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品測試]ALL IN ONE Atom雙核 Shuttle X50

[新品測試]ALL IN ONE Atom雙核 Shuttle X50

簡約輕薄時尚 Shuttle X50



前言

英特爾Atom處理器的誕生 無疑為現今電腦工業帶來了一線商機 以往高效能高時脈的處理器 不再是消費者購買的第一選擇 因為大部份的使用者 工作需求不就是簡單的上網 文書 即時通等 且Atom處理器省電低溫低價 自然能吸引到入門級客戶群 現在市場上 搭載atom處理器的商品也越來越多 如何採購一款非常有style的產品 也是考慮要點之一

Shuttle=浩鑫 該公司以出產準系統出名 XPC系列 正正方方輕巧帶有質感 打破以往刻板直立型的主機 深受許多消費者喜愛 當然Shuttle也一直走在科技產業的前端 前一陣子Kao發表過一篇[雙核心Atom準系統 新選擇] Shuttle X27D廣受不少好評 這次當然也要推出不一樣的東西 讓大家在採購上能多一點選擇


開箱篇

[新品測試]ALL IN ONE Atom雙核 Shuttle X50
因為這次拿的是發售前的版本 故為白盒 實際出貨 應該是會印上產品圖樣

[新品測試]ALL IN ONE Atom雙核 Shuttle X50
x50的產品規格

[新品測試]ALL IN ONE Atom雙核 Shuttle X50
準備開箱摟

[新品測試]ALL IN ONE Atom雙核 Shuttle X50
箱內就兩樣

[新品測試]ALL IN ONE Atom雙核 Shuttle X50
隱約看到 Shuttle 字樣

[新品測試]ALL IN ONE Atom雙核 Shuttle X50
小白盒內配件

[新品測試]ALL IN ONE Atom雙核 Shuttle X50
L型接頭

[新品測試]ALL IN ONE Atom雙核 Shuttle X50
19V

[新品測試]ALL IN ONE Atom雙核 Shuttle X50
變壓器和電源線採用米老鼠頭連結

[新品測試]ALL IN ONE Atom雙核 Shuttle X50
這樣的包裝 讓我聯想到 新娘 (晚上剛去吃玩喜酒)

[新品測試]ALL IN ONE Atom雙核 Shuttle X50
慢慢的掀開...

[新品測試]ALL IN ONE Atom雙核 Shuttle X50
晶透亮白X50

[新品測試]ALL IN ONE Atom雙核 Shuttle X50
外型非常的輕薄

[新品測試]ALL IN ONE Atom雙核 Shuttle X50
採用鏡面故容易反射

[新品測試]ALL IN ONE Atom雙核 Shuttle X50
底下那一排洞洞的 為喇叭

[新品測試]ALL IN ONE Atom雙核 Shuttle X50
顯示功能鍵 分別為 電源燈 喇叭音量 LCD亮度 底部燈管亮度調整等

[新品測試]ALL IN ONE Atom雙核 Shuttle X50
左側 最上方為 電源啟動鈕

[新品測試]ALL IN ONE Atom雙核 Shuttle X50
左方提供2組USB 另外銀色部份選鈕為 選單功能切換鍵 下方為調整 大小

[新品測試]ALL IN ONE Atom雙核 Shuttle X50
來到主機右方 從最上至下 分別為 讀卡機(支援SD MS XD卡)三組USB及音訊連接孔及最後的網路孔

[新品測試]ALL IN ONE Atom雙核 Shuttle X50
採用薄型邊框 空間的運用自然增加許多

[新品測試]ALL IN ONE Atom雙核 Shuttle X50
提供1.3萬的視訊及MIC收音等..

