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MIT.E.E. wrote:
starlink的 direct to cell 才是真正意義上的跨世代
Starlink 如果要高速,功率是100w以上,因為衛星距離太遠。手機沒辦法提供這個功率,而且還要大天線,用在手機速度很低。
用在手機,只能提供文字、語音。
星幻 wrote:
現今5G根本問題也是如此,要建置出真正完整的5G網路,需要比4G基地台更多上數倍、數十倍的成本(就是那毫米波頻譜,距離短、穿透能力差,要完整蓋出這種網路,可能得把基地台搞成跟電線桿、路燈一樣的方式來建置了),然後…沒有需求,這導致電信業者無法將5G的龐大成本轉換為昂貴的電信帳單,一但5G貴了一點,很多人就寧可選便宜的4G…
grason00 wrote:
5G最大問題還是電信業者還在用流量賣資費
還停在3G時代的方式
現在已經是線上串流高畫質影音的年代,要比照固網這樣賣才對
比如149元限速10M吃到飽,299限速21M吃到飽
399 限速40M吃到飽,499限速100M吃到飽,999限速250M吃到飽
1999不限速吃到飽
分享過量依照原限速方案限速,讓高資費付多一些錢,有不限速吃到飽
中低資費全部限速吃到飽
可惜現在沒半家業者這樣搞,還在用流量賣資費分享過量限速5M 10M的
那我繼續用4G就好了,跟本沒有動力去辦5G
我現在的4G資費也限速5M,一個月才99元,不必辦到你5G的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