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honen wrote:說甚麼有一種L...(恕刪) 4G如真的能取代固網last mile,個人絕對是樂觀其成。我雖然不是學電的,但我怎麼想,也覺得難度很大。舉個不是很恰當的例子,大家都知道SSD的好處,NAND也一直在縮製程降單價,但是在每GB的單價,NAND降價的速度卻永遠追不上傳統硬碟容量增加的速度。我不知道一個4G基地台理論上的頻寬有多少,估狗了半天,什麼答案都有,沒spec 也不敢說哪個對。假設一個基地台涵蓋範圍是半徑2公里好了,頻寬可以達到1Gb,光世代就以100Mb那種來看好了,這樣去算,一個半徑2公里的基地台可以給10個人接,大家都拿來當成固網用的話,理論速度就可以達到100Mb。每個接進去的用戶都滿足了。但是半徑2公里,可不止10個用戶,可能會有上千個家庭,特別是在都會區人口密集處。您也許會說,那就再設基地台就是啦,是沒錯啦,但別忘了,原來的那個基地台涵蓋範圍是2公里,NCC也只分了15MHZ給你,在2公里的範圍內再設另一個同頻道的基地台則會發生同頻干擾,好比兩個廣播電台在同頻下發射電波,結果是什麼都聽不到。也就是說,真真要實現以LTE 取代最後一哩,您需要的是基地台微細化,距離可能就像你家Wifi,50公尺的有效範圍,然後每50公尺服。務10個客戶,這樣才有可能達成。如果是這樣的話,這意思就好像電信公司來你家設幾戶共用的wifi基地台一樣。就電波特性來說,距離要短,頻寬要大,就是高頻的信號。這就可以解釋電信業者為何都在等NCC 年底2600MHZ的釋照。只是我不知道2600MHZ都釋出來了,是否就足夠滿足取代最後一哩所需的頻寬。我自己覺得是不夠的。由結論來看問題,為何不夠?如果夠的話,電信業者就不會不約而同取消4G吃到飽了。(正如樓上網友說的)除非無線調變技術有重大突破,個人認為,再10年要讓無線取代最後一哩還是粉難。除了小公司以1800開台,另外2家大公司用700開台其實是很吃虧的。我沒有確實資料不敢亂講,因為電波特性的關係,兩家大公司的700涵蓋性雖然比小公司的1800好,但它一個基地台涵蓋範圍更大,受限於涵蓋範圍,沒有辦法再加設其他基地台的情況下,兩家大公司更沒有本錢去跟您拼吃到飽了。您覺得呢?
kohonen wrote:說好的台灣用LTE跟...(恕刪) 看看這篇Will LTE kill DSL ?再說吧....我覺得說的非常對, 結論是郊區山區人口稀少, 光纖很難佈線的地方, 用LTE 去取代Last Mile是比較合理的.在都會區, 人口集中的地方, LTE 是無法去取代固網的, 最大問題就是在同一個基地台涵蓋下的人要共享那個基地台的頻寬, 也就是小弟之前回文時所提到的問題."一個半徑2公里的基地台, 假設能提供1Gb頻寬, 但是這範圍內有1000個家庭要上網"可不可行, 您自己看著辦.雖然文中提的是DSL. 但是意思一樣, 不必深究.有興趣, 古狗一下 "LTE for Last Mile" 就跳一堆出來了, 不用在這邊吵吧.
nu1880 wrote:少數人把4G當固網用...(恕刪) 在國外有些業者會針對一些使用筆電或電腦連線等用非行動裝置連線的用戶直接踢下線或是降速,以確保網路品質只是在台灣,看看4G分享器熱賣,就知道根本鼓勵用戶用筆電連行動網路
男友家正是用遠傳4G取代家用網路,因為我們都在外地工作,申請固網比較麻煩,時代越來越進步當然我們也要進步嘛!!用到現在網路都還滿順暢的,別人的狀況我不清楚,我們也不會要求一定要到幾M才可以,故障少+連線品質穩定我們就很滿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