[新品測試]ALL IN ONE Atom雙核 Shuttle X50
極簡風

[新品測試]ALL IN ONE Atom雙核 Shuttle X50
背面的設計也非常的簡單

[新品測試]ALL IN ONE Atom雙核 Shuttle X50
白色Shuttle字樣高貴大方

[新品測試]ALL IN ONE Atom雙核 Shuttle X50
另提供D-sub輸出(稍後提供測試)

[新品測試]ALL IN ONE Atom雙核 Shuttle X50
搭載微軟視窗XP家庭版(當然手頭有專業版的也可進行改裝)

[新品測試]ALL IN ONE Atom雙核 Shuttle X50
拆掉背蓋後 放開螺絲 也可透過壁架將X50掛上於牆上

[新品測試]ALL IN ONE Atom雙核 Shuttle X50
防盜孔不可少

[新品測試]ALL IN ONE Atom雙核 Shuttle X50
觸碰筆至於左上側邊電源鈕後方

[新品測試]ALL IN ONE Atom雙核 Shuttle X50
拉出來就可使用了 這筆還真像NDSL附的放大版


機身可調整角度

[新品測試]ALL IN ONE Atom雙核 Shuttle X50
1
[新品測試]ALL IN ONE Atom雙核 Shuttle X50
2
[新品測試]ALL IN ONE Atom雙核 Shuttle X50
3
[新品測試]ALL IN ONE Atom雙核 Shuttle X50
4
[新品測試]ALL IN ONE Atom雙核 Shuttle X50
5


[新品測試]ALL IN ONE Atom雙核 Shuttle X50
擺設在桌面 一點都看不出來是一部電腦

[新品測試]ALL IN ONE Atom雙核 Shuttle X50
多虧了AIO主機 省下來的空間 能擺放其它物品

[新品測試]ALL IN ONE Atom雙核 Shuttle X50
我的設定對象為小孩 除了可打打學校作業外 還可利用課餘聽聽音樂上上網

[新品測試]ALL IN ONE Atom雙核 Shuttle X50
真想帶一組回家

[新品測試]ALL IN ONE Atom雙核 Shuttle X50
經過浩鑫獨家的工藝設計 就是不一樣

[新品測試]ALL IN ONE Atom雙核 Shuttle X50
開機後 底部還會秀出 亮眼的藍光

[新品測試]ALL IN ONE Atom雙核 Shuttle X50
且登入的速度 還算滿意

[新品測試]ALL IN ONE Atom雙核 Shuttle X50
瞧 底部的藍光設計是不是很美阿

[新品測試]ALL IN ONE Atom雙核 Shuttle X50
接下來 可透過 側邊功能選取鈕 進行微調

[新品測試]ALL IN ONE Atom雙核 Shuttle X50
有些人可能認為 夜晚如果沒關機 那藍光反而會影響睡眠等..沒關係Shuttle設想到了 提供0~10段亮度調整 螢幕亮度為0~8段 最低可至全黑

[新品測試]ALL IN ONE Atom雙核 Shuttle X50
最大亮度

[新品測試]ALL IN ONE Atom雙核 Shuttle X50
最小亮度

[新品測試]ALL IN ONE Atom雙核 Shuttle X50
ok那讓我們來看一下 系統內容 (觸碰筆點住約2~3秒 即切換成滑鼠左鍵)


[新品測試]ALL IN ONE Atom雙核 Shuttle X50

[新品測試]ALL IN ONE Atom雙核 Shuttle X50
圖中藍芽裝置為Kao測試時另外加裝的X50規格內 並未搭載

[新品測試]ALL IN ONE Atom雙核 Shuttle X50

[新品測試]ALL IN ONE Atom雙核 Shuttle X50
圖為X50內建1.3M實拍情形

[新品測試]ALL IN ONE Atom雙核 Shuttle X50
因為內建無線網路 可輕鬆擺脫網路線的束縛

[新品測試]ALL IN ONE Atom雙核 Shuttle X50
只要輸入事先設定好的金鑰即可進入網路的世界

[新品測試]ALL IN ONE Atom雙核 Shuttle X50
如果你覺得觸碰筆 點選位置不明確的話 可進行效正

[新品測試]ALL IN ONE Atom雙核 Shuttle X50
先點選簡單的4點效正
[新品測試]ALL IN ONE Atom雙核 Shuttle X50
分別在螢幕4個邊 用觸碰筆 點住 系統會從0跑到100% 即完成

