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某天我正在用買了一年的2.5吋USB外接硬碟儲存要燒給女兒看的幼教影片,老婆跑過來說要用電腦,結果一坐下去,腳就踩到了外接硬碟盒的連接線,連帶地把外接盒的電源接頭踩掉了,

隔天他拿了一台灣廠商的combo外接盒給我,回家一看,哇,不良品,組裝不好,而且出師未捷身先死,壞了。

於是再拿去退貨,並且自己跑到家電賣場去找,不是很貴就是很爛,不然就是只有USB介面,有的是連硬碟一起賣,可是我有硬碟了呀。

突然眼睛一亮,看到了三兄弟,造型很正的放在架上,於是就買到了現在手上的這組兄弟,一個2.5吋,一個3.5吋,其實還有一個5.25吋的大哥,只是買了也沒什麼用,算了。
這組外接盒應該在台灣也有賣,只是是否是同樣的廠牌,就不得而知了。
如果已經有其他人也放過了,就請不嫌棄地再看一次吧!

來看看吧!
這是2.5吋外接盒的外盒,價格在上面,澳幣59.95元(約台幣1470元),牌子叫KC(the king's collection)
這是3.5吋外接盒的外盒,澳幣89.95元(約台幣2200元)
兩個外盒放一起。
小弟KC 2.1的內裝,很完整的放在裡頭,皮套,光碟,本體,另附一個六角扳手。
打開外蓋後的內部,還有防潮包。
放入了我的40G 2.5吋硬碟,有點不好放,要小心。
鎖好螺絲後,組合,所有外部組件為鋁合金,方便散熱。
啟動中,發出感動的藍光。
大哥KC 3.1的拆箱,和mac mini有點類似,一個外箱一個內箱,只是是紙盒包裝。
3.5吋外接盒本體,可直放。
後面介面,開關,電源接頭,兩個Firewire(可串接),一個USB。
用內附的六角扳手鬆開四顆螺絲(忘了拍KC 2.1的照片,其實是一樣的)。
打開外蓋後的內裝(要小心指示燈的連接線)。
放入3.5吋硬碟,鎖好螺絲,小心,小心。
放回盒中,尺寸剛好,所以有點不便,但是方便散熱。
啟動,也是藍光。
兩個兄弟串接合影。
心得:
全鋁合金的散熱很好,外形簡潔,沒有任何多餘的標籤和圖案,最重要的是Mac運作環境良好。
當切也不知道要放那個版(攜帶電腦?桌上型電腦?蘋果?),心想我最主要是在應用在Mac,所以就放這裡了。
唯一的缺點是,安裝硬碟的時候要小心點,因為要作良好的散熱,必須把尺寸做得剛好,造成了一點難度。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