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行動網路吃到飽,到底好不好呢?

取消吃到飽我是覺得必要啦
畢竟就像版大說的一樣
無線的頻寬是有限制的
以價制量是比較好的方法
反正使用者付費嘛
其實很單純

就是很多使用者吃到3G吃到飽的這塊大甜頭

所以當然想要4G吃到飽 甚至希望價格別比3G吃到飽還要貴



但我個人認為這想法很天真

除非你敢用大筆資金去開一家這樣電信公司

然後給鄉民們有這4G吃到飽反而比較便宜的福利

那我馬上向你磕頭下跪 大喊萬歲萬歲 萬萬歲都行

現在4g沒吃到飽,那就吃3g的就好!

然後坐等郭董的公司開台…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以上都是玩笑話,不構成投資建議,本人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
難道3G吃到飽就不是使用者付費嗎
我上網是沒繳錢嗎
還是你上網費有繳的比我多
你以為每個地方都能有WIFI嗎
你用不到不代表別人就不能用
那免費WIFI也來收個錢如何
使用者付費嗎~多麼偉大的理論
不如搞一個50G 3000或100G 5000的方案
用的多就付的多
別整天只想著花少少的錢吃到飽
其實台灣這個"吃到飽"已經是很多年的"特有市場"
在國外不要說4G吃到飽,連3G都沒有吃到飽 完全就是以量計費

大家都還記得吧
ADSL剛出來,只有固定制,因太貴少人辦,那時大家還在用撥接上網
後來出個伏動ip的計時制ADSL,費用便宜多了,本來這個也要"計時"來收費的,跟撥接一樣
那時也出了用DHCP方式的第四台上網...這個就等於"吃到飽"
變成"計時制"ADSL 也是"吃到飽"
從此以後,不管慢速,快速的ADSL 還是第四台上網,全都是"吃到飽"

到了3G的年代,業者為了競爭拉客戶,也開始推出"吃到飽"
付費的Wifi點,也來"吃到飽" 3G預付卡上網,也有賣"日卡"或"月卡" 讓你吃到飽
現在4G年代,現在雖然沒吃到飽
之後會不會推出吃到飽...只能說機會非常高...因為已經有業者有4G吃到飽了,不會減速的喔
為了搶客,之後一定會推出
曾幾何時...吃到飽已經是台灣的"特別市場"...不管有線的,無線的 全都要"吃到飽"

想辦4G吃到飽的,等一陣子再看看...
身邊很多重度使用者的人,每月流量都20G以上...他們都說 沒吃到飽就不辦了
電信業者當然也要賺錢,你沒吃到飽人家就不辦,等於把生意送給別人做
grason00 wrote:
因為已經有業者有4G吃到飽了,不會減速的喔


您說的這一家,最重要的細節就在下方貼心提醒的第3點
(仔細閱讀之後,我突然驚醒,這有點不單純)

吃到飽附上的但書很有趣,雖然是吃到飽,但每個月還是有流量門檻,
超過之後給的是有下限的吃到飽,而且優先權會被擺在後面...
(下限還訂了一個給三雄打臉的不低於128K)

對,只要速率不低於128K,實際用戶可以跑多少速度,天知道,假設該
業者沒公告,設了上限為1M,又能如何?

業者的回覆說帖基本就有以下兩個:
1.合約上有註明:不低於128K (跑不到128K會不會乾脆就推給收訊不好?至於上限,沒提、隨緣)
2.合約上有註明:公平使用原則 (帝王條款,超過流量你也只能接受)

可預期的是,在未來4G涵蓋率大幅提升之後,"不限流量"的4G吃到飽,
也許有可能會出現。
Know yourself. from Socrates

linsuper123 wrote:
最近4G通訊網路開台...(恕刪)


目前台灣情況

愛用吃到飽下載一大堆電影 養動物的

就乖乖的去用3G

沒錢又愛叫沒有4G吃到飽又佔用一大堆頻寬的人

128k/256k 只是讓你最後的掙扎用的

不是讓你繼續佔用頻寬的最後使用方式


4G就留給使用者付費

不足額就加價購買

一般消費者看看臉書跟聊天

在外看看影片 4G的費率有合適的選擇

當然 用3G吃到飽也可以

另外有業務生意的需求

需要更快的速度去處理東西

當然適合4G網路

在內線開著TOYOTA被外線的TOYOTA超車!!!你說悲不悲哀!慚不慚愧!丟不丟臉!
按國際趨勢,的確不應該有吃到飽。

但是假設中華的3G一個月吃到飽,未折扣的情況下950/月
光纖上網連線加電路費也是一個月…

價格上其實也並沒有那麼樣的有優勢

甚至我家的人也曾問我要不要取消固網直接用3G網卡就好

但是固網之所以為固網,是因為他有局限性

可是當使用習慣 變成了出外也要上網通訊的時候
行動網路的連線價格就變成可以探討的問題了…


之前會出類似吃到飽,應該是USB的3G網卡主打接電腦上網的那時候吧
隨著行動裝置的增加取代了筆電

但是個人還是會覺得用NB開奇摩網頁的封包消耗量絕對遠多於用平板開的消耗量…
這些使用3G網卡插筆電上網的人

其實很多流量都被FLASH的廣告給吃掉了…
但是筆電畢竟瀏覽器功能性強大,隨便的禁掉FLASH似乎也不是好事…


朋友和我討論若使用流量計費,我到底划不戒算

如果只是單純的使用行動裝置、智慧手機上網,應該差不多。

但是如果會把手機當AP或是當MODEM連接筆電上網的情況…
那可能流量又是一回事了。
就讓他很貴的吃到飽不就得了
別拿流量低的用戶去補貼高的就行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