[新品測試]ALL IN ONE Atom雙核 Shuttle X50
設定完成

[新品測試]ALL IN ONE Atom雙核 Shuttle X50
測試寫一下 還算滿意

X50輸出及相關效能測試篇

一.訊號輸出範圍
上面提到X50提供訊號輸出 看一下是否可對應現在流行的Full HD


[新品測試]ALL IN ONE Atom雙核 Shuttle X50
對應顯示器 SONY 40X2000

[新品測試]ALL IN ONE Atom雙核 Shuttle X50
當然要接上VGA線

[新品測試]ALL IN ONE Atom雙核 Shuttle X50
一開機 畫面是顯示在40X2000上面

[新品測試]ALL IN ONE Atom雙核 Shuttle X50
進入系統後 桌面變成顯示在X50上頭

[新品測試]ALL IN ONE Atom雙核 Shuttle X50
此時透過intel顯示器內容調查把畫面調至監視器上頭 另一頭X50(被判斷為筆記型電腦)

[新品測試]ALL IN ONE Atom雙核 Shuttle X50
完美的輸出

[新品測試]ALL IN ONE Atom雙核 Shuttle X50
有對應1920x1080喔

[新品測試]ALL IN ONE Atom雙核 Shuttle X50
此顯示卡目前最大輸出 支援到2048x1536 (也許可透過驅動版本有所改變)

[新品測試]ALL IN ONE Atom雙核 Shuttle X50
經過調整兩邊都顯示

[新品測試]ALL IN ONE Atom雙核 Shuttle X50
變成雙螢幕顯示了

二.Nokia螢幕測試
[新品測試]ALL IN ONE Atom雙核 Shuttle X50
這邊還是留給專家說話
[新品測試]ALL IN ONE Atom雙核 Shuttle X50

[新品測試]ALL IN ONE Atom雙核 Shuttle X50

[新品測試]ALL IN ONE Atom雙核 Shuttle X50

[新品測試]ALL IN ONE Atom雙核 Shuttle X50

[新品測試]ALL IN ONE Atom雙核 Shuttle X50
黑 (糟了入鏡 且我家阿滾也入鏡了)

三.可視角度
可視角度 對於這種隨身移動的電腦非常的重要 尤其他又提供多角度變換

[新品測試]ALL IN ONE Atom雙核 Shuttle X50
正面部份 當然是沒什麼問題

[新品測試]ALL IN ONE Atom雙核 Shuttle X50
左右兩邊 看視角度是沒什麼問題

[新品測試]ALL IN ONE Atom雙核 Shuttle X50
但從正上方看下去 就一整個糟

[新品測試]ALL IN ONE Atom雙核 Shuttle X50
從下往上看 更不用說 不過應該很少人會這樣看吧 除非掛壁 小孩再底下觀看

四.系統如相關簡易測試
雖然說這款定位在文書機 不過總是有些進階的玩家 想了解一下效能 總不能買一台外型好無內在的產品吧

[新品測試]ALL IN ONE Atom雙核 Shuttle X50
先看一下 處理器的內容

[新品測試]ALL IN ONE Atom雙核 Shuttle X50
3Dmark01部份得到了2308分 我想玩玩 一些基本的3D GAME應該行的通 至於是那幾套...就那幾套啦

[新品測試]ALL IN ONE Atom雙核 Shuttle X50
Pcmark04 得到2047分 也不知為何測04 手頭就剛好有這個 順便跑一下

[新品測試]ALL IN ONE Atom雙核 Shuttle X50
super pi 1M花了1分34秒 跑完

[新品測試]ALL IN ONE Atom雙核 Shuttle X50
HD部份測試 我沒太多意見 不過使用起來 還蠻順的 還沒遇到卡卡的

五.影片撥放測試
買來看影片是一定要的 但 到底能不能 撥放HD影片呢??


