流器與水龍頭特寫一
- 分流器與水龍頭特寫二
我觀察機器內部的狀況,有分電子零件模組與濾心匣,所有的電機單元全在上面,下面完全沒有其他電子零件,這樣用起來好像比較不擔心漏電或潮濕電子零件容易受潮的問題,是嗎?(我後來才知道這也算是「益之源」機器的特色之一)
- 內部濾心匣
- 電子模組
實際的使用狀況是有放在原本的保麗龍上並套著原本包裝用的塑膠袋(是安裝人員離開前主動套上去的),因為廚房的油煙環境,又加上在水潮旁,這樣雖然有點不美觀,但是用起來比較安心,加上是試用品,這樣也比較不會把人家的機器弄髒,所以其實壁掛真的也是好選擇之一啦!
- 全景
- 中景
- 特寫
我有觀察一陣子,這濾水器應該沒有散熱的問題,但真的嗎?若是有問題請告訴我,謝謝。
最後該跟Brita濾水壺掰掰了,先來合照一張⋯⋯咦??好像我只是試用,不能就此跟Brita濾水壺說再見啊!濾水壺先收起來就好。
- 益之源與Brita濾水壺廚房全景
- 益之源與Brita濾水壺
就在安裝人員走後,我發現安裝人員將一小片藍色的塑膠板放在機器上,我在他們走後才發現,來不及問那有什麼功用?我翻遍說明書,說明書沒提到這東西,也嘗試上網研找資料也找不著,最後究半天也不知道這是做什麼的?有人知道嗎?可以告訴我嗎?謝謝!
- 藍色塑膠片特寫
- 藍色塑膠片與面板
〖實際使用與心得〗
接下來就是實際使用「安麗益之源」的心得了,「安麗益之源」官網說有五大特色,「全機」通過 NSF 多項認證,榮獲NSF 401全機認證,業界第一⋯⋯
我必須老實說,實際對一般民眾來說,使用上我們真的無法科學的比較或證實這五大特色的好與壞,就只能主觀的來說說使用心得。
首先是淨化過的水,說明書與使用過的朋友,大家都說不用再燒開就可以即時飲用,所以我就直接喝了!

「益之源」過濾過的水,喝起來很順,有一種清新的甘甜感,尤其是氯的味道完全不見了,這當然是與之前我們家自來水直接燒開的做比較,不過說實話,兩、三天之後,這種感覺就愈來愈不明顯了,不知道是初次使用的新鮮感沒有了,還是味覺也已經習慣了,就不得而知了。
此外,用來泡茶與咖啡,有感覺茶香或咖啡香比較容易出來,但是也一樣,幾天之後就覺得沒剛開始那麼驚艷了。問了多數的家人,他們的反應是覺得口感差別不大,但是水裡面的雜質明顯少了很多,是怎樣啊?之前說我們家的飲用水裡有很多雜質,多數人沒反應,也不當一回事!
我們來看看過去熱水瓶瓶底使用一段時間之後的狀況。

使用上,連四歲小孩也沒問題,但是要注意小孩有沒有一開始時摻到沒過濾過的生水。

使用上是真的簡單方便,小孩的使用狀況影片:
- 四歲小孩的使用狀況
- 七歲的小孩使用狀況一
- 七歲小孩的使用狀況二
這邊,再說明一下我家的用水習慣,我們就是直接用水壺裝自來水,燒開放熱水瓶,所以有三個熱水瓶喔,而已經涼的水就倒進沒插電的開飲機,當常溫水使用。

對應我家的習慣,所以我覺得「安麗益之源」在我家最大的優勢,完全不用改變家人的習慣,尤其是使用分流器,可以直接在水龍頭裝水來燒,完全不用適應,只是多了一個要將開關轉到淨水器的出水口。就不用說像之前,我希望家人在燒開水之前先用Brita濾水壺濾水,再燒開水,結果沒人接受(除了我媽)。
此外,我有說明這益之源過濾過水不用再燒一次,可以直接喝,但我媽說我家老大爺(爺爺)就是不能接受(除了他,這點其他人都還可以接受),雖然我很無法離解,沒過濾的自來水燒開了就可以接受,不能接受有國際認證的濾水器加上紫外線殺菌淨化後的水?只是因為沒有燒開?我怎麼解釋都沒用,大家能理解嗎?可以解釋給我聽嗎?還是幫我說服老爺?
因為我家的飲用水一定得再經過燒開的這一道過程,所以益之源濾水器這樣的安裝方式,等於是使用同一個水龍頭繼續使用,對我家那根深蒂固的使用習慣而言是容易接受的。
而我媽也回饋了實際使用心得,她覺得這一個月,燒開水的水壺裡的「茶胎」(茶垢)明顯少很多。然後也不用在一壺一壺的過濾飲用水,只要一開水龍頭,就可以直接裝過濾好的水,這點對她而言最實際、最方便,所以也最願意使用。

而我也有特別去查了「安麗益之源」的售價,機器本身與專用濾心匣似乎都不便宜,與一些其他牌子的專用濾心比有比較高了一些。甚至有些白牌的「通用」RO濾心整組換下來一年只需要約二千元,便宜許多,但是品質則需要消費者自己多多把關。此外,我也查到某些「牌子」的濾心,或「特規」的濾心,售價也沒便宜到哪裡去。
但是「安麗益之源」單一濾心匣的設計,在更換上方便又簡單,在品質上的保障與售後服務也有一定的水準,所以售價與經濟這兩難的選項,完全取決於大家自己對哪些方面比較重視,我覺得沒有對錯,也只能自己評估。但是購買前若可以先參考使用者經驗與心得,應該也是做決定的最佳方式之一。
〖跋〗
跟大家分享我最後的心得,與自己想要再改進的地方。這幾天我特別再觀察了一下我家用水的流程SOP。
我個人認為將「安麗益之源」過濾的水在燒一次我還可以接受,但是因為要用水壺燒,再裝到熱水瓶裡,最後放涼的水再放入老開飲機中。
等於飲用水在這過程需要三道手續,用「三個」容器裝過,這中間的過程很容易有雜質會細菌會飄進去飲用水中,影響衛生,加上這些容器以前已經產生的茶垢,其實無法清的很乾淨,再加上常溫水通常是放了兩天之後的水,所以最後喝的水中有時還是可以看見一些肉眼可見的雜質。
我自己覺得,我是信任益之源過濾過的水的,所以若是可以直接喝濾過過的水,不要再用多個容器裝來裝去,又放在常溫的容器中一、兩天,應該會乾淨衛生許多。
至於要飲用「熱水」,我覺得可以考慮目前很流行的瞬熱型飲水機,馬上加熱馬上飲用,不用時時保持溫度,節能也更乾淨衛生,大家覺得呢?
但是長年的觀念與習慣真的很難改,尤其是面對我家中那個觀念比較固執的老人家,大家有什麼樣的好方法可以建議呢?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