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過既然要分享就要分享一些比較特別的產品啦。今天要來跟大家分享一下moshi zefyr pro~究竟這個小玩意是不是真的武功深厚呢?


ps.第一次寫這類有數據分析的文章,我也怕因為自己的文字能力不好讓大家看不懂@@所以現在PO出來的版本是已經大改好幾次了...還請多多諒解!

=========================================
一 簡單開箱
本次分享的主角 zefyr pro登場~~For MBP 15/17....很有質感的白色包裝


銷魂的moshi LOGO

依然是MIT的精品喔~~

zefyr pro+設計優秀的包裝!!包裝上下都有保護墊耶


跟我的BEST BUY會員卡比較一下~~zefyr pro上超大塊的超導熱矽膠!! 這是zefyr pro主動散熱的狠角色之一

zefyr pro主動散熱的狠角色之二~~全鋁製散熱鰭片!由超導熱矽膠傳過來的熱量就在這邊跟空氣進行換熱,而達到散熱的目的!鰭片的設計可以增加熱量交換的面積而提散熱效率喔

zefyr pro展開後的一些細節特寫!又一個銷魂的moshi LOGO

另外一頭展開藏著的是zefyr pro的超靜音風扇,根據官方介紹使用壽命可以超過10萬小時!而usb接口巧妙的藏在本體內部!

zefyr pro 完全展開後的樣子!由於支持MBP,所以比zefyr 還要長很多喔。當然向下兼容也是沒有問題的啦

zefyr pro + macbook pro 15合體 !因為最大支持到MBP 17所以長度會多出來一點點

來個側面特寫!考慮到MBP/MB 只有兩個usb口....moshi就是這麼貼心>< usb接口接上之後,後面還可以接usb喔。zefyr pro也使MBP底部墊高了許多,使得散熱環境得到改善<br>

在之前一些網友的zefyr分享中有提到一個缺點就是usb線比較短的問題....這一點在zefyr pro可能好一點!因為最大支援到MBP 17,我的MBP 15用起來覺得線還是夠長的...不知道MBP 17用起來怎麼樣?

其實對於超導熱矽膠是否真的有絕佳的導熱性,我滿好奇的!我用溫度槍來測試看看表面溫度。當時室溫約17-18度,由於不同材質的發射率不同...一般的溫度槍也無法做手動補償,所以測量結果只能參考!我用的這款預設為0.95,這是大多數有機材料,油漆或氧化材料的發射率,不過對於打磨過的金屬表面可能就會產生誤差
超導熱矽膠表面溫度約為17.4!結果僅供參考,不過我們拿超導熱矽膠跟室溫比較的話,其實兩者溫差不算太大!

以上簡單開箱到這邊告一段落!對於散熱器產品而言大家肯定很好奇,究竟散熱效果怎麼樣呢?接下來就是本次分享的重點啦
在分享這篇文章前其實我參考過幾篇zefyr的分享文章,在大部分網友的文章中都已經驗證了zefyr 使用前後確實產生了溫度差異!當然,散熱器如果沒有效果那就不叫散熱器啦,哈!之前的分享文章讓我們看到了效果確實存在,但我發現大家好像都沒有提到散熱效率究竟如何?呵呵,所以就起我的好奇心,讓我來當白老鼠補充一下散熱效率好了^^
究竟zefyr pro的散熱效率有多大的效果呢?
其實我的方法很簡單~
1.以播放影片為1080p 的變形金剛後半段約54分鐘的電影來使MBP溫度上升
2.所有溫度測量都採用Temperature Monitor來監控各個sensor 的溫度變化(包含CPU GPU 等)
3.空調控制室溫在15度左右
4.以下簡稱 未使用zefyr 為測試一
使用zefyr 為測試二
5.主要比對溫度為CPU A
Graphics Processor Heatsink 1(以下簡稱GPH1)
Graphics Processor Temperature D (以下簡稱GPTD)
ps.每次測試前,都將MBP關機在室溫15度的環境下等待20-30分鐘的時間使MBP跟環境溫度盡可能的達到一些平衡
測試結果如下:
一影片播放40分鐘後所監控到的溫度
測試一 | 測試二 | |
CPU A | 67 | 62 |
GPH1 | 60 | 58 |
GPTD | 72 | 70 |
由監控到的溫度可以發現,同一時間監控到的溫度,使用zefyr pro後的CPU GPU溫度均有降低
二影片結束後開始散熱35分鐘後所監控到的溫度
測試一 | 測試二 | |
CPU A | 40 | 37 |
GPH1 | 40 | 38 |
GPTD | 51 | 49 |
測試二此時監控到的溫度數據為明顯比測試一測到的數據要低,可見使用zefyr之後不需要35分鐘就可以降溫到與測試一一樣的溫度!
而測試二中影片結束並開始散熱的時間為20:46 究竟測試二只花了多少時間就達到測試一散熱35分鐘所降到的溫度呢?
測試一 | 測試二 | 測試二(影片結束後散熱約14-15分鐘左右) | |
CPU A | 40 | 37 | 40.03 |
GPH1 | 40 | 38 | 40 |
GPTD | 51 | 49 | 51 |
以下附上測試二的溫度曲線圖
CPU A

GPH1(下圖中粉紅色曲線)

GPTD(下圖中紫色曲線)

由上面的比較可以得知,未使用zefyr pro需要35分鐘才能降到的溫度,使用了zefyr pro之後只需14-15分鐘就可以達到相同的溫度!散熱效率算是很不錯囉!
其實當我入手zefyr pro之後已經是冬天的事情了,上海的冬天是給他冷阿...所以MBP的散熱問題沒有夏天這麼明顯!不過一購入MBP之後確實被他主機高效率的散熱效果給嚇到過,哈!對於apple的週邊產品來說,要在這個兵家必爭之地取得漂亮的成績,推出的產品往往不僅要夠漂亮夠獨特還必須夠好用,我想zefyr是個滿棒的產品。身為apple愛好者的各位應該也已經做好陷入無限勸敗深淵的準備了吧?呵呵
優點都在上面的文章說完啦,個人覺得有幾個值得改進的地方:
1.如果有個專用包包來放zefyr pro應該會更好!對於有攜帶需求的朋友來說除了避免自己心愛的電腦受傷之外,也可以保護zefyr pro!對一般人而言散熱器都缺乏攜帶性,大部分也不會想要帶出去使用...不過既然zefyr在攜帶性上有優勢,這也是一個滿大的優點!
2.usb線真的可以稍微長一些比較好!對於兩者合體時安裝會更方便~這就要考驗moshi的工業設計能力啦
3.價格的話是有一點點貴啦,呵呵!不過依然期待moshi明年會帶來什麼令人驚訝的新產品
最後,感謝大家的收看!以上的測試數據僅供大家參考囉,因為我也不敢保證所有會影響溫度變化的變因我都控制住了,只能客觀一點來看待測試的結果會比較好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