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寬分級收費才是消費者與業者雙贏的做法

在吃到飽是必要之惡的台灣
電信業者不應該繼續按流量分級收費
畢竟現況來說
一但有業者推出優惠方案
其他業者勢必會跟進
如此一來會產生消費者都是辦吃到飽方案
但月租費可能會到兩倍的狀況

又或者發生優惠資費的客戶流量用超大
把高資費客戶頻寬吃掉
產生少付錢用多資源多付錢卻用少資源

如此對於先簽約的老客戶十分不公平
且老客戶也會對業者產生不滿
又或者業者也只好偷偷把用太多頻寬的客戶限速
被限速的消費者又更不滿了
惡性循環成一個雙輸的模式

所以應該要往頻寬分級收費的方向前進
如此一來高資費用戶可以享有大頻寬吃到飽
低資費用戶只能用小頻寬吃到飽
消費者可以按自己需求選擇
電信業者也不會再得罪高資費的老客戶跟偷偷限速
這才應該是雙贏的局面
我就是用 亞太 吃到飽 超額限速

限速大蓋 800多kb左右(電腦網路單位)

我在門市 每月新額度 測試20-30mb

CeceliaRoberts wrote:
在吃到飽是必要之惡的...(恕刪)

就跟固網一樣用頻寬分級收費,真的是各取所需,
這樣的爭議一定會降低,很好的建議
不就有21M和1M吃到飽了?
比起4G頻寬
台灣固網費用真是夠貴的
香港便宜多了
還免安裝費呢+送4G網路的流量

CeceliaRoberts wrote:
在吃到飽是必要之惡的...(恕刪)


你以為電信業者不想?
問題是..基地台跟網路品質不一
有人申請遠傳飆速可是網路因為用戶多的關係只有2M
有人申請台哥大3G 因為位置偏僻可以穩定用21M
有人用台星388 有21M可是有人只能有10M
這才是電信業者不敢推的原因
因為很多4G用戶一多速度就掉
你給他以速度分級,就必須保證頻寬
問題是有幾家敢給你保證頻寬?

所以電信業者目前能收最高就收最高,先衝獲利賺營收優先,EPS都很高的
現在亂七八糟又艱深的費率組合才是業者穩贏的做法
因為不會精打細算或怕麻煩沒時間計算的用戶很多
這些人通常錢繳出去的價值會大於實際使用價值
例如上網只用LINE或玩線上遊戲或是一般瀏覽網頁
低費率的免費流量也許覺得不夠用
可能就轉而選擇高費率的不限速吃到飽(實際上並不需要那麼快的速度)
這一類不會精打細算的用戶對業者的貢獻值相對比較高
如果業者都把費率給透明化簡單化分級化
消費者更容易清楚掌握,以更合理的代價換取實際使用價值
每個用戶的平均貢獻值一定會降低
那業者潛在無形的獲利空間就變少了

除非電信市場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不然薄利多銷的策略對業者不見得有利

目前三大要在現有門號數規模基礎上再大幅成長的空間有限
薄利再多銷也有限,反而只會更壓縮到原本應有的獲利表現
推案多半會採取保守策略(維持既有穩定的獲利空間)
台星及亞太都還有不少成長空間
所以特別敢殺價取量
你半夜起來上網,頻寬就多了。
CeceliaRoberts wrote:
又或者發生優惠資費的客戶流量用超大
把高資費客戶頻寬吃掉
產生少付錢用多資源多付錢卻用少資源...(恕刪)


針對你這句話回你...
高資費用戶當初簽的約,是關係到通話費率免費分鐘數以及購機折扣
跟上網一點關係都沒有!
請不要再繼續誤導大家了!

每次看到有人說低資費吃到飽占用高資費吃到飽的人的頻寬就很火大,
怎麼高資費是比較高尚嗎?當初可沒有人拿著槍逼著你去簽高資費合約,
一開始都先爽過了,現在才來抱怨付太多錢?請問這是什麼邏輯?

我也贊成網路分級付費,但是要請電信業者把規則訂好再來談,
然後不要再把現在的高低資費上網吃到飽拿來比較,
那跟上網優先權真的一點關係都沒有!
樓主有想到,業者怎可能沒想到
但問題是業者想要賺大錢
要是玩限速吃到飽 大家發現破百速度用不到
以後他們要怎麼用我們最快來吸引客戶呢?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