[新品測試]ALL IN ONE Atom雙核 Shuttle X50
上了微軟網頁提供的HD撥放測試帶 首先撥放720P的影片 非常的順 但其實Kao還是有撥放了許多720P的影片 其情況也是一樣 但礙於版權問題 就不貼上分享摟

[新品測試]ALL IN ONE Atom雙核 Shuttle X50
撥放時CPU也才使用到19%

[新品測試]ALL IN ONE Atom雙核 Shuttle X50
另外1080P的影片 就慘到不行 完全被KO 聲音影像不同步 唯一順的就是聲音撥放正常

[新品測試]ALL IN ONE Atom雙核 Shuttle X50
撥放1080P時處理器飆至30%

[新品測試]ALL IN ONE Atom雙核 Shuttle X50
愛看日據的Kao 說什麼也要測試一下 果然順到不行 且跳段也不會停頓

六.拆解升級
看完了以上的測試是否有對X50有更進一步的了解 接下來 應該會有人 想自行增加記憶體或更換轉速更快的硬碟等..不過並不清楚原廠出貨時是否會加貼保固貼紙 避免user自行拆解 造成機身損壞等因素 畢竟可不是每個人 對電腦拆裝都能理解 反正Kao還是衝了..順便讓大家能多了解一下摟


[新品測試]ALL IN ONE Atom雙核 Shuttle X50
首先把背蓋四個腳的塑膠墊片拿掉 即可看到螺絲

[新品測試]ALL IN ONE Atom雙核 Shuttle X50
四個腳的螺絲都放掉

[新品測試]ALL IN ONE Atom雙核 Shuttle X50
順便也把腳架支撐座一起來掉

[新品測試]ALL IN ONE Atom雙核 Shuttle X50
放掉螺絲後 用手摳一下背蓋即可拿起 接下來 轉開紅色圈起來的地方

[新品測試]ALL IN ONE Atom雙核 Shuttle X50
這端連結的為電源線

[新品測試]ALL IN ONE Atom雙核 Shuttle X50
這邊看到另有預留插座 暫時不知道用途

[新品測試]ALL IN ONE Atom雙核 Shuttle X50
鐵蓋後方的正是硬碟看樣子自行更換不難

[新品測試]ALL IN ONE Atom雙核 Shuttle X50
大型的風扇 加上熱導管 能輕鬆的把熱氣排出

[新品測試]ALL IN ONE Atom雙核 Shuttle X50
主機版上全採用固態電容 如此也較一般電容耐熱許多

[新品測試]ALL IN ONE Atom雙核 Shuttle X50
看了那麼久還是沒看到記憶體 這時看到紅色圈起來的地方

[新品測試]ALL IN ONE Atom雙核 Shuttle X50
原廠搭載的是創見DDR2 667 1G

[新品測試]ALL IN ONE Atom雙核 Shuttle X50
且還空了一個模組 這也代表可安裝至2G (945晶片組官方上限為2G,手頭並無其他RAM並無法測試,請見諒)

[新品測試]ALL IN ONE Atom雙核 Shuttle X50
剛剛提到的熱導管 處理器和北橋都被包住了

[新品測試]ALL IN ONE Atom雙核 Shuttle X50
散熱器 總成大概是這樣

[新品測試]ALL IN ONE Atom雙核 Shuttle X50
這邊為VGA輸出 及miniPci無線網卡


結論:

經過兩天的測試 實際應該說是一天 本Kao打算利用假日兩天好好的測試把玩 結果無奈 家務事太多
一下要陪小孩騎腳踏車一下又要陪太后去NET血拼(過季商品打5折)結果實際拍攝從星期天傍晚開始,因為這時大家都累到睡趴了 好吧 這些不重要 .

