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題,小弟我之前很少用BT抓東西,近期才開始用,所用的版本是1.05版,內部設定幾乎沒什麼改,只有將磁碟快取改大一點,但我記得很多人說過,現在的BT軟體已經有改良過了,不會傷HD了不是嗎,但我才買不到15天的500G硬碟,才抓10天而已(不是每天抓,是偶而抓,不抓就關機了),但我一直用一套叫「Hard Drive Inspector」的軟體在監控我的HD,今天就叫出來一看,發現,裏面的「效能」「可靠性」「錯誤」從原本的100%降為45%了,我看了嚇一跳,才用10幾天的新HD,怎麼可能就會這樣,難到真的是我抓BT的關係嗎?
我問了我朋友,他說,監控軟體的數據不用太相信,不一定準確,這是真的嗎?
我朋友要我把那顆新HD用HD TUNE掃過一次看有沒有壞軌,我也照做了,也沒有壞軌啊。
請問各位大大,現在我倒底還能不能繼續抓啊,因為看到那些數據,有點怕怕的,不敢抓呢。
歸藍拍火 wrote:
老實說那些測硬碟的軟體
真實度還有待商榷
去測我家那顆要死不活雜音一堆的80GB硬碟
健康度居然百分百
說我新買的硬碟也不到百分之百阿
這些軟體都是去 參考 硬碟中S.M.A.R.T. 資訊 來判斷健康度
S.M.A.R.T 原理就像定義人頻死一些生理數值(心跳與血壓等)
過低代表會有死亡的危險,但不代表到一定會死,沒到臨界值,也不代表這個人一定可以活。
畢竟每個人體質都不同。
像是硬碟使用時間, 資料錯誤率,啟動時間與定義這些數值故障的臨界值都會被記錄S.M.A.R.T資料區內
如果硬碟廠商定義這些故障臨界值弄得很鬆,或是評斷項目太少
或是S.M.A.R.T 資料 不正確時,就會出現要死不死的硬碟健康度100%情況
硬碟狀態(S.M.A.R.T) 沒過臨界值,也不代表不會故障。即便硬碟狀態過臨界值, 也不代表會
故障因為每顆硬碟體質不一樣,或是有些東西影響這些數值。
所以這些東西只是給你參考,每顆硬碟狀況都不一樣,廠商的嚴謹程度也不一樣。
S.M.A.R.T(健康度)資訊出現異常時,就盡可能不要再用它。 但S.M.A.R.T正常也不代表你不用備份資料。
edisont wrote:
但我一直用一套叫「Hard Drive Inspector」的軟體在監控我的HD,今天就叫出來一看,發現,裡面的「效能」「可靠性」「錯誤」從原本的100%降為45%了,我看了嚇一跳,才用10幾天的新HD,怎麼可能就會這樣,難到真的是我抓BT的關係嗎?...(恕刪)
有時候不見得去BT問題,我之前買一顆 500G,也是沒幾天可靠度變成低於50。
我想可能的原因
1. 排線或其他板子內零件干擾資料傳輸。導致資料出錯誤。
2. 硬碟不良
3. 軟體或BT原因。也有可能Hard Drive Inspector 問題。
以我養牧場的經驗,跑BT/Emule 硬碟通常壽命會較短。但原因不見得是那些軟體。
有時候是因為長時間運轉,散熱不良所致。
我通常是用另一顆舊HD來養動物,跟其他的資料與系統碟分開來。
萬一硬碟壞掉,也不會影響系統與其他資料。最多重捉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