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知]多元資料外接儲存解決方案Raidon ST6600

相信夥伴的電腦

若是用來工作的,不管你的硬碟再大,總是有滿的一天

[新知]多元資料外接儲存解決方案Raidon ST6600
尤其是一台主機頂多給你塞兩棵硬碟,就滿了

所以腦筋就會動到外接硬碟去

但是

[新知]多元資料外接儲存解決方案Raidon ST6600
硬碟【再】多,也還是總有滿的一天

所以今天的主題,就是當你的需求跟吉米一樣,甚至你的資料是需要給全公司的人access的,那頻寬就很重要了

[新知]多元資料外接儲存解決方案Raidon ST6600
首先,當然要先拆開PowerMac G5的主機囉,因為今天要加持的是號稱300MB/s的SATA2的解決方案

[新知]多元資料外接儲存解決方案Raidon ST6600
PCI-X的SATA2擴充卡喔,有專門給Mac的driver所以選擇他

[新知]多元資料外接儲存解決方案Raidon ST6600
Silicon Image出品,應該屬於佳作吧

[新知]多元資料外接儲存解決方案Raidon ST6600
由於吉米今天不是介紹外接陣列解決方案,例如這個Raidon ST6600(左起)旁邊的配角,SR3610(SATA2)、SR3600(FB800、USB2.0,買這台的故事可豐富了....)

[新知]多元資料外接儲存解決方案Raidon ST6600
Raidon ST6600 外接硬碟解決方案

[新知]多元資料外接儲存解決方案Raidon ST6600
外觀質感相當優,全金屬兼具散熱功能

[新知]多元資料外接儲存解決方案Raidon ST6600
乾淨俐落的設計,後面除了兩個風扇之外,就是一個SATA2的接孔,以及電源插孔

那這台機器一次可以放幾棵硬碟呢?

[新知]多元資料外接儲存解決方案Raidon ST6600
來來來~連內接的cradle也是金屬的...真是感動

[新知]多元資料外接儲存解決方案Raidon ST6600
換個角度來欣賞一下

[新知]多元資料外接儲存解決方案Raidon ST6600
這是cradle的開啟鑰匙,要有這把,才能打開把手,抽出硬碟來

[新知]多元資料外接儲存解決方案Raidon ST6600
這是運送過程的cradle,因為中間還有一個塑膠的保護座,裝上硬碟前,要先拆掉

[新知]多元資料外接儲存解決方案Raidon ST6600
裝上號稱200MB/s的SATA2 250GB硬碟,他們家的Cradle有個好處

[新知]多元資料外接儲存解決方案Raidon ST6600
就是相類似系列中,是可以共用的

[新知]多元資料外接儲存解決方案Raidon ST6600
例如若你要外出,你可以抽出來, 插入最左邊那個小小的SATA2+USB外接盒,你就可以帶出門了,或是抽出來插到右邊的SR3610去做Hot Swap

都方便的很,甚至你可以多買幾個,隨時熱抽拔,把他當作是一個超大的磁碟片來使用都可以,不用重新開機

[新知]多元資料外接儲存解決方案Raidon ST6600
燈號面板,再這裡可以看到每棵一硬碟的運作狀況

[新知]多元資料外接儲存解決方案Raidon ST6600
cradle上面也有燈號,你也可以知道到底有哪些在做動

[新知]多元資料外接儲存解決方案Raidon ST6600
這裡則有另一組硬碟狀況顯示燈號

[新知]多元資料外接儲存解決方案Raidon ST6600
這裡顯示的是這套【系統】的運作狀況

吉米為甚麼愛這種東西?

因為理由很簡單,當再神的A電腦掛掉的時候,不用等他修復才能拿出資料來,只要把這台【系統】抱去另外一台電腦,你又是一條活龍,可以繼續幹活,而不用等到電腦修好的幾百年後

所以當硬碟一棵一棵塞入之後

[新知]多元資料外接儲存解決方案Raidon ST6600
你就可以開始來管理你的資料了,例如吉米是這樣分類的

[新知]多元資料外接儲存解決方案Raidon ST6600
當然啦~桌面上面就會跑出漂亮的圖示出來

也就是說,他是一個【五棵】SATA硬碟的外接解決方案(你自己可以選擇用SATA或用SATA2硬碟),透過SATA2傳輸,所以他就是會出現五棵硬碟在你桌面上面

當然這時候也會有人跟吉米一樣很貪心,想說一棵硬碟放一種資料不妥當,那可不可以使用Mac OS X內建的軟體陣列呢?

