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真正硬解的東西應該算少數吧?我們接觸到很大一部分的訊源,在意義上可能都要算軟解?iPod系列的話,硬碟款從初代開始就都是"硬體上面跑作業系統"的架構Sony非Android的walkman,用NEC SoC的那一批,都在跑linux所以這兩者是否根本就是軟解呢?時代變了,既然產品內部變成這種架構過去可能要由硬體實現的功能,就有很大的可能/可以改用軟體實現80年代隨身聽的重低音開關,可能是做在主晶片裡面的一個預設EQ曲線但現代版,比如HTC的Beats Audio,恐怕是軟體EQ到了今天,"音效晶片"是指哪一環?解碼,DAC,還是最終的擴大輸出?很多廠商講不清楚,或者故意不講清楚過去結構上可能需要用個別晶片去解碼,或另行擴大,可能當今產品根本就不需要或者在結構上,對實現高音質已經毫無必然性了如果用藍牙的話,例如iphone可以輸出AAC給藍牙接收器或者某些硬體之間可以不轉換成SBC,直接傳輸MP3那麼理論上負責"硬解"的便是藍牙接收器內的晶片,不是訊源嚕...?
chujacky wrote:我也喜歡VOODOO...(恕刪) 你現在是哪台手機阿i9000目前VOODOO都還可以動I9300 就有特定核心有修改版的VOODOOI9500 我沒有買 所以我就不知道瞜
基本的手機解碼流程圖如下撥放器>音效驅動>音效晶片>耳機撥放器做解碼音樂檔的工作,然後把數位轉類比後的資訊丟到音效驅動做EQ,EQ完以後再送去音效晶片(不一定是音效專用,也有可能是集成晶片)輸出訊號給耳機講的簡單易點就是這樣基本上各家手機的音效強化都是在音效驅動那塊,也就是軟體EQ,所以才有辦法把HTC的Beats音效或其他家號稱的音效強化從Rom裡面提取出來,給其他手機使用ROCKBOX應該是解碼完以後自己做EQ,然後繞過音效驅動丟給晶片輸出,因為各家晶片不同,輸出的聲音自然也會有些差別還有PowerAMP或中子撥放器之類的都是類似的原理去做到音質強化V4A或VooDoo則是音效驅動,所以你可以用不同的撥放器,在撥放器本身的EQ關閉的情況下,同一支手機應該會有一樣的撥放效果。以上都是很簡略的說法,中間其實還有很多流程被省略掉了,不過應該可以解答一些問題righteousball2 wrote:現在真正硬解的東西應...(恕刪) 真的是無奸不成商....
righteousball2 wrote:現在真正硬解的東西應...(恕刪) 螢光筆 wrote:基本的手機解碼流程圖...(恕刪) 感謝前輩們的說明,這樣我對於播放軟體和硬體之間有個初淺的認識下圖是rockbox論壇轉貼的資料http://www.rockboxcn.org/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U1NHxiMmI1MWY0NHwxMzg3MjU2MjA4fDg4OTk1fDE0NDc3&noupdate=yes信号传输流程:音源-----效果器------压限器--------预切--------均衡器-------手机放大器以rockbox的流程,它是負責從效果器到均衡器這段範圍的工作,最後"手机放大器"可以視為"音效晶片"輸出如此解釋對嗎?單手機來說,現今播放軟體大都是如此作業模式,使用者在同支手機上,安裝不同播放器,感覺到效果不同,只是撥放器本身EQ設定的不同而已,就算沒用軟體裡EQ功能,它們本身對音源就做了不同的調校!但是,不論裝什麼樣的播放軟體,最後還是會通過"(音效or集成)晶片輸出"這關因此主要決定手機音質的還是晶片,播放器頂多只是輔助,並不會有某個很差的硬體裝個播放神器就跳級了這樣的傳說!
又沒胎紋了 wrote:但是,不論裝什麼樣的播放軟體,最後還是會通過"(音效or集成)晶片輸出"這關因此主要決定手機音質的還是晶片,播放器頂多只是輔助,並不會有某個很差的硬體裝個播放神器就跳級了這樣的傳說! 沒錯,基本上就是如此也可以回到我的第一篇回文,晶片就是體質,體質不好練十年也練不出好功夫但體質好一招半式也能打江湖這樣
看了一堆V4A與ROCKBOX的討論,不就是ANDROID手機上可用的軟體,我的NOTE3就ROOT後上此二軟體,就把手邊的AK100痛心賣了,最近兒子換手機,索性把他的S2要來,把一推不用APP全刪了,開飛航模式,裝上ROCKBOX,上擴FIIO E12,快樂使用中,耳機就別說了,就耳道耳機IE80,SONY 40,UM3X,E500,...全部調音OK!美妙無比!