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組裝電腦零組件防呆缺口何時才出現的

自從國中以後自己組過一台電腦自用,

十幾年四捨五入就二十過去了,但是我想不起來當初我組電腦零組件是否有防呆這個設計




為何會想到這個,是因為最近聽到朋友說想當年我組電腦都沒有防呆設計的

當年組電腦才是技術活,現在組電腦白癡半小時都能學會 (原話打上,有穢言敬請見諒 



我是想詢問防呆的零組件是何時才有的?

還是以前到現在都這樣~因為我記得我以前小時候自組電腦還真的一下子(我是撥接時代,看書摸索上網貴



主要想知道以前組電腦是真的沒防呆,會有難度嗎?

是何時才有的
文章關鍵字
我剛上我小學那時後是586的時代
那時候用的主機板Iwill P55TV就已經多少有防呆設計

你可以仔細看一下硬碟、軟碟、COM、LPT、SCSI擴充槽都有防呆孔出現
記憶體的部分,即便是更早期386/486採用的88Pin也都有一槓防呆的設計
CPU角位也有缺一角防呆
唯獨電源的部分就只能靠記憶,沒對到線就開機,會發生悲劇
如果我沒記錯的話,二組電源線是中間要黑色的並在一起?
其他諸如大小4PIN那些也沿用至今

後面還玩過一些更早的386/486,防呆設計真的是比較不明顯
甚至好像連CPU都沒有特別明顯的樣子(時間太久,有點忘記了)
那時候很多軟硬碟排線都還沒有防呆設計,甚至主機板上也沒防呆孔
要用紅線判別法,所有排線的最左邊或最右邊都會有一條紅(不論明顯與否)

接在硬碟上要排線紅線跟電源紅線都在中央(如:排線紅線-[電源紅-電源黑-電源黑-電源黃])
軟碟又比較麻煩一點,電源設計在排線上方,有的則像硬碟一樣,不過規則還是不變
就是排線紅線要對到電源紅線就對了
接在主機板上紅線就要跟P6、P8的紅線同方向

記憶上是如此啦
現在防呆設計都設計的很成熟了
基本上想裝錯也很困難,組電腦因此比起以前輕鬆多了!
而且零組件也便宜多了,以前若是接錯搞燒掉,小朋友會很淒慘...

真要說防呆比較完整的話
應該在推出ATX規格之後的產品都很完整了
大概從P2時代開始吧?
家用:AuneT1+TESLA E88CC+AMC 3000+ATH-ESW9&AKG K701;隨身:Sony XperiaSP+PHA-X+CKM55

larry523982 wrote:
為何會想到這個,是因為最近聽到朋友說想當年我組電腦都沒有防呆設計的


20~30 年前就有了.
environment790121 wrote:
甚至好像連CPU都沒有特別明顯的樣子(時間太久,有點忘記了)


這個是因為, 那以前的 CPU 很少用 ZIF 腳座讓人可以 DIY 拆裝昇級
CPU 型號本身也沒有那麼多, 不像現在同世代的十幾種不同頻率

486 時期頂多分個 SX/DX(x) 66/100 之類, 這之後 CPU ZIF 腳座與風扇才開始普及
更以前的 286/386 時期的型號更單純, 不太會買個 CPU 來換
(也不太會遇到電腦效能瓶頸問題, 頂多是加 RAM 調 RAM, 直到底下那個東西出來以前)
考慮昇級的話, 比較像是要不要買個 287/387 來裝這種 (補入專用空槽)
而不是分 Celeron / Pentium 還一年出幾批不同頻率或是小昇速型號的現狀



防呆從以前就有了,只是那時不知道它叫防呆,又加上不熟通常都是看說明書,

一步一步來比較安心,大概只有早期機殼上的那一堆線沒防呆吧,要1pin1pin插好。
肅清台灣終戰的日本狗

MOOMS wrote:
防呆從以前就有了,只是那時不知道它叫防呆,又加上不熟通常都是看說明書,
一步一步來比較安心,大概只有早期機殼上的那一堆線沒防呆吧,要1pin1pin插好。


那個頂多是燒掉機殼上的 LED

防呆設計的大量出現
是在ISA及VL-BUS進入PCI時代
也就是AT轉ATX架構開始大量出現

早期的防呆
1.5.25吋磁碟機接埠缺口
2.IDE排線紅線朝電源(裝置端),紅線朝PIN1(介面端)

AT時代的PSU
開關頭4條線有時還要自己裝
接錯的話
開機就是一陣燒焦味

現在防呆很完善
裝機很簡單
但還是屬於技術活
因為還是很多人組出一堆問題
真正的高手是鋒芒內歛而不外露
現在電腦組裝比較像組合玩具
組樂高都比那個難了
把握當下、愛要即時;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486以前聽說插反還是放得進去
(畢竟我沒經過那年代)

我只經歷過
IDE排線 沒有防呆的時期
(後來有1pin被封起來)
其實也只要記住紅色邊靠近電源就好了

還有機殼USB接頭
4pin全部分開
要自己接上去
現在好像都直接兩組一次插上去就好了

CPU時脈 硬碟主從... 的跳線
到現在主機板上已經沒幾個jumper了

沒有這些東西
組電腦好像就沒啥樂趣了...

larry523982 wrote:
自從國中以後自己組過...(恕刪)

在怎麼防呆,也防不了笨,依舊一股腦兒的插下去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