[新知]多元資料外接儲存解決方案Raidon ST6600
當然可以,還隨便你高興怎麼搞就怎麼搞,例如前三棵搞成Raid0來換取速度,後面兩棵來作成Raid1,讓我把作好要收藏的資料收進去這裡不用擔心硬碟壞掉

甚至可以全部五棵都來搞Raid0,或是全部去搞成Raid1,但這邊跟大家報告,由於是軟體Raid,所以雖然有超過四棵硬碟,但是你就是不能搞Raid0+1這種兼具速度與安全的方式

[新知]多元資料外接儲存解決方案Raidon ST6600
也因此,吉米開始把所有收藏轉換成數位,最後放入載具,出門在外時,就可以隨時享受囉

接著夥伴開始關心了

吉米,你要怎麼測試這個號稱可以到300MB/s的SATA2解決方案

因為不管是G5的內建硬碟也才只有SATA而已,也就是150MB/s,那你要怎麼去測試他?

就像你在鄉間小道,了不起能開到100km/h已經很恐怖了,你要怎麼去測試一台號稱可以到達極速300km/h的車呢?

嘿嘿~

不要忘記了,吉米有裝RAM DISK,也就是說,吉米拿【多餘】的1GB記憶體,來當作硬碟來使用,RAM的速度,可以遠遠遠遠高於硬碟速度了吧~

對~

夥伴可以拿那個怎麼測都不準的Xbench來玩玩看,當個數據參考,不要太認真,以吉米的PM G5內建的SATA硬碟來說,Xbench的答案是READ每秒傳輸52.38MB/s,Write每秒23.59MB/s,那這個神奇的RAM DISK效能如何呢?

答案是READ每秒461.89MB/s,Write每秒398.16MB/s,姑且不論Xbench準不準,但至少可以看出,這裡有9倍的速度差距...嚇死人吧~

所以Gigabyte開賣的那個iRAM,若有夥伴敗的起,搞個四張(PM G5可以插四張),各上4GB RAM,來作系統跑,吼~那真的是光速啊~

所以吉米將一個738MB的檔案,傳入RAM DISK裡面,來作測試的準備,丟入硬碟之後,在寫回RAM DISK來計算Read的速度鋒值

[新知]多元資料外接儲存解決方案Raidon ST6600
第一個G5,這裡是用Segate SATA 250GB來作測試,經過的是SATA的界面,下面就是Xbench測得的數據

第二個是160GB吉米的外接陣列解決方案,裡面接的是WD IDE 160GB HDD x2,走的是fw800(雖然他也有USB2,但吉米跟大家報告,USB2的實際傳輸速度比Fw400還爛,還會塞車)

第三個是1GB的RAM DISK,走的是記憶體插槽,Xbench的磁碟分數是607.52,Mac mini幾分? 50.36分...好慘~

第四個是今天測試的Segate 250GB SATA2硬碟,經過eSATA進入主機

第五個也是今天測試的另一組WD 80GB SATA2硬碟,一樣在ST6600走eSATA進入主機

在這裡可以看到,單一棵硬碟的傳輸速率,並不能激發出SATA2的神奇傳輸效能,頂多比內接SATA好一點

[新知]多元資料外接儲存解決方案Raidon ST6600
這80x3+250x2個是將這全部的硬碟80x3+250x2全部搞成一個Raid0來測試,吉米發現,就像玩AOE一樣,當你派初一個農夫去耕田,你的收穫有限,最大產能頂多就是那樣,但今天你派五個去耕田,那這個產能就能被激發出來,就如同字這裡你可以看到高達177MB/s的傳輸速率,甚至實際上傳輸一個738MB的檔案,只要8.5秒,內建SATA要傳多久?20.87秒,不要懷疑,而且這是SATA 7200轉的硬碟哩

比較特別的是最右邊這個不知道Raid多少的惡搞法,搞出740GB的結果出來

[新知]多元資料外接儲存解決方案Raidon ST6600
搞成Raid1的結果,畢竟是軟體Raid效能會有差,因為必須透過CPU運算,而且這樣很危險喔,拿到別台電腦不一定能用喔

[新知]多元資料外接儲存解決方案Raidon ST6600
其他電腦及外接盒的數據參考,看到這裡很心酸吧...

