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上一台桌機, MSI H97 的平台也已經是 10 年前左右的事情了,
這台 H97 桌上型電腦是工作為主, 現在必須要讓它退休了, 實在是 WIN7 連 GOOGLE CHROME, LINE 都不支援了, 想想也真的很心寒, 其實對大部分人來說, 現在的電腦效能其實都已經太足夠, 我也早過了那個年輕喜歡玩電腦硬體的年紀, 說真的, 電腦穩定不出任何問題, 穩穩地用我就很開心滿意了~ 但竟然連 GOOGLE, LINE 都無法使用了......
原本也想過直接舊電腦裝 WINDOWS 11 看看, 發現直接安裝是不給安裝的, 雖然有方法可以跳過限制, 但想想這台電腦的記憶體也只有 8G, 硬是要裝上 WINDOWS 11 會不會卡到一個不行? 再升級這 10 年的電腦.....值得嗎?
這台 H97 其實也在 2 年前被迫升級一次; 主要是因為換了 32:9 的超寬螢幕, 發現 i5-4460 的 CPU 內顯竟然無法點亮它, 所以當下就買了一張 ASUS Dual GeForce RTX 3060 O12G 的顯卡, 然後又買了一顆 850W 的電源...
人到了一個年紀, 有個好處就是不再衝動行事. 本來很快就決定要組一台背插式主板的 Intel 14 代 CPU, 結果沒想到 Intel 出事了~
對, 就是全世界都知道與買家都哀嚎的最慘的 Intel 13, 14 代 CPU 品質問題 (好啦, 要說是微碼問題也沒關係, 反正就是沒人敢用了~)
本來一直在等看看 Intel 會不會給出一個完整的解決方案, 結果就是保固延長到 5 年, that is all~ 於是毅然決定, 那就換 AMD 平台吧!
從以前學生時代到現在, 我組過的電腦從 Pentium II, (還記得那時候一顆硬碟 60MB 就不得了的大了) 跟用過了超過 8 台筆電, 我也在猶豫到底要不要再組桌機?
筆電就是方便, 也不占空間. 但筆電就被螢幕尺寸侷限住, 而且真的沒有升級的多少空間 (換換記憶體, 硬碟, 然後就沒然後了), 2022 年買的華碩筆電 UX435GL, 連現在的 32:9 螢幕也無法匹配 (顯示比例) 所以還是再點燃一次 DIY 組裝電腦的熱情, 並獎賞自己過去那麼努力的工作, 來組台顏值, 性能都很棒的桌機吧~
這台新的 AMD 平台電腦, 其實也是一波好幾折, 並沒有一次就組好, 而是零件等了又等, 前後花了 2-3 個星期左右才組起來, 主要是在等 AMD 的 R9 系列全新 CPU.
主機板選 ROG STRIX B650-A GAMING WIFI, 可惜沒有出背插式


記憶體跟硬碟


我選擇組一台全白的主機, 並且主要選擇了聯立的 UNI FAN TL 120 中央有液晶螢幕的風扇, 也搭配了他們家的 Hydroshift LCD AIO 360TL 可隱藏水管的水冷系統 (看了很多人組電腦的影片, 總覺得 CPU 水冷的管子垂在那邊真的超難看的~)




CPU 最後決定選上一代 AMD 最好的


還送了羅技的鍵盤滑鼠組

總算等到了 CPU 到


還挑了一個垂直顯卡支架:

第一次通電

說真的我不需要那麼的電子花車感....
寶貝小兒子來陪組電腦


最後決定再換一張性能滿意的顯卡






電源插頭插好插滿:

詳細菜單跟花費如下:

滿意~ 這台電腦日後會在換大一點工作室的時候再接 2 個螢幕, 滿足同時看 YouTube, 看盤技術線型, 通訊軟體
等工作~
P.S. 太太太久沒組電腦, 沒想到現在光是驅動程式就好幾個 G 的容量, 而且全效能跑的時候超級高溫 (跟舊電腦比起來)~ 整台主機也超級無敵重..... 因此再手工做一個移動台給它


希望這台電腦陪我再戰下個, 10 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