來聊一下 使用心得 由於這次拿到的是未上市版本 全台就這一台 搭贈的軟體非常的有限 並沒有辦法把X50的觸碰特色強調出來 這點可能要等未來出貨 再看是否有機會進行測試 對我來說 我非常喜歡這類型ALL IN ONE 首先 他的外型非常討我喜 簡單薄型 這能讓桌面空出許多 再說單只是文書上網 X50的規格絕對是夠用 不過也不知道是否測試機的原因 並未附上鍵盤 在測試操作上小許不習慣 如能在出貨時搭配一組無線鍵盤肯定能加分不少(總不能老是透過XP模擬小鍵盤吧) 滑鼠部份因為X50主打螢幕觸碰 到是可讓消費者自行選購 但如果一起送 可真是佛心來的 另外既然是觸碰 指紋可是難免的 應該貼心附上一張Shuttle字樣的擦拭布 再來提一下 左上方的電源鈕 常在移動主機 誤碰 導致關機 這點大家需要留意一下 最後未能整合藍芽有點失望 現在那支手機沒藍芽 傳輸可是非常重要的 最後最後 期盼未來能搭上獨立顯示卡機型及TV功能 相信一定能受他人喜愛 那接下來就期待
ALL IN ONE Atom雙核 Shuttle X50 實際上市摟 下次見


補上官方提供的介紹 希望能讓大家自行想像一下


[新品測試]ALL IN ONE Atom雙核 Shuttle X50
[新品測試]ALL IN ONE Atom雙核 Shuttle X50
[新品測試]ALL IN ONE Atom雙核 Shuttle X50
[新品測試]ALL IN ONE Atom雙核 Shuttle X50
[新品測試]ALL IN ONE Atom雙核 Shuttle X50
[新品測試]ALL IN ONE Atom雙核 Shuttle X50
[新品測試]ALL IN ONE Atom雙核 Shuttle X50
[新品測試]ALL IN ONE Atom雙核 Shuttle X50
[新品測試]ALL IN ONE Atom雙核 Shuttle X50
[新品測試]ALL IN ONE Atom雙核 Shuttle X50
[新品測試]ALL IN ONE Atom雙核 Shuttle X50
[新品測試]ALL IN ONE Atom雙核 Shuttle X50
[新品測試]ALL IN ONE Atom雙核 Shuttle X50
[新品測試]ALL IN ONE Atom雙核 Shuttle X50
[新品測試]ALL IN ONE Atom雙核 Shuttle X50
[新品測試]ALL IN ONE Atom雙核 Shuttle X50
[新品測試]ALL IN ONE Atom雙核 Shuttle X50
[新品測試]ALL IN ONE Atom雙核 Shuttle X50




另外另外 據說X50會在4月中發貨 目前暫定售價約1.8萬上下
整個很讚 請問大大瞎時上架阿?

頭香?? (上下左右看ing)
駐米國的好處就是大家在睡覺我們在工作
趁現在趕快回覆搶沙發
謝謝kao大在一次的發表新品測試
看完了這篇文章之後先對shuttle的改革拍手
不過現在要說說對shuttle的期許
那個腳架看起來實在是很廉價
麻煩多參考一下mac的設計
另外那個vga的出口實在是很突兀
居然直接開在背版的中間
可以開在下面或者是旁邊嘛
希望shuttle可以看到這些建議
然後讓x50更亮眼
發覺幸福於平淡生活中
kao01大大三更半夜又不睡覺啊…
只不過現在AIO的電腦越來越多廠商在作~~最大的假想敵應該都是asus eeetop吧!!X50除了用雙核外~~我想價格要更犀利點,才有競爭力吧~~
WOO........不睡覺, 出來發文毒人呀!!
還是白色的..........KAO爸這招太狠啦!!

全部都是用觸控筆耶!!
但是...........如果比不小心摔到地上....會不會很容易掛呀!!
有沒有蝦咪防摔裝置之類的!!
小齡子的3C世界 http://tw.myblog.yahoo.com/lyla5410
小齡子 wrote:
WOO..........(恕刪)

===========================

ATOM 330 可以被微軟允許裝 ULCPC XP HOME 版本嗎???


看起來有針對eeetop設計不良做改善

把插孔都擺到兩側

還有更多擺放角度

這樣使用的自由度可以更高

如果還能有個獨立顯示卡 那就太吸引人了
不知道這台有多重
放上LCD ARM不知道行不行
光多了dsub跟採用Z330,就比EEE TOP CP高太多了
呵呵!!!很漂亮的電腦!!!不過為什麼all-in-one PC都不加個光碟機???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