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手邊的桌機漸漸不符合我的需求
連工作用途都改成用筆電進行
生活中的娛樂剩下線上看片跟LOL...頗為悲慘
就在前一陣子 朋友找我組電腦 重新燃起那顆 自選配件的心
上一次接觸電腦硬體要歸到4年前了 I3,I5,I7剛問市 AMD主力還是阿速龍跟肥龍的時代
廢話不多說了....就開始關箱吧
------------------------------關箱-------------------------------------
四年前的照片 剛組好的第一天
配備:
CPU:INTEL I5-750(2.66Ghz 1156LGA
CPU_FAN:CM H212
MB:GA-P55A-UD3P
RAM:ADATA DDR3_1600_2GBx4
GPU:GIGA_GTX-275-SOC
PSU:振華-冰山旗艦-650W(銅


275SOC用起來真爽 1792VRAM 在當時堪稱一絕...當時主流還是512MB跟1GB的VRAM
後來275SOC掛了 出保固維修後二手拋出
換上560Ti 服役到現在 換上560TI效能還變低落 VRAM一下就滿了..悶
拆機完畢後
CPU I5-750

你真是好樣的 真能操 第一天買來就直接上了4.2Ghz了..4年了 還能穩跑4Ghz...

4條ADATA_RAM

拍顯卡被貓鬧到沒拍好 只有一張這種的...

PSU 風扇上灰塵超多 清了好久

1156LGA再見

蓋上 安息

結論
1156LGA真是好物
能超溫度又低
當初有點後悔沒有直衝I7-870 這樣可能就能再多撐一年了
因為我最需要的就是I7 4C8H的能力 對轉檔就很有效果
不過沒關係...因為舊的不去新的不來
---------------------------------開箱-----------------------------------
配備:
CPU:INTEL I7-4770(3.4Ghz 1150LGA
MB:ASROCK_H87_PERFORMANCE
RAM:UMAX_DDR3_1600_8GBx2
GPU:MSI_GTX-770/GAMING/TF-4GB
PSU:ANTEC_TPC-550W(金
這配備苦思很久 當時從ANTEC P280機殼選到M-ATX的機殼到最後決定N500...最後重量跟原本電腦一樣...

因為自己懶的裝 請原價屋幫我裝好一半...因為我也只有一半在那邊買...
主角_I7-4770 容我沒有時間幫她拍特寫..

主機板 ASROCK 敢灑料讓我對他大開眼界

ALC_1150 音效晶片


SSD


資料碟_1 WD_7200_1TB

UMAX_DDR3_1600 8GBX2

在把兩條ADATA的插上去...結果開不了機

顯示卡 MSI N770/TF

配件包 拆開才發現 欣亞答應送的三款遊戲序號咧...已向客服反映..希望盡快處理

盒子裡的臥龍


為了這塊背板...我放棄了便宜500元的技嘉 N770/OC 4GB三風扇

在兩隻貓的折騰之後 還是順利的把電腦搞定了...

我的螺絲,包裝盒,線材 在我忙得焦頭爛額還在拍照時,他們在旁邊推螺絲,啃線...打破杯子


我對這個機殼頗為滿意....只是...

這什麼鬼...最糟糕的就這點...不強化一下 我搬來搬去總有一天他會消失

背部面板

安裝OS就不順利...讀不到SSD...打給原價屋 他跟我說SSD壞了吧 叫我隔天拿去修
我想說真假?買到機王? 結果把SATA線換個插槽SATA_6_0->SATA_6_1 就抓到了...
灌好OS後
安裝驅動 換成網路抓不到...花了兩個小時弄數據機 手動調整IP....最後他莫名其妙就連上了
CPU資訊

GPU資訊


溫度表現

太多遊戲要測了 明天再說...BF4跟COH2還有N4S_RIVALS 加起來總共60GB...ADOBE+OFFICE也要20GB...SSD第一天就剩下一半不到了...

桌面(可以看到STEAM的COH2還在載...ORIGIN也還在載BF4資料片)

目前只測了一款 N4S:RIVALS(因為其他還在下載..
2014-01-25 05:26:48 - NFS14
Frames: 10831 - Time: 363748ms - Avg: 29.776 - Min: 26 - Max: 32
鎖FPS:30 本來想解鎖的 但是聽說會很難玩..就再說吧

主機板的驅動 這個超好用
可以看到主機板哪些插槽正在使用 還可以點I/O進去看(很像小時候的教學)

風扇調節 跟AFTERBURN差不多

這個我超愛 以後終於可以不用關機睡覺了(雖然只要8秒...)不過工作到一半 關機真是大麻煩

這個我覺得很有趣
PERFORMANCE 就是一般使用 倍頻X34~39 3.4~3.9Ghz
STANDARE 是一個類似TURBOBOOST的感覺 當作預設X8 0.8Ghz 可以boost到x39 3.9Ghz(幅度真大..)
SAVING 是鎖倍頻在X8 0.8Ghz 基本上...我用不到...不過還是可以玩玩看 上網會小卡就是了

這個根本可惡...太犯規了 一分鐘 不用錢 不用載 簡單的參數設定 RAMDISK就切好了

居然這麼簡單... 要存哪些資料 是否回存 都兩下搞定 PR 的TEMP以後就丟這了

這麼毒我 害我電腦買好 就覺得RAM 16GB太少了 等跌價後再買16GB回來 沒錢就買4GBX2..
-------------------------------------------------------------------------------
COH2測試
1920*1080 60FPS
特效全開最高(畫質,細節,物理運算,雪景)
垂直同步 開
AA-MID

AA- LOW

基本上都算及格
AA-HIGH最低就剩下15FPS 基本上已經超出770的極限了

GPU-Z 紀錄遊戲資源狀況
溫度控制得相當漂亮

戰地風雲4也測出來了
特效全部"最上" aa開4x
單人劇情
AVG:57
MAX:61
MIN:19(有五張影格)
整體效能完全感不到鈍挫 非常順暢 已經無可挑剔了
測是蝙蝠俠:阿卡漢起源 中間我漏掉了阿卡漢城市
不過看來玩過第一帶回來操作還是算熟悉
第一代的畫質就很好了
這代physx感覺又強了一些些 畫直在細節上也提升一點點((不是很明顯 不過TXAA滿明顯的
玩了一下好像跟GPU-Z會衝突 顯卡溫度都飆高到83C了 風扇還在36% 所以用AFTERBURN轉到100%
不過好吵...跟公版有的比了 那是我以前GTX275SOC的噪音重現...
大概60%溫度就能壓住在75度左右了
這遊戲也是狂吃VRAM的 不時飆到2200左右


就是玩到一半跟我的微軟新注音衝突了...所以先測試一下而已
MIN:49 MAX:60 AVG:57
-----------------------------------------------------------------------------
音質測試
(這部分很主觀...有錯請糾正或者...)
我這方面查了很久 結果一直很期待的ALC1150 不支援DDL...這樣點亮不了我的極之音的外接盒
只能用PL技術去轉換成5.1聲道...玩遊戲是沒啥差別 看電影會輸出原生DDL 所以 其實也還好
差距太微妙了
反正極之音要聽得不是清晰的音質 是震撼的音效 所以只要看電影跟聽音樂有臨場感 就夠了
結果 玩個遊戲(BF4)+看一場DVD的電影(就拿刺激1995來測試)
我自己感覺 玩遊戲 四張都差不多
看電影ASUS XONAR U3 > ALC 889 > ALC 1150 > ASUS DG
不知道為什麼 本來用ALC889
ASUS DG裝上去 讓我覺得一點感覺都沒有...可能是跟沒有DDL有關係....
---------------------------------------------------------------------------
聽音樂靠音質 我交給音樂用的耳機 DENON C710
測試起來跟上述感覺就是相反了
這支耳機 高音普普 中音清晰 低音是重點 耳朵會震動感~很有看電影的感覺..所以聽電音 交響樂很爽
測試的音樂 黑暗騎士-黎明昇起 原聲帶 "RISE"
ALC1150 > ASUS XONAR U3 > ASUS XONAR DG > ALC889(這個底噪一堆..)
ALC 1150 聽音樂音質完勝前面 大約再比XONAR U3 好一些 更震撼一些
重點是 他的底噪 我音量開到100% 聽不到底噪 只有很小聲 我半夜閉眼睛聽了30秒才聽出
這樣算是有90分降底噪能力了(跟ASUS DG比 這張會有微微的電流聲)
音質堪稱是非常乾淨 不知道是不是錯覺 還有一點點像IPOD的純淨感..某些部分
估計有1500元以上音效卡的等級
只是可以調整的選項幾乎是0...只有大小聲 外接音效卡還有各種效果不錯的等化器跟支援DD之類的
他支援DTS不過我沒有TS的設備...我只有DDL了 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