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組電腦效能分享(20210705攜帶式螢幕測試 20211227更新電腦、螢幕擺放)

家中都是2~4代主機,請見諒
首發測試影片為2號機:I5-4460+B85+8GX2+金士頓V300 SSD 240+1050 2G+酷媽450銅
測試內容為YOUTUBE 8K 60FPS影片在I5-4460+1050 2G的效果


可以看到的是CPU占用不到30%,而1050 2G硬解已經直逼95%
E3-1230 V2+8GX4+GTX1050TI追蹤玩真三國無雙7-以ASUS ZF6 4K 60FPS錄影

WIN10 1909 +cpu i7 7700 +gtx 1060 6g + 43" 4k螢幕 ,測試 8k 60fps
軟體 cpuid hwmonitor
直接開啟youtube:
CPU占用不到20%,1060 6G 使用率90%以下(可能沒60fps?)
potplayer 開啟連結youtube 網址
CPU占用不到15%,1060 6G硬解100%

若用工作管理員 查看GPU, 兩種方式都是 83% (直接開啟youtube 也能60fps?? )

影片測試我不熟, 簡單分享.
playwork wrote:
WIN10 1909(恕刪)

要看顯示卡是否有硬解是要在工作管理員-效能-顯示卡有DECODE的部分
我們說的60/30FPS是指的是"張/秒",在對岸因為編碼時的....我不能說他們都錯了,而是他們簡化"張/秒"為幀,其實在我們台灣這裡正確還是要"張/秒",只是台灣YOUTUBER為了方便也改"幀"
其實中文正確說法為:影格率
影格率

另外,你可以先在YOUTUBE用一般1080和1080/60影片播放來比較差異性,如果你可以感覺得到的話,60FPS感覺比較流暢,這完全要靠自己的眼睛和感覺
tu30342422 wrote:
要看顯示卡是否有硬解(恕刪)

Hz=次 /秒
之前常常調整解析度, 習慣用hz
已修正 謝謝
2012-06-14友站發表過:ASUS A53E(K53E)各項測試,可以搜尋看看
早先是用SSD120G,2014年改用SSD 240G




以下是今天測試的
E3 V2 VS HP PAVILION 14 VS MSI GF75 跑CINEBENCH_R15 插電前後比較
我先聲明一下,就是我的測試中,若是低階HP那台的I5-8265U+MX-250跑得動的話就不再做桌機和GF-75的測試了
因為我不是很專業的測試者,玩的遊戲都是老觀念,比如說最近在PS4火紅的FF7重製版,由於改為ARPG,不是傳統文字回合式RPG ,我就沒有下手了
加上PS5要出來,能支援PS4遊戲到哪地步,我會好好思量,或許屆時我會PS4輕量和PS5都買,畢竟我還有兩個GOOGLE帳號可申請(因為這裡頭很多下載遊戲都是我弟的)
至於電腦遊戲我還是要看遊戲,第一人稱和第三人稱的射擊遊戲我會手殘,我又不太喜歡SLG的遊戲,只玩文字回合式RPG(老是要打RGP-火箭彈)和PSP模擬器的日系棒球遊戲(非實況野球)
至於測試影片我都是一鏡到底,最多合併,請各位見諒,原本這時候應該是學PR,卻來個"武漢肺炎",唉~~~~
最後測試影片發表若是在各原測試帖子中和問題帖中發表過的就不在此發表了
最近,桌機1號機主機板怪怪的,我想,也是時候了(5年多了),只是我還是不會再想升級一號機了,現在思緒有點亂亂的,桌上型的I社還是換了腳位,現在換的話難保2~3年後還是要換腳位,而....AMD自從1055T之後,我真的只幫忙組過一次而已,不是我對AMD沒信心,而是還要換塔散就整個心思都軟掉了,只是....光想著,WD藍標 M.2 PCI-E SSD 1T無處用,還是天人交戰......難啊,還是去跟大X哥談談再做決定吧
打臉?這次真的要打自己的臉了,昨天和光華慶X的大X哥談談後應該八成會組新機
表面上是為了剪輯影片和WD藍標M.2 SSD 1T,因為裝了外接盒的M.2 SSD即使有散熱貼,還是隨時會高溫,即使有用到,可是還是用SATA SSD+外接盒比較多,實際上是讓自己"購買慾"......,開玩笑的啦,實際上是真的還想再試一次AMD的"真香"和那隻WD M.2 PCI-E藍標1T吧!!

上次買AMD已經是2010年的事了,組了1055T後INTEL好像是那年底發表了二代CORE,隔年我為了學3D MAX而去買了台I5-2400+P65(其中有換過P67,最終用Z68,當時喜歡大板)

最後是有學到一點點,不過和學ADOBE的DW、PS、FS、IR一樣都只學到皮毛而已,大部分還是拿來做"組新機的題材"而已,因為我在組裝電腦時是1994年買第一台電腦486 DX33開始就是組裝的,當年底買光碟機自己裝上去,只是當時還不懂,換機殼,換POWER,等到主機板壞了,才換奔騰MMX-200,也是整台搬去店家換的,當時也還不知道甚麼是組裝,直到裝巫毒"笨取",才有點意識到組裝

一直到組第一台AMD才真正知道當時是買組裝的,人生第三台電腦:AMD 杜龍1.2GHZ,回憶一下組AMD的情況:第二台的主機板壞了,去問問我弟的朋友,我才慢慢吸收一點點這類的資訊, 之後就走向無底坑........

各位或許會覺得我的文筆好像有一點點在學YOUTUBER的某人,實際上天下文章一大抄,借他的文筆來潤飾一下又有何不可,我原本是傳統寫文章的,在國中寫文章通常都不打草稿,因為腦性麻痺的關係,第一篇作文便在老師幫助下,成為我寫文章的契機(毛筆改原子筆寫),所以我很感謝我國中時期的老師和同學們,離題了SORRY
各位有興趣的可以連結下面,指導一下
國中的水準 現在文章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