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制預繳行為,是否於法有據~是否涉及委反公平交易法及消保法~大家來討論看看

poker face wrote:
爛比喻!
就算吃飯先付你也只付一餐,有叫你包2年嗎...
(營養午餐也是一個月一個月繳,中華電信這樣很糟糕)


google 威寶 預繳,第一篇
"門號續約預繳4800竟失效"

一致的標準,
就算吃飯先付你也只付一餐,有叫你包40個月嗎...
(營養午餐也是一個月一個月繳,威寶電信這樣很糟糕)< 嗎?

個人認為:
預繳不糟糕,失效了才可憐
綁約像被綁架 wrote:
google 威寶 預繳,第一篇
"門號續約預繳4800竟失效"

一致的標準,
就算吃飯先付你也只付一餐,有叫你包40個月嗎...
(營養午餐也是一個月一個月繳,威寶電信這樣很糟糕)< 嗎?

個人認為:
預繳不糟糕,失效了才可憐 ...(恕刪)


請不要扯開話題!

1.你的確比喻的很爛
2.中華電信首開預繳先河,最該罵...

(要就去頂哪篇不要在這邊指使別人估東估西)
羊毛出在羊身上

預繳行為其實也是優惠到消費者

想想 每個月的月租費 甚至於有用到上網的費用

不就是自己在打 自己在使用的嗎?

手機製造販賣都是要費用的

手機綁約期滿後就是自己的且又有多贈送抵扣金額

我只能說 真的有優惠到

就算其清倉的智慧型手機 也有其基本的功能

高階智慧型手機打著清倉 就綁約零元出售

賠本的生意 有誰要做@@



離題抱歉 個人淺見
什麼叫"買賣"?

賣方要賣的東西買方願意接受所開的價錢及條件

雙方合意 你情我願

誰強制誰?有強制還叫買賣?

預繳這是契約的內容

買方覺得不合理 不同意 當然可以不買

既然要買 就等同買方同意這契約內容

何來強制?

你(不特定對象,也可以對號入座)以為你辦手機辦門號填的文件是國小習字簿讓你練寫字的嗎

那就是契約,白紙寫黑字

還有

0元手機搭配條件何來詐欺?

還真的那麼好有手機業者或通訊商開工廠做手機

然後定價0元來送你(不特定對象,也可以對號入座)?

懷疑人家詐欺?應該是自己的貪念詐欺自己的智商吧?

假如有一台精美小巧的電腦原價4萬

在你線上選購記憶體升級到8G時店家豪邁的決定整台賣你1萬9千元時

你會不會覺得不合理?

就算你覺得不合理 很心不甘情不願的下訂單

搞不好隔天就會有消保官跑出來要求店家出貨

原因是什麼?

->契約

民法第七十二條規定:「法律行為,有背於公共秩序或善良風俗者,無效。」

也就是說,如果法律行為違反國家社會的一般利益或是社會倫理道德觀念,契約便無效。

本篇主題所談"預繳"

說來說去就是人家的契約內容

有沒有強制?

應該只有關門處理澳洲客人的便當店老闆有吧
馬3專屬抱枕~有需要者請PM^^
不是要嗆你,覺得他違法就去找相關法條詢問相關人士
而不是自己在那邊自以為自以為
這年頭除了混混對混混,沒有人多勢眾這回事
把文PO出來是為了博取同情還是?

另外,真的奉勸一些人,沒錢就不要打腫臉當胖子
有時候你們說的話看起來還真不舒服......
自從出社會之後
我都買空機
從來不綁約
所以不會有預繳的困擾
通常我看到兩三萬的手機竟然只要O元
大字紅字顯眼的字我全都不看
我只看那最小最小要用放大鏡才看得到的字
上面白紙黑字寫得一清二楚
「需預繳」

以下為範例圖片,與本討論主題及任何一個討論串都完全無關。



如果真的違法,我想不用你說,
媒體早就爆出來了!


現在是媒體治國的時代呀~
其實個人很少在這個版面發文,買手機賣手機,手機的一些不為人知的通路內幕,大概也了解一二,

過去曾經是中部手機盤商的我,目前任職消保團體總編輯兼調解人工作。

發這篇文的意義在於題意中,[0元手機]與此方案唯一繳費途徑是[預繳月租費]。

許多朋友熱烈討論的方向,可能誤解於著眼點放在...[不喜歡就不要去辦啊]這類的情緒言詞。

因最近廣告打得兇,個人希望站在[消費者立場]仔細為大家來把關,如果有適法性的問題產生,能夠"預防重於治療",也好過等到事件發生再讓媒體去報導出來,來的對消費者有利的多。

個人私下也愛把玩手機,也許因曾經多年前作過通訊業,其實在消保單位,手機門號業者(系統商)與民眾之間因為資費的糾紛,占每年消費糾紛總業排行的第4名。(第一名是保險業,第二名銀行業,第三名生活消費類)

個人不是衝著某牌手機或是某業者來做偏頗發文,謝謝大家踴躍的回覆,這讓我得到很多的啟示和著文的參酌。

至於首發文章有錯別字部分,在此向大家致歉。
這位編輯先生 你這樣表明身份 讓我對消保團體感到很失望

一個為維護大眾消費權益的團體 居然不尋找法律相關協助 而是直接跑到網路上來發問

你們就是這樣維護我們的權利的嗎 該不會之前也是這樣隨便做做吧

原本我家也有訂消費者報導的雜誌 現在看來沒續訂是正確的

不恨古人吾不見 但恨古人不見吾狂

superpartyjj wrote:
其實個人很少在這個版面發文,買手機賣手機,手機的一些不為人知的通路內幕,大概也了解一二,

過去曾經是中部手機盤商的我,目前任職消保團體總編輯兼調解人工作。


開版大願意表明身份,我是給予肯定又有點失望。
您應該比我們都了解電信業的生態,
我除了交電話費、續約回直營店買手機,
基本上,內幕這種東西,也是常常在01被教出來的

請教,
業者的1元手機,或0元手機的過度宣傳或廣告方式,
形之有年,而且愈演愈烈,貴團體如何防止?

業者對服務的除外責任太大,貴團體如何協助消費者解套?

業者與代銷商的默契,造成人頭辦手機與超高道德風險,
影響正常消費者收費機制與遊戲規則?貴團體有何高見?


我是來請教的,不是來踢館的,
希望您能以實務協調過的經驗告訴大家吧!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