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中塵埃 wrote:
播放器 NEW ON...(恕刪)



正常來說cd >>> kkbox

以數據來說,相同錄音:

CD 接近無損 WAV 1411Kbps

KKBOX 高音質是 MP3(已破壞) 320Kbps


以聽感來說:

KKBOX 背景糊成一片......
我手機Note2 + UM3X,Iphone5 + UM3X
KK和Flac檔音質就有差異了,不管是各頻扎實度與解析度人聲,很明顯差異
想要擁有好聲音先有了好的檔案,
這篇可參考一下,
連結
我也才從其他友站才了解的。
基本上320K跟無損檔的差異算很小了
甚至設備上如果只是一般般的話
根本很難聽出差異
就算設備很好,不刻意聽也很難分辨
假如打從開始錄音不算好的那就更難分
其餘192K 128K之類的那就沒啥好說(很容易分辨)
除非設備很糟糕...否則千萬不要選擇此壓縮率

就我觀點而言隨身系統320K就算夠用了
*耳道對我來說就是隨身系統
隨身的要點在於本身外出移動吧
有著外來噪音影響下,聽得出320K跟無損差異真的很厲害

KKBOX裡面有些音質頗差

用耳機聽明顯能感受的到跟無損的差異........

聽不出來是幸福的吧...CD錢省了
糟糕,我最近都用KKBOX Airplay 320K 到擴大機聽。
感覺還不錯,原來我真的是木耳...有空改用CD測試看看。
年少一夢,一星如月 -- 東海十三郎 --

qoobomb wrote:
想要擁有好聲音先有了好的檔案,
這篇可參考一下,
連結
我也才從其他友站才了解的。


拜讀了一下友站的文章, 覺得有些地方可能有問題...
大家一起研究看看.

WAV檔很單純的就是一堆byte data(把檔頭去掉的話), 似乎不如文中所說的
「其中,每位同學都照著原本座位坐並點名(re-clock)的準度理論上最高,這就是WAV(AiFF)」.
因為根本沒有任何定位資料(每個同學該坐在幾號座位).

同樣FLAC、ALAC最後解出來也就是跟WAV檔一樣的資料, 也沒有定位資料.
所以基本上是差不多的東西, 解出來的音頻資料也都是一樣的.

我還想說我以前寫過讀wav檔的程式, 檔案格式是我哪邊有搞錯了嗎...
還重新查了一下資料確認我沒有看錯...

也許這篇文章我可能哪邊解讀錯誤了??
與失敗為伍者,天天靠盃都是別人的錯。 與成功為伍者,天天跟失敗切磋直到不再出錯。
用Q701聽過一次
聽個一兩首之後
還是回去聽CD了
請問用iphone手機 跟 SONY Walkman NWZ-ZX1 NWZ-F886隨身聽
聽MP3音源比較起來
音感會不會沒差
BlackMatrixZero wrote:
所謂的壓縮只是把重複的音樂,比如說歌詞跟配樂有重複的地方,就可以把空間砍半,因為不必要在記錄重複的地方兩次。...(恕刪)

天啊!
好先進的壓縮演算法!

目前mp3,aac之流的都只能做到把聲音高低頻人耳聽不太到的聲音濾掉,了不起再加些智慧型濾波設定,還沒聽過可以砍主歌or副歌自動擇一留下的壓縮演算法!而且還可以確實地砍掉一半容量,這壓縮演算法叫什麼名字?原來我LAG這麼大啊!!!
(別跟我說你在說MIDI檔,而且MIDI也不是壓縮格式~

另外,就算是歌詞跟配樂同時完全重複,只要是人唱的,只要是現場錄音的,轉換成數位音訊後也不可能會「100%完全重複」,請教如何判斷那些微的不同,是否該整段砍掉替換?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