不過也不要心酸,因為這些設備也沒有SATA甚至Fw800的接孔,所以只得乖乖用FW400來傳資料囉,你看看M9,已經比Mac mini的硬碟速度快上一倍了

這個小白是怎樣?唉~真慘...

所以吉米最後來個結論

若你是有很多資料要抽換、要分享,怕卡在一個頻寬而無法解決,這似乎是個不錯的方法

若你是要分享個其他電腦使用,記得買最新的PM,因為他內建的是Gigabit的乙太網路,不然硬碟快了,又卡在網路速度,不是很糗嗎?

但若你是安全第一,那建議夥伴選擇外接陣列解決方案

另外的SATA2的SR3610在測試的期間,並不能透過eSATA連上主機,所以無法測試,據說在PC上面是很正常的...

缺點是甚麼呢?

我想應該只有價格是你買不買這台機器的主要問題吧~

不然作成硬碟櫃多贊啊~

不過不行,吉米還是不放心把雞蛋全部放在一個籃子裡面,還是要有Raid1比較保險
http://forums.jcms.com.tw/addhits.php?c=FFFFFF&t=5832

原廠連結
http://www.raidon.com.tw/tw/ST6600.htm

如有錯誤,歡迎指正
【擇你所愛,愛你所選】,吉米丘上的海盜樂園,吉米丘上的部落格,吉米丘上的金銀島、VAG.TW
我超愛那台Raidon ST6600的

之前一值再注意這家的產品..可是真得貴到不行
我目前還是dvd備份中...哀

等我哪天中樂透,我一定要弄四套技嘉的變態硬碟來玩玩..raid的極限..
呵呵... 吉米秋人在對岸,還不忘勸敗大家~ 真是盡責啊!

當時跟這台 RAID storage 測試擦身而過... 現在有點後悔了... 呵呵....

真期待這樣的裝置,我200G的都不知幾顆了。
呵呵呵...^_^|||...
樓主終於拿出會讓我YY的東西了,好物!

這個我好早就跑去問過ST他們公司何時才要出,這已經是至少三個月前的事情了,
不過我後來考慮到我硬盤不斷升級不斷購買,對於這種裝置實在還是很難放心到底能支持到後面SATA多少規格,我之前買八支聯力IDE抽取盒裝起來就用了七年之多。



不過錢夠多的人我更建議買這種的:
http://molesterwaterball.blogspot.com/2005/10/blog-post_112991227205124968.html#comments

這才是真正高檔貨,相較之下前面那個像是玩具。
我之前去問過,機殼空殼含抽取夾大概15000~20000NT。
之前我本來要跟九郎買,可是我還是被SATA熱抽模組之間相容性問題感到困惑,才作罷。



PS.跟我一樣有練過的人可以試試看直接裸差拔SATA/SATAII硬碟機(我連RIAD模式下照拔),哈哈,每個朋友看了都目瞪口呆。硬盤多又找不到適合的裝置,只好練練歪功,不過除了一開始摸索外後面就再也沒碰到問題。

最後附贈一張我的本本+資料中心目前的做法。
桌機不在身邊就沒法子拍照分享了
by naturallife
最後附贈一張我的本本+資料中心目前的做法。
桌機不在身邊就沒法子拍照分享了


FW 的同學? 十分眼熟的外接硬碟.

我之前也是用 DIY 的外接陣列, 不過維護不易. 上次硬碟無預警連線失敗後我就放棄了. 之前在老地方貼過的圖






我現在都是買現成的外接陣列. 自己組裝雖然便宜, 不過要花費的心力與維護的時間不符合經濟效益. 拿來作正事比較實在.
吉米老大~~
小插花一下~
SATA2是300m/s才對~~
這個東東小弟也在想說......
不過光看空殼價再加上5個 SATA2 的 HD ... 這應該一個月得不吃不喝才可能達成
厲害!連這東西都可以diy,不過看圖好像無法熱插拔???
pojen_h wrote:
我現在都是買現成的外接陣列. 自己組裝雖然便宜, 不過要花費的心力與維護的時間不符合經濟效益. 拿來作正事比較實在.

joychen wrote:
吉米老大~~
小插花一下~
SATA2是300m/s才對~~


謝謝夥伴的指正

等一下來去修改

另外提一下這個熱插拔,真的很方便說,所以專業的事情,還是交給專業去處理吧~

雖然DIY樂趣多多,但那畢竟是個過程而已
【擇你所愛,愛你所選】,吉米丘上的海盜樂園,吉米丘上的部落格,吉米丘上的金銀島、VAG.TW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