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North Star Supremo DAC


chienhenglin wrote:
我覺得不要把重點放在...(恕刪)


沒錯沒錯。
調整過程常牽一髮而動全身,
除非很不滿才會動大刀。

所以現在都還在討論思索階段
不敢下手買。

能聊聊挺不錯的
越聊學的越多^^
ZZ191915 wrote:
沒錯沒錯。調整過程常...(恕刪)

就可惜插座很難跟別人借,要不然就能試聽了...
耳機:STAX 009S 相機:Leica Q2 手錶:AP 15300ST
leaf428 wrote:
就可惜插座很難跟別人...(恕刪)


嘿嘿,趁朋友R1沒賣掉前
跟他借gtx銠來試試。

照leaf大所說
銠厚度比金多,量比金少
這樣我又想試銠了。
(再次確認,我要增厚不要增量啦,
或者說我已搞不清要怎樣了XD
實試實試啦)

飽滿度:381rh>gtx rh>R1
那厚度,leaf大會怎麼排?

ZZ191915 wrote:
嘿嘿,趁朋友R1沒賣...(恕刪)

這超難排的...
尤其我全部送過雄發熟化跟QBT199小時...
厚度我想在材料都是Rh的時候,排名跟飽滿度會一樣
只有在材料不同的時候,金的厚度會被我扣分,銀扣更多分
R1是鍍白金跟鈀金,所以甜味很特別,不過在元素週期表上與銠是附近,效果應該很像
耳機:STAX 009S 相機:Leica Q2 手錶:AP 15300ST
leaf428 wrote:
元素週期表

這答覆要留名青史了啦


ps.朋友回報
低頻
質GTXR>R1
厚R1>GTXR
量R1>GTXR
第一點我可以理解
第二三點會是因為他R1有Q過及GTXR剛裝上的因素故影響到嗎?
ZZ191915 wrote:
這答覆要留名青史了啦...(恕刪)

厚度可能要看頻段嘍,有些段落R1的確比較厚的感覺
低頻量的話,我會覺得R1是片狀直接打在臉上,不能算量很多
沒跑開也有可能,R1 QBT過後也會變厚一點沒錯,GTX反而變薄,超怪...
耳機:STAX 009S 相機:Leica Q2 手錶:AP 15300ST
QBT有趣啦,但近來很少Q了。

已借到GTXR
試過後再分享^^

ps.碎念一下,i2s怎麼都不快到。
古河紅銅鍍銠其實低頻線條蠻鬆散的(AC母座跟插座應該效果差不多),所以run越久越通透,厚度並不會比較好,punch力道不是他的強項,R1凝聚力比古河紅銅鍍銠好(聲音不會鬆散),雖然低頻量感較少,但是punch力道比古河紅銅好,所以會覺得比較厚的感覺
如要厚度的話~~~ATL紅銅鍍金倒是可以考慮,不管厚度還是高低頻延伸都比古河紅銅鍍銠好,而且又通透,ATL紅銅鍍銠的厚度沒有ATL紅銅鍍金厚,這兩顆調性差蠻多的ATL紅銅鍍金偏暖,ATL紅銅鍍銠偏冷,也不是萬用就是,ATL鍍金比較通用一點~~~
chienhenglin wrote:
古河紅銅鍍銠其實低頻...(恕刪)

這點我的感覺跟c大不同
一直覺得R1低頻很片狀,層次、凝聚力都不好
他是聲音比較衝所以會讓人覺得好像比GTX有力
耳機:STAX 009S 相機:Leica Q2 手錶:AP 15300ST
今天把後級4B的iq180
和前級BA的valhalla對調
喇叭一整個味道減少

不耐之下,拿起耳機
一聽,我咧,好聽極了
已經很久沒稱讚過耳機了。

不想拔下了,但喇叭怎辦
趕緊把轉盤的ruby hill2拔下插後級
雖不如180的甜,但比valhlla好太多。
RH2比180力道好(較厚),
高頻較不如180上得盡,
透明度亦小輸一點。
現在亦無leaf大所說的去線條空間感。

所以,我下了個決定
要來把ruby hill2的金頭(fi11)換成跟180的銠頭(fi28)一樣。

儘管我知道180線身本身就比ruby甜
但我還是硬要把原因歸究在頭材質。

我愛銠頭的清甜跟“飄”逸啊!

耳機難得出現順己耳的聲音
180我是不想拔下了。

衝衝衝。

ps.先換fi28,若不爽,再衝fi50.
然後把fi28挪給DDC的ruby
ddc的原evo金剛好給supremo的pk10用。

(補述)
決定直接換FI50。
訊源數位統一藍星金頭,
前後級類比統一古河銠頭,
等桃定位後,再思壁插選擇。
(純腦放的話,換頭後我會想將後級的壁插換成GTX金,因我覺得金銠混搭對大編制的音色分配應該不錯,如音色無不滿,當可依需求上381銠或ATL紅銅鍍銠或